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尚德被申请破产重整 光伏行业被痛批

2013-03-21 09:56来源:新浪关键词:尚德破产金纬尚德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既然原料受制于人的境遇是那样的悲惨,为什么不自力更生筹建或参股多晶硅生产厂呢?个别媒体认为施正荣在建立自有多晶硅产能方面决心和投入不够,认为这是导致尚德今日的处境重要原因。但非也。作为科班出身的光伏专家,施正荣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理解之深超过其它几位老板。如果投资于多晶硅制造,尚德会败得更惨,英利的多晶硅路线恰好证明了这点。

2008年,英利计划投资120亿元的“六九硅业(Fine silicon)”正式启动。一期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于2010年建成。号称“采用新硅烷法工艺,极大的降低能耗和污染”,达产后每公斤成本可以降至22美元!英利高层还宣称,六九硅业2013年产能将达到1.8万号。一时间各界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连离任的江泽民都亲自到六九硅业考察。不到一年六九硅业就现了原形:技术根本不成熟,成本高达每公斤60美元以上,生产线状况不断每季度最多产出几十吨,品质还难以保证。2011财年,英利为“六九硅业”计提了22.75亿元的减值准备(接近一期投资额),宣告项目彻底失败。

从上面的决策树可以看到,不自建多晶硅产能将处在受制于人的被动状态。而投资建工厂产出合格品的成本低于国际厂商有概率只有10%。如果多晶硅生产成本高,用之生产光伏模组的成本必然也高,谁使用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转了一大圈还得转向国际厂商采购。当初,“无知者无畏”的苗连生必然不会料到,自建工厂成本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概率会那么小。回过头看,正因为施正荣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了解,尚德没有花大力气建立自己的多晶硅产能,避免了数十亿的投资损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尚德破产查看更多>金纬查看更多>尚德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