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年关:内乱下的利益对抗

2013-01-21 09:10来源:华夏时报关键词:尚德光伏行业金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些都是企业迫不得已的自救方式而已,其最大原因就是企业太缺钱。” 卓创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李祾譞说。

银行对光伏行业收紧了信贷,加上行业不景气企业持续亏损,之前还有因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高负债等问题,导致企业的资金链一年多以来一直在断裂的悬崖边徘徊。

“以前生产的电池、组件等产品都供不应求,毛利率高达80%-100%,而如今不仅卖不出去,毛利率都接近0了。”某光伏企业负责人叹息道。

行业复苏至少5年后

近日,英利以组建出货量2200兆瓦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企业,这多少温暖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心,但是对于那些病入膏肓的企业来说,这并不会带给它们走出泥沼的信心。

李祾譞分析,难以自救过冬的光伏企业因各自境遇不同而将有着各不相同的命运,一种是被外资企业收购,在被迫无奈之下为他人做嫁衣,另一种则是等待政府主导力量介入重组进行国有化,再一种就是破产。

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达成告诉本报记者,此次受冲击最大的是产业链中以电池、组件产品为主业的光伏企业,它们是制造型企业,而逆变器企业则是受到波及的企业。

所以,SMA太阳能科技集团仅以1.6亿元的超低价位拿下了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的72.5%股权。“这家德国大型太阳能企业恐怕是看准了如今中国企业难以为继的困境,肯定会以低估企业价值的方式收购成功,且逆变器生产是光伏产业链中较有科技含量的一个部分。” 李祾譞说。

但是就是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机会,在赛维、尚德面前都几乎根本不存在。因为这两个企业主要以电池、组件产品为主业,是光伏产业链中科技含量低的制造型企业,劳动密集程度非常高。比如尚德的员工在一万人左右,而赛维则更多达到两万人之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