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2012世界末日 光伏那些大败局!

2012-12-21 12:04来源:创业家杂志关键词:世界末日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但国网的《意见》只解决了分布式能否并网的问题,至于并网上传的电量如何计量、如何结算、每度电给多少钱等,均未提及。目前,业界很多人对国网的态度转变仍旧持怀疑态度。

11月5日,我向国网北京市顺义区供电局递交了自家屋顶3KW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并网申请,这也将是我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和市场推广的样板工程。电站投资约3万元,采用薄膜电池。薄膜电池成本跟晶硅电池差不多,而且弱光响应好,北京因污染多云天数较多,更适合薄膜应用。国网这次态度非常好,主动打电话了解系统细节和设计情况,到我家现场做项目可研勘察,并表示我家的项目不仅是北京市也是全国自新政发布以来首个分布式并网申请项目。经与国网磋商,我最终选择“全部上传”,而不是“自发自用多余上传”的接入方式。我的目标是争取发改委公布的每度1元的光伏上网电价,尽管度电补贴政策还不明朗。我所争取的不仅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身后广大潜在分布式光伏居民用户的利益。

并网阻碍消除后,电站投资者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电站的审批。这个问题关键不在电网,而在发改委。按照现行文件,哪怕是一个建在居民自家屋顶的3KW分布式光伏电站都要审批;各种审批报告和费用算下来估计需要50万元吧,而一个50KW分布式光伏电站通常全部投资才50万元。这不是笑话吗?既然国网容许6MW以下分布式并网免收接入费用,发改委核准政策应该相应调整,6MW以下项目改为备案制。

项目核准只是电站建设的审批环节之一。一个电站从申请立项到最后并网发电,中间涉及至少9个政府机关部门(含电网),盖48个章(或许可证),长路漫漫。审批环节过多,权力寻租,滋生腐败,延误商机,给投资者到来巨大的额外负担。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光伏公司负责光伏电站系统集成的项目经理,他去年刚完成位于东部地区城市的一座1MW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见面后我向他表示祝贺,他却连连摇头,一副痛苦表情。项目预算1200万元,应该能挣150万元,可是最后花了1400万元,还倒贴200万元。我问他2011年组件价格下跌40%,怎么会亏钱?他告诉我公关打点费用就有约300万元。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其他地方的情况,过程都差不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世界末日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