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光伏的“十八大”:那些亮点和黑点

2013-01-06 13:01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完善支持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成本变化合理调减上网电价和补贴标准。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展的机制,光伏电站项目执行与风电相同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完善电价定价机制和补贴效果考核机制,提高政策效应。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确保落实到位。

年末回顾之篇三:阳光事业的五大“暗疮”

1. 金太阳还是黑太阳?

2012年金太阳第2批名单新鲜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国家扶持濒临破产的光伏企业的金太阳沦为贪官捞钱的工具。审批程序复杂:需要县、市、省、部委4个级别的发改委、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建筑部门的16个公章,当然还要电力部门的公章,每个公章都是交易。只不过是省和部委的公章价格高。补贴资金有几个百分点落到官员口袋。金太阳补贴为光伏建设成本的50%,几千万到上亿现金。主管的厅处级别和分管的省部级无不盯住这个肥肉。真正需要扶持的光伏企业反而榜上无名,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反而上榜。专家委员会成为官员的傀儡,专家评审前已经内定。国家审批体制决定了金太阳已经变为黑太阳。

除了金太阳工程,大型地面电站的投建过程中也充满路条倒卖的乱象。光伏电站投资商获取“路条”的过程中衍生出多重利益关系:兼做电站投资商的光伏制造企业需要拿到更多的“路条”,带动组件的销售;政府需批出更多“路条”,吸引产业过来,并从中获得更多税收收益及带动就业;掮客通过倒卖“路条”,获得中间收益,一条贯穿电站开发商、掮客、部分政府官员灰色利益链条由然而生。

中国从2009年开始推出“金太阳“政策,也是意在效仿德国的成功经验,推动本国光伏市场。问题是好东西只要搬到中国来就被“改良”地面目全非:强制入网变成建议并网,全部收购变成审批筛选,发电电价补贴变成事前系统补贴。金太阳政策执行三年以来,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事实——“钱发下去了却没见到申报的发电量”相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自2009年批复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仅有装机总量40%的发电量实现并网,其他工程均因各种情况未完成并网或延期。可以预计,中国只要不改革目前的光伏激励政策,不建立一个公平、客观、透明的补贴方式,不将这种“初始投资补贴方式”改为发电的度电补贴方式,金太阳永远成不了中国光伏的太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