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国际正文

深度解析欧美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双反大戏”

2012-08-22 09:51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双反光伏行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在于,被认为实施了倾销行为的企业若其所在国已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该企业可以轻松获得市场经济待遇,此待遇允许出口生产商采用其国内价格和成本,而这决定着企业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倾销行为,否则会采用类比第三国数据。

反倾销税率的高低可以争取,但一旦被认为是非市场经济,中国这些企业在调查中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从过去的案例来看,此次欧洲太阳能板厂商指控中企在欧倾销若是被欧盟立案,中国企业最终被裁定为倾销的概率很大。

中国商务部网站显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最大障碍。

乐观对待

虽然德国企业SolarWorld AG试图在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欧洲竖起“堤坝”,通过贸易战将中国光伏企业挡在门外,不过中国光伏企业对此并不悲观。

乐观的原因不仅仅是中方光伏企业认为倾销事实不存在,更是因为最终涉案金额实在太巨大,且中欧在光伏业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超中美光伏产业。可查资料显示,如果最终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则涉案金额将超过200亿美元,这将是中欧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争端。

可查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共出口价值358亿美元的太阳能板,其中出口至欧盟市场的比例占60%以上。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

如果欧盟最终对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立案,则考虑到欧盟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判定中国是否倾销时,需要以第三国作为参照,这将是税率高低的关键。此前,美国选取泰国作为参照,便让中国光伏企业承受了超过30%的倾销税率。

案例可鉴

通过坚决反制打掉美国贸易壁垒在上一轮金融危机就有先例,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发生之后,中国商务部毅然决定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双反”立案审查,逼迫美国最终选择了妥协。而商务部日前紧急召见了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等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入京,共商对策。

近日,美国的最大经济发展组织大凤凰城经济理事会(GPEC)执行副总裁卡马乔表示,该机构已正式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抗议信,反对向中国制造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关税,“双反有50%的可能性被判定成立,但是征税的额度可能会比初裁时低”。

光伏案前后已经“纠结”了超过一年时间,对于国内相关产业也敲响一个警钟,尽管光伏产业在做大做强,但利润并不高,也没有国际话语权,企业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从产品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转型为质量和效益型的提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