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一个投资者带你看光伏产业沉浮

2013-04-16 09:32来源:《支点》杂志关键词:光伏产业施正荣尚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惊无险,躲过一劫”

王雁与同事算了一笔账:第一期若投资500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研发升级和风光能LED路灯的部分周转资金,预计在2011年可实现3亿元的销售收入;计划在2012年能进入量产,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到2015年,力争实现风光互补LED智能化路灯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

有钱赚,且利润相当可观,还是国家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王雁当即与对方敲定了一套融资方案:通过债务融资、债转股融资、直接权益融资的方法可解决前期5000万元融资计划。未来,国家立项、中央财政补贴、政府科技补贴、知识产权的授权使用、银行项目贷款、金融租赁贷款以及节能基金和信托的建立将成为营运的重要手段。

一切顺利。眼看就要签合同了,一个意外打乱了整个投资计划。当时王雁找到的出资方愿意对这个项目投资2亿元,不过出资方提出要控股A公司,而A公司死活不同意,“最后我们只能放弃签约。”

煮熟的鸭子飞了,这让王雁非常沮丧。但也正是这次意外,却“意外”地让王雁躲过一劫。

受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各国及美国纷纷削减光伏补贴,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70%以上的欧洲市场需求瞬间大幅下降,市场的急剧动荡令光伏企业始料未及。更让人焦虑的是,中国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到国外,国内需求非常少。

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决定,立案发起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12年9月,中国光伏产业最重要的产品销售区域--欧盟委员会也发布公告,称要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

欧美国家发起的“双反”调查,如同突降一场暴雪,将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卷入寒冬。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光伏产量在7-8GW,目前产能估计在15-20GW,相当于全世界的消费总需求。反观中国光伏的产能,已经达到每年1500万千瓦,是国内市场目前年需求的30倍。

内需不足,外需大幅萎缩,光伏产能严重过剩,内忧外困的中国光伏企业饱受市场之苦。2007年,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超过300美元/公斤,到2011年底却跌破25美元/公斤。

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如同坐了一把过山车。回想两年前差点在光伏公司“砸盘”的经历,王雁不禁感慨道:“真是有惊无险,躲过一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施正荣查看更多>尚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