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在这其中,科技创新,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十年攻坚:从受制于人到全球领先
时间拉回至2012年,这一年玛雅人预测的世界末日并未应验,但对刚刚兴起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欧美“双反”的当头大棒,却令所有从业者着实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末日危机”。
彼时,原材料、市场、核心技术全部受制于人的中国光伏行业迎来了“至暗时刻”。狂风骤雨下,行业哀鸿遍野,光伏产业也随之跌至谷底。
怎么办?活下来的光伏企业和积极有为的国家主管部门都开始意识到:要想不被别人“卡脖子”,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命门”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由此,中国光伏行业开启了十年攻坚路。
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从资金到市场、从财税到土地,迅速营造出有利于国内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此后的数年间,度电补贴、领跑者计划、户用光伏、绿证交易等政策先后登场,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也“痛定思痛”,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创新热潮。当时仍是“后起之秀”的隆基、晶科、通威、协鑫等企业,持续不断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其中,隆基一直坚持“不领先不扩产,不卡脖子不介入”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各配套环节的制造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短短几年后,光伏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都实现了飞速发展。
以组件端设备串焊机为例,2013年以前,中国所有的光伏工厂购买的串焊机,都是来自德国TT(Teamtechnik)、德国索蒙特(Somont)、美国库迈思(Komax)、西班牙格罗斯贝尔(Gorosabel)、西班牙蒙特拉贡(Mondragon)、日本Toyama、日本NPC和韩国HANWHA等,国外设备厂商占据着国内太阳能电池串焊接设备行业的绝对市场份额。
然而仅仅过了3年时间,市场格局就已大相径庭。在奥特维、先导智能等一众国内串焊机企业的攻坚之下,中国市场新增产线中的串焊机95%变成了国产设备。截至目前,原行业龙头美国Komax、日本NPC、Toyama 等因产品价格过高,已退出串焊机市场,德国帝目则退出了中国市场,不再具有竞争力。
以上的例子在这十年间比比皆是。中国企业不负众望,用实力说话,拿出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一步一步建立起扎实稳定的供应链。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在光伏制造四大核心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国内企业的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8.5%、79.6%、62.6%和76.1%。
同时,中国还掌握了万吨级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技术也开始产业化生产。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在生产线专用设备方面,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电池片、组件的生产到与光伏产业链相关检测设备、模拟器等都具备成套供应能力,部分产品甚至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出口。
十年创新:降本增效贯穿始终
纵观整个光伏降本增效的历程,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降本增效。这并非一句时髦口号,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市场做出的选择。
这十年间,光伏产业多个环节都曾掀起过“路线之争”,从晶硅到薄膜、从多晶到单晶、从集中式到组串式逆变器……但这些竞争究其根本,都在于降本增效,提升光伏能源的经济性和竞争力,而其中电池转换效率提升发挥全局性的关键作用,成为光伏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赛道”。
时间重新拨转到2015年。这一年,光伏逐渐摆脱往昔的阴霾,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终于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走出低谷的光伏企业,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围绕性能和成本两个方面,持续不断推进技术升级。
这一时期,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线路仍以多晶为主导,在晶澳、晶科、天合、阿特斯等多个一线大厂的技术攻关之下,陷光和表面钝化、高效多晶铸锭、湿法黑硅等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在这些技术、工艺的综合加持下,多晶电池转换效率一举突破此前业内人士公认的20%的理论极限。
但这远远不够,市场需要更高转换效率的技术和产品,以期早日达成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当此之时,“光伏领跑者”计划应运而生。这项旨在促进光伏行业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的顶层计划,开始成为倒逼光伏技术升级的“试炼场”。
在其带动下,各种先进技术开始竞相进行技术创新与升级。在此后陆续推出的三批领跑者基地中,PERC、PERC双面、异质结、MWT等技术陆续登场。同时,在单多晶技术路线抉择上,市场也给出了答案——性价比极高的单晶技术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领跑者”基地乃至整个市场应用的主力军。
在此之前,尽管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更高、发展空间更大,但却因成本问题被广为诟病,且光伏业主和EPC企业对度电成本概念认识不够,因此价格便宜的多晶产品在一段时期内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以致于在2013年欧美“双反”期间,单晶技术路线一度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
“危中有机”,转机也出现在这一时期。2014年,隆基率先攻克RCZ单晶生长技术产业化难题,使硅棒产出由原来的60kg/坩埚,提升至1500kg+/坩埚。这项技术的应用,让拉晶速度提升80%以上,单晶硅棒和多晶铸锭每公斤的成本差距快速缩小,也使单晶与多晶之间巨大的成本差距快速缩小,为单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仅2020年,这项技术就为中国光伏产业节省成本约136亿元。
同一时期,另一项关乎单晶未来的关键技术——金刚线切割技术也在隆基率先实现了国产化,不仅一举打破海外厂商对金刚线技术的垄断,而且通过紧密的上下游联合技术攻关及技术引入,很快开发出高品质、低成本的金刚线,让金刚线的供应价格快速降至0.3元/米左右,每年为行业节约成本300亿元,彻底奠定了单晶引领行业格局的基础。
两项技术都是隆基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之下取得的。从这点来看,隆基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单多晶格局。曾有业内人士毫不讳言地说,如果没有隆基对单晶的技术专注和持续推动,靠市场自然发展,单晶这条技术路线发展到什么境地都难说,光伏的平价化速度或许也没有现在这么快。
与此同时,PERC电池技术引入,使单晶技术的降本优势更加明显。爱旭、通威、晶科、晶澳等电池组件企业纷纷转向单晶以及PERC技术,使单晶组件的价值进一步被市场认可。
在此期间,刚刚进军电池、组件领域的隆基再度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合作伙伴联合对光衰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隆基一举解决了单晶PERC初始光衰高的问题,并将LIR技术向业界开放。
接下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单晶PERC技术的潘多拉魔盒至此被打开,在行业内一众企业的不断努力下,双面、半片、MBB、叠瓦、多主栅等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使单晶效率曲线不断攀升,成本也一降再降。
到2017年底,单多晶组件几乎实现同价。至此,单晶的优势不再需要通过对各种参数假设和复杂计算来证明,对市场形成直观、强烈的冲击,一举完成对多晶的逆袭之战。
纵观这一历程,市场看中的是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优势,这是单晶技术实现逆袭的关键所在,也是在过去的10年时间中,光伏成本能够实现下降近80%的动力来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3日,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硅料价格本周价格仍处僵持,与上周相同整体成交量低迷,多数商谈尚未底定,且近期市场消息流传,影响采购方情绪观望,原先衡量七月采购订单再度延后,且拉晶自身有一定量体的硅料库存,整体压价明确态度。对于卖方而言,目前正是艰苦时期,厂家提产
7月3日,TrendForce集邦发布光伏产业链最新价格:多晶硅环节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情况多晶硅采购从量价两个维度观察未见反转,部分厂商提前透支产能整改政策消息面发酵带来的利好,趁势上调
(一)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概况2024年,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先进产能持续释放。制造端除硅片环节占比较去年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环节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基本持平或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继续保持全球
7月2日,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本周光伏供应链价格。
7月2日,硅业分会公布最近多晶硅价格。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47万元/吨,环比小幅回升0.87%。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30-3.40万元/吨,成交均价维持在3.35万元/吨。本周硅料市场呈现回暖迹象,虽绝大多数企业并无大量新增订单成交,但一方面部分前期暂缓执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2日最新报价,多晶硅环节,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保持在34.5元/KG;N型致密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2元/KG;N型颗粒硅报价为31.5元/KG。本周N型183单晶硅片最新人民币价格为0.88元/片,保持不变;N型210单晶硅片人民币价格从1.23元/片下滑至1.2元/片,跌幅为2.44%;N型210R单晶硅片
为精准掌握产业发展动态,科学制定产业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同市发改委近期积极行动,全力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做好相关产业产能调查及有关领域摸底调查工作,为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工作安排,大同市发改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各县(区)对本地汽车及汽
6月27日下午,陕西省西安市组织召开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座谈会。光伏产业链及协同配套45家企业、6所高校院所、5家金融机构等单位以及市级相关部门、部分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各企业代表围绕光伏产业,从多个维度作主题交流发言,共同探索产业链的协同,技术创新的合作,金融服务的生态,
当地时间6月26日上午,中广核巴西Lagoinha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暨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活动在项目现场举行,标志着中广核在巴西首个自主建设的绿地光伏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是中广核能源国际践行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精神、深耕拉美清洁能源市场的重要成果,为深入推进金砖国家务实合作、共建中
近日,隆基绿能宣布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PertaminaNRE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建设印尼先进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东南亚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发展,驱动印尼加速实现能源转型目标与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该工厂位于印尼西爪哇省的Deltamas,年产能预计达1.6吉瓦(GW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全球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月报》最新调研数据,多晶硅和硅片价格下跌,价格难稳。多晶硅本周多晶硅价格:N型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4.5元/KG,N型致密料的主流成交价格为32.0元/KG;N型颗粒硅主流成交价格为31.5元/KG。交易状况:多晶硅采购趋缓,鉴于7月下游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政策篇六部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文件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提出
2025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会上,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
(一)2024年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概况2024年,在全球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先进产能持续释放。制造端除硅片环节占比较去年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环节产能、产量全球占比均基本持平或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继续保持全球
认证标准总是滞后于行业发展?质量、性能、成本是不可能三角?极端工况下产品技术怎样创新?2025年6月30日,在晶澳科技北京总部,TÜV北德光伏总经理缪存星先生、江苏沃莱新材料副总裁朱晓六女士及晶澳科技组件研究部负责人,作为晶澳科技首期“JASolarPowerTalk”栏目的嘉宾,面向全球从业者举行了一
2025年,随着136号文的一锤定音,光伏行业正式告别“固定电价”,跨入全面市场化交易新时代。新政的推行不仅重塑了光伏电站投资开发逻辑,更掀起了市场对于电站系统如何实现更进一步降本增效的探讨。就光伏逆变器这一系统核心设备而言,更高的功率密度往往意味着更低的系统损耗和LCOE成本。也因此,近
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该细则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两年。根据实施细则,山西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近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4-2025福布斯中国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系列评选”榜单,TCL中环凭借其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实践,继2022年上榜后再度获此殊荣。本次评选从“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转型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实践、长期经济增长”四个维度出发,旨在探索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领域
政策助力虚拟电厂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碳中和,碳达峰”深入推进,新型电力能源发展日益壮大。国家层面已将虚拟电厂纳入能源战略体系,并出台多项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3月25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蓝图指引中,明确到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到5000万千瓦
“430”、“531”政策节点的倒计时压力下,光伏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抢装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下92.92GW的历史峰值,单月完成量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一,1-5月累计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激增150%。伴随抢装需求释放,组件招标需求同步推进。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上半年,
建设一座光伏电站,发电仿真必不可少。在当前电力市场化交易大背景下,光伏发电仿真精准与否,直接关系电站的整体收益。在2025SNEC展会上,阳光新能源基于“魔方”技术平台焕新发布iSolarSim光易仿光伏发电仿真软件2.0。这款搭载AI实景仿真技术的软件可构建全场景数字孪生能力,正以“全景仿真、精准仿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引发各界对于算力对电力能源短缺担忧。众多知名人士指出,AI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能源短缺,为保证电网供应稳定,发展储能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储能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频繁变动的政策给储能收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也在倒逼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加速“升维”。技术升维之战如何
近日,广东丰顺县印发《丰顺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根据方案,力争到2025年工业园区、新建学校、新建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覆盖率达到50%,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农村农房等能装尽装。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显著提高分布式光伏的覆盖率和应用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
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废止一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告。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实践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了清理,决定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电调〔1994〕701号
为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建设、运维管理,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尽快规范产业发展秩序,近日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制定出台了《中山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重点解读如下:一、总则(一)概念定义:办法所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指在中山市辖区内利用工业园区、企业厂
6月14日,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下发关于继续施行《中山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将管理办法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详情如下: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为促进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市分布式光伏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培育绿色制造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新能源就近消纳能力。当前,我国绿电直连仍处于探索阶段,江苏等省份已经开始针对电池企业展开实践,全国
近日,华昱欣、麦田能源、古瑞瓦特、安克创新Anker、正浩EcoFlow等国内外多家光储企业推出了阳台光储系列新品,抢滩欧洲阳台光储市场,再次引发业内关注。阳台光储赛道是分布式能源的新风口,它在2023年开始兴起,并在2024年迅速升温并火到今年。在家庭阳台、车库、庭院等场景,阳台光伏组件+微逆+微储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合理利用沿线存量房产、土地资源进行光伏发电、物流仓储、文旅产业开发的,除依法应当办理变更手续外,相关土地用途、权利类型备案后5年过渡期内保持不变,期满后按政策要求办理相
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高速+光伏”建设规划,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交通运输厅按程序审定后印发实施。光伏发电设施建设不要形成光污染,不要影响景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