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企业正文

【光伏观察】回首落寞贵族施正荣和尚德

2012-08-22 09:31来源:世纪新能源网关键词:施正荣尚德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已在美国市场受挫的中国光伏企业不能在欧洲市场上再有闪失,这其中尚德表现得尤为明显。尚德最近几年的年报显示,虽然欧洲市场的利润贡献度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见图表)。如果欧洲的“双反”结果和美国一致,不光是尚德,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都将无以为继。

2011年初,欧洲主要光伏产品进口国德国和西班牙分别开始削减光伏电价补贴,引发了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的一轮衰退潮。此后接踵而至的美国“双反”,更是将中国光伏行业掷入谷底。尚德由于体量较大,扩张过快,且相较于其他同类企业在产品技术上并无明显的优势,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

尚德财报数据显示,2010年尚德出口的光伏电池价格尚有1.43美元/瓦,2011年此数据已经猛跌至0.43美元/瓦,2012年一季度,尚德的净利润为-1.33亿美元,同比跌去5.16亿美元;同期尚德的营业收入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4.68亿美元。

除此之外,尚德的衰落亦有内因。国内市场惨烈的拼杀是最让尚德挠头的事情,尚德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笔者,2010年光伏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加上行业门槛较低,以至于外来者纷纷涌入,产能的迅速膨胀造成了让光伏产品未出国门就已经进行了一轮拼杀。

而尚德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在此前以较高价格购进的原材料成本至今难以消化,碰到光伏产品全球性降价,可谓雪上加霜。

尽管施正荣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光伏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危机是好机遇,尚德欢迎整合。”现实的情况却是,尚德被拖下了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尚德并无明显高于同行的技术专利,除了不断扩张以填充市场外,并无更好的办法保住现有的地位,危机来袭,就会首当其冲。

前述与施正荣多有交情的投资界人士则表示,在现有的光伏产业通行技术上,包括尚德在内,各公司都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拼的是原材料成本、产品价格和上下游产业整合,比如另一家光伏企业中国英利,即因拥有上游原材料优势,在成本控制上比尚德的日子好过得多。

无锡市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尚德脱胎于国有资本,在政府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如今危机来袭依然要靠政府出力相助。“发展至今,每一步都有政府的影子,永远在襁褓里,怎么能够适应与市场真刀真枪的较量?”

上述尚德债权银行的人士亦表示,如果不是地方政府力挺尚德,“银行早撤了!”他同时认为,施正荣在光伏领域技术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但更适合做总经济师而非总经理,“尚德面临如今局面,人才流失和战略失误,是最重要的内部原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