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下乡启动光伏水利万亿蓝海市场

2012-12-27 11:35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天源新能源光伏下乡光伏扬水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2009年起,牛玉琴与深圳市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在自己治沙基地的林地里开始应用沙漠地区光伏扬水系统技术。该项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力并实时驱动水泵抽水的系统,具有全自动运行,无需架设电网,无需蓄电池,成本低、易安装维护、可靠性高、节能环保等特点,非常适合面积广大的农村区域使用。该项目同时将尖端节水灌溉技术和太阳能水泵进行结合,摒弃对水资源大量耗费的传统漫灌方式,无需修建灌溉渠系,根据植物在各个生长时期、阶段的不同需要,分别采用微喷、渗灌、滴灌等方式为植物提供所需用水。

牛玉琴的治沙示范基地2009年引进了第一套功率为3千瓦的光伏扬水系统,该系统计划在扬程30米时,日平均出水量达到85吨,采用节水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满足105亩西瓜种植的需水量,通过实际观测显示,该系统日平均出水量达到了98吨,最高可达到110吨,除满足105亩沙地西瓜的种植外,还可以结合微喷、滴灌技术,满足35亩樟子松(4年苗)和22亩樟子松(1年苗)的育苗灌溉需求,成活率达到92%以上。而同期其他区域采用传统方式抽水、大水漫灌的地块,樟子松幼苗(1年苗)的成活率只有62%,用水量却是使用太阳能水泵区块的四倍多,肥料用量是太阳能水泵区块的三倍多。采用太阳能扬水系统后,和过去对比,每月还可以节省电费及其它相关费用五千多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通过三年的连续使用,从应用结果来看,无论是经济效益、生态效果都非常理想。

2011年,牛玉琴治沙示范基地计划在11万多亩的沙地中,开辟出来两千亩地发展经济作物,又从深圳市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引进了多套功率为7.5千瓦的光伏扬水系统,用来发展温室大棚,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等绿色时鲜蔬菜,同时准备进行樟子松、云杉等经济类树木的大规模育苗工程;根据设计方案,该系统在30米扬程时,每套系统的日出水量可达到180吨,只要有正常年份的日照水平,系统就可以满足2000亩地的用水需求,通过实际观测显示,该系统日平均出水量达到了220吨,最高可达到240吨,除满足2000亩蔬菜种植的需求外,还提供了足够的水源满足200亩用以饲养羊的苜蓿和玉米作物的灌溉用水。配合羊粪用作生产沼气及肥田种菜,基地真正做到了以农养牧、以牧养林、以光伏治沙 的的绿色循环经济,开创了防沙治沙及发展沙产业的新模式。

我国有26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17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需要治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84年以前瞻性思维提出了沙产业概念,经过牛玉琴治沙示范基地4年的实际使用情况验证,有效证明了光伏扬水系统应用在广大荒漠地区的可行性。运用太阳能水泵大幅度提高荒漠地区植树、种草的成活率,提高防沙治沙综合效益、降低治沙成本和重复建设,同时又可以在有条件的沙漠、荒漠地区发展蔬菜、瓜果、牧草、药材等经济类作物的种植产业,有效的做到“人进沙退”,为广大闲散劳动力提供全新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方向。与此同时,太阳能扬水系统能和各类节水灌溉系统无缝匹配,减少了过去老旧的漫灌方式造成的水资源和肥料浪费,大幅提高经济效益。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为零,完全契合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是荒漠漠治理、生态恢复、发展沙产业经济的一项关键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源新能源查看更多>光伏下乡查看更多>光伏扬水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