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第一次光伏世界大战

2012-08-13 09:54来源:Solarbe关键词:光伏行业光伏企业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1年Q-cells营收10.2亿欧元,比2010年锐减3.3亿,亏损高达8.46亿欧元,债转股计划失败后,Q-cells只得启动破产程序。

2011年大部分企业都以亏损告终,但Q-cells 2011年的年度毛利率达到了-6%,中国尚德、英利以及天合的年度毛利率仍然能够保持在12.3%、16.7%和16.2%,随着德国补贴的下降,光伏企业大多面有菜色。但Q-cells为代表的德国企业,这些“富家子”们显然不如中国企业更具适应性。

不过Q-cells仍然具备行业领先性,因此多方伸出了橄榄枝,其中Q-cells旗下薄膜子公司Solibro被汉能收购,对此举笔者不想做过多评价,汉能能从收购的铂阳太阳能手中签订200亿元的设备,收购Solibro并不令笔者意外,只是不知汉能对外公布2.1GW的薄膜产能,究竟销售情况如何?

组件业务方面,有消息传说韩华新能源有意收购,双反态度暧昧,但尚未有正式消息传出,在这里祝福Q-cells,早日王者归来。

大战升级?中国与西方的新能源争夺战

相较而言,西方国家的企业更追求安稳,在市场方面进取心不足。笔者在国外参加InterSolar等展会时,询问国外的逆变器、材料等厂家是否有意进入中国市场,大多数都是摇头,其中还包括一些占据市场优势的行业巨头。而中国企业的进取心有目共睹,以6月结束的InterSolar慕尼黑展为例,此次虽然摊位均不同程度缩水,但国内叫得上名的企业几乎都前去参加。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从无到有,在没市场、没技术、没原料这样“三头在外”的情况下做到世界第一。

从国际形势看,美国、欧洲经济形势都不景气,这时一个强有力的中国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将带来极大的变数。而新能源做为未来经济的复苏点,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中国不止跟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而且已经反超领先。因此美国双反初裁决定很大程度上出于对中国的敌视态度,那么欧洲也很有可能如此判定。这样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光伏业,在中国反击后,中欧贸易很可能出现倒退局面,这对目前本已危机的经济形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