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自己骗自己?光伏巨头尚德进退维谷

2012-08-14 10:27来源:环球企业家关键词:尚德光伏产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成立于2008年2月的GSF,最初是一家注册于卢森堡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目标为研发太阳能项目的非上市公司,主要项目集中在欧洲地区。2008年6月,尚德开始与GSF进行接触,寻求获得GFS的控股权。

根据尚德公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6月,尚德与GSF签订了5800万欧元的投资承诺协议。3个月后,尚德方面又增加了2亿欧元的投资承诺,并以2.58亿欧元(约3.65亿美元)的出资额掌握了GSF86%的股权。在此期间,施正荣个人控股的Best (Regent) Asia Group Ltd也以不到2000万欧元的价格,获得了GSF10%的股权。

“尚德投资GSF其实是一箭双雕,一方面GSF通过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并转卖,为尚德创造了股权收益,另一方面这些电站建设时还可能为尚德消化了不少组件产品,促进了尚德的销售,创造了现金收益。”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光伏行业分析师李玲说。

不过从一开始,对尚德这一尝试的质疑声就从未间断。“尚德最初曾考虑过和国内的几家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在海外设立类似基金,但没有成功,主要是机构对这种商业模式的合规性和盈利前景有疑虑。最后收了GSF,可问题还是存在。”一家国内知名股权投资基金内部人士称,“国内顶尖的机构,尚德那时都应接触过。”

这位股权投资基金人士所提到的“合规性”问题,实质是尚德与GSF间关联交易及股权投资收益的处理问题。作为GSF的股东,尚德可以从与GSF进行光伏组件买卖的关联交易中获取现金形式的销售收入,同时也可以从GSF的资产增值中获得账面上的股权投资收益。

然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尚德必须向监管机构及公众投资者表明,自己不会利用与GSF的关联关系虚增或转移利润。此外,由于GSF电站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如何在电站实际卖出前,在尚德财务报表中体现来自GSF的投资收益,同样是个问题。

于是尚德便开始利用一整套复杂的管理架构,向市场证明GSF是一个具有足够独立性的市场主体,进而为关联交易可能引发的合规性风险解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