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光伏应用市场亟待规范

2013-05-29 09:25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补贴中兴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初始,曾经的知名光伏企业纷纷陷入危机。产能过剩,欧美双反,国内光伏应用市场面临着迅速扩大以消化组件产能的压力。同时,众多上游光伏企业纷纷进入利润率相对较好的光伏应用领域,光伏应用市场亟待规范有序地迅速增长。对此,记者在2013上海SNEC光伏展期间采访了中兴能源光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建安。

创新光伏应用商业模式

记者:光伏产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总结这些年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树立光伏产业新的发展理念?

盛建安:2008年金融危机后,2009年的光伏产业受到一定影响,2010年是光伏行业的一个高点,2012年经历了一个大滑坡。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许多投资进入光伏上游行业。但我们判断,当时全球光伏行业上游产能在25-40GW,可全球市场需求在15-17GW左右,50%是制造业的荣枯线,产需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从市场应用层面判断,当时我国光伏装机不到800MW,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政策层面判断,从金太阳工程到《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和频度也影响着光伏应用市场;从价格和成本层面判断,光伏组件的价格同比降低了60%-70%,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因此,我们坚定看好光伏应用市场。据此,我们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及工程承包,制定了并网光伏电站系统和离网光伏电站系统的光伏应用全系列解决方案,快速形成了公司在行业应用端的核心竞争优势。截至2012年,公司累计获批并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行业领先;在地面电站方面,已累计签署600MW投资意向协议。

记者:正如你所说,当时的战略决策选择了应用市场,但我国光伏应用市场启动速度仍然低于预期。

盛建安:国家电网关于免费接入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出台之后,光伏屋顶电站一直以来面临的并网难题有望得到解决。但光伏电站建设及运维的标准缺失,造成电站质量良莠不齐;气象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造成电站发电量的预测不准确;上网电价补贴兑现滞后造成电站收益难以保证。这些问题仍然是光伏应用端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我国所有屋顶建成分布式电站的装机约相当于三个三峡,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光伏应用端本质是资源整合的过程,按照客户需求将资源整合到最优状态。比如我们所有的屋顶电站都要铺设标准的检修通道和安装气象数据采集装置,因为客户注重的是电站的质量和发电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补贴查看更多>中兴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