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我国光伏产业如何应对欧美“双反”?

2012-11-30 13:28来源:中国电谷网关键词:光伏产业双反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美欧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的所谓“双反”调查取证的过程和手段来看,显然违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规则,实际已步入了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之路。我国现有2000多家光伏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地,产品大部分出口欧美,自去年以来,欧美的市场萎缩已经使我国光伏行业一直笼罩在“阴霾”之中,面对美欧“双反”所带来的疾风暴雨,已经有大量光伏企业出现关停和倒闭,毫无疑问,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进入又一次“冰期”。

面对当前的困境,最紧迫的工作是,必须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方向做出适当调整。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我国到底面临哪些问题。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包括:一是光伏产业使用的多数核心专利仍掌握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手中,核心装备进口率仍维持在60%以上,多晶硅生产、高效低成本电池制造等核心工艺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二是我国多晶硅、银浆等主要材料仍然依赖进口;三是我国光伏发电的成本是常规能源发电三倍以上,经济性仍然是制约光伏市场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四是在土地、价格、财税等解决激励政策和电网接入及发电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仍然不能适应光伏大规模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以上就是造成我国整个光伏产业过于依赖国外,从而容易受制于人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说明了,我们必须放弃原有的外延式扩张模式,而应选择苦练内功,启动国内市场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这才是未来的出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