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企业正文

晶澳太阳能70%销售额来自光伏组件 出货量100%增长

2012-12-24 10:02来源:PV-Tech关键词:晶澳太阳能方朋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观察天合光能,方朋分析道:“天合为什么做平,因为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订单较多,同时做了内部调整。眼下,经营最好的公司不犯决策错误基本可以持平,但是每家公司在决策中难免出现决策偏离。三季度我们也有一些偏离,我们拒绝了一部分国外订单,同时这个季度我们试了一些新的营运模式,加上二季度大量的库存,形成了亏损。”

整个行业均处于亏损的局面,方朋认为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中长期看好,现在太阳能产业崩盘还不到50%,才到三分之一,预计2013年会更困难,他预言明年第一季度将是崩盘后最黑暗的时期,他将2013年称为“黎明前的黑暗”。

“这种局面的形成在于中国对新兴产业的经验不足,很多太阳能企业领袖对于大型国际化产业的管理缺乏经验,对行业发展预测出现了错误,而其中最大的错误是投资错误。2011年一季度全行业最火的时候,我们看到市场低潮的波动来了,及时做了调整,产品产能、人员等自那后没有增长,比其他企业早了三个季度踩刹车。我不相信去年以200%的速度发展以后,今年还能以100%速度发展。很多企业经不住这个诱惑,仍然持续扩产,销售人员说手上有订单,但其实市场一下去订单就消失了,导致如今局面无法收场。”方朋认为管理者需要把控好节奏,这话既是说给行业中人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如今的光伏产业已是深陷过剩与债务泥沼,很多人提出在这轮崩盘中行业会出现整合,但方朋认为,在没有外力介入情况下光伏产业不会发生真正的整合。他表示:“我们看到现在有些企业已经停产闲置但并没有对其实现整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关键有两点:第一银行不愿意逼债,由于企业借了大量贷款,银行不会逼迫企业破产;第二企业继续营运导致产能长期闲置,有单就做没单就停,没有实力强大的外力介入,没有政府的领导去促进这个整合,上述局面会长期耗下去,中国光伏产业也不会出现真正整合。所谓外力,一是大型银行和私募基金,一是大型战略性投资者,比现有公司大一个量级的企业。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特色,同样的事情曾经发生在台湾、韩国的半导体业。”

电站不是救命草,分段集成走到最后

迫于生存压力,越来越多的光伏制造企业开始“向下生长”,转型建电站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消化自身组件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因建电站有合理利润可图,这可能为今年财务报表减少亏损数额。相比组件制造,电站毛利高一个级别,对于处于制造端的企业们,太想摆脱一直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地位了,如若能从赔本赚吆喝的加工制造商,转型成绿色能源的提供方,就好比做建材生意的跨步成为房地产商,那是另一种诱惑。

目前涉足电站系统的大型光伏上市公司包括尚德、阿特斯、英利、海润、晶科等,2012年举全力进入转型的代表企业当属海润,投资电站近20亿,海润CEO杨怀进表示:“卖组件不如建电站赚钱,我们未来的重心会转向电站投资,比例越大越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晶澳太阳能查看更多>方朋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