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2013:光伏江湖 现金为王

2013-01-14 10:05来源:solarF阳光网关键词:光伏企业超日太阳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投资圈套

自从中国光伏在欧美折戟沉沙,启动内需市场、消化过剩产能,被迅速提上日程。在此思路指导下,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光伏装机容量目标从最初的5GW一路上调直至最终的21GW。在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和“金太阳示范工程”推动下,加之光伏电站标杆电价确认,投建光伏电站似乎成为一个香饽饽。不少组件厂商在产品销售四面碰壁的困境下,一头扎进了投建电站的狂潮。然而,等到他们发现这只是一条耗费现金流的不归路,已然泥足深陷,空留一曲转型失败的悲歌。

其实,建光伏电站和生产光伏组件完全是两码事。电站建设需要更多的配套设备和前期投入,投资回报期长,如果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又缺乏前期理性而准确的预估,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等待企业的只能是倒闭的风险。

另一方面,政策初衷再好,执行环节走样甚至异化,就如歪嘴和尚念经,怎么念都是歪经。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的政绩,往往罔顾自身条件或能力,不惜上演“请君入瓮”的把戏,游说光伏企业前来投资电站项目。一旦项目落地,许诺的种种优惠却常常难以兑现,后期配套工作也跟不上,留下企业“站岗”。

上述种种使得投建光伏电站事实上成为光伏企业的陷阱。广阔的市场空间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旦陷入只是耗费现金流。对于那些资金链已经捉襟见肘的企业,很可能没有回头路。

说到底,2012的世界末日传言虽已证伪,光伏行业最坏的时候却还并未过去。具有潜在杀伤力的隐忧,在于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债务违约及破产高峰恐怕还尚未到来。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技术或庞大的产能,而在于战略选择、资本运作和现金流的管控能力;那些拥有稳健安全现金流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度过这场寒冬,成为光伏江湖新的王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企业查看更多>超日太阳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