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光伏产业危局“一救就灵”?

2012-11-16 09:20来源:赢周刊关键词:双反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完善行业标准设准入门槛

目前,中国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重新洗牌、整合升级的过程,这已成为业内共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目前中国光伏行业陷入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业自身缺乏规范管理,企业盲目扩张、无序竞争。要走出困境,必须依靠行业整合升级。”中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认为,行业标准不完善,进入门槛低,是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说:“应该设立准入门槛,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这不仅可以防止投资过热,也有利于优化产能。”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也坦承,企业只有通过持续地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电池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共同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平价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

光伏产业设施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但中国的光伏产业有95%的市场都在国外,国内的应用还是十分有限。

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公司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上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下游。目前,中国内地多晶硅生产获取的利润在最终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最高,约达到52%;电池组件生产的利润占比约为18%;而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

自2008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到目前,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已由去年的500美元/千克回落至100美元/千克~150美元/千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