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电站EPC市场正文

中国光伏企业转型自救到西部建光伏电站

2012-10-17 11:30来源:新兴产业周刊关键词:中国光伏光伏电站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国光伏企业在产能过剩,利润逐步下降的情况下,又遭遇美国、欧盟来势汹汹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惩罚性关税,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数据显示,有10家A股光伏公司被列入欧盟公布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迫使企业彻底转型。

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发改委发布支持国内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对大型的企业是有利的,但小型的企业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却无法“走出去”。

逼迫企业彻底转型

布鲁塞尔时间10月8日,欧盟公布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此次抽样调查企业总共134家,其中6家为强制应诉企业,包括英利、尚德、赛维、锦州阳光、晶澳和旺能光电。

值得注意的是,134家名单中有逾10家A股光伏公司在列,其中包括亿晶光电、超日太阳、向日葵、拓日新能、隆基股份等。

对此,中国太阳能光伏网编辑赵勇传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针对中国双反覆盖面很大,10家A股光伏公司代表了中国在欧洲光伏市场的主力,后续会影响这些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赵勇传表示,“欧盟双反影响是长期的,或将会促使这些代表性A股光伏公司,彻底转型。”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涂建军,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公布的文件显示,此次进入抽样调查的134家出口企业大约占欧盟进口中国光伏产品的80%。抽样调查企业包括:6家组件出口企业,占所有被调查出口企业组件出口总量的26%;4家电池片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电池出口总量的59%;2家硅片出口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硅片出口总量的79%。

涂建军表示,这说明欧盟反倾销调查很注重抽样企业在产能上的代表性,另外对光伏产业链的覆盖面也很大。欧盟就是要找中国产能较大、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来调查,当然站在中国企业的立场来看,欧盟这么做就有“枪打出头鸟”之嫌。

涂建军分析,但由于能在A股上市的光伏企业在行业内的实力肯定不会太弱,有逾十家A股光伏企业入选也不足为奇。

面对来势汹汹的欧盟“双反”,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压力。长期研究新能源行业的冯仁宁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本次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在短期内不会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反倾销的调查期较长,双方仍有博弈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最终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欧盟反倾销在短期内给中国光伏行业带来的影响还不会太明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光伏查看更多>光伏电站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