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邹西原:不能让“劣币逐良币”再度上演

2013-07-08 14:57来源:《能源》王赵宾关键词:保利协鑫光伏企业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对于不同市场的这种喜好,您的建议是什么?

邹西原:我的建议是,通过民间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把产品的质量列上议程。通过对各家企业的光伏产品进行第三方的调查,包括产品的品质、规格、发电效率等等,做各家的评比、排名,排名太差的就不要玩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光伏产品卖出去了服务也要跟进的。我们在国外做多少基础,做这些服务,强化服务我觉得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记者:光伏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有多种形式,比如产品出口建电站,海外建厂和并购。对国内而言,哪种方式走出去可能更加有利?

邹西原:我觉得,开发光伏电站是好东西。不过,目前来讲都只是手段,并没有真正走出去,只是简单的建项目。事实上,开发电站很可能五到十年才会成熟。也就是说,真的能够把电站市场证券化,在华尔街流通,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客观来讲,这个可能不是一个短期的手段,它可能属于中长期的手段。

至于其他几个产品走出去,因为每个产品的性质不同,其走出去的方式也就不同。比如硅片跟电池片,由于重量比较轻,可以全世界乱飞,所以说对电池片、硅片来讲,很可能在最有效益,最有技术、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比较好。对于硅料而言,是否需要走出去说法不一,比如在西部做硅料,东部使用,利用西部的低能源价格,降低硅料生产的成本可能更有优势。

记者:也就是说,其实您还是更倾向于通过建电站来带动光伏组件的外销?

邹西原:大致来说,光伏企业能够走出去的不是硅料,也不是硅片跟电池片。我认为,走出去的应该是光伏组件,组件走出去实际上是品牌效应,是回馈地方的效应。例如,国内光伏企业在欧洲建厂你告诉人家,第一做欧洲品牌,第二我替你欧洲带来工作的机会,所以是一种回馈地方的概念,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实际上,你走出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企业的供应链物流可以走出去,你在欧洲做仓库,分销就可以走出去,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保利协鑫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