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原材料及辅料多晶硅企业正文

晶龙集团生存秘籍:一毛钱的光伏“战争”

2012-07-17 10:06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晶龙集团靳保芳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死拼一毛钱,硬是把钢线‘磨’成了二分之一根头发丝细”

记者:很想知道,晶龙多赚一毛钱的能力是怎样练出来的?

靳保芳:一靠技术切片多,二靠管理产量高。

LDK是国内一家大公司,每月在晶龙的硅棒加工业务做到了150吨,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用晶龙的生产与管理,产品的综合成本大大降低,LDK也能多赚钱。晶龙一直致力于抢占成本制高点,这是竞争的重要要素,没有好的成本就没有好的价格,成本竞争至关重要。成本的控制因素有两个,一是技术,二是管理。

记者:同样的东西,怎么能做到比别人多切出二三片?

靳保芳:这得靠技术。有个“磨”的小故事。

在硅棒一定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比别人多切出硅片?技术部人员说,那只能把硅片切薄了才能实现。切薄需要两方面支持,一个是把切割的钢线变细,另一个是切薄的硅片必须保证不影响使用。大家展开了技术攻关:“磨”钢线。经过上百次的反复“磨”练,钢线从110微米“磨”细了5微米、又“磨”细了5微米……最终钢线由110微米变细了20微米,定格在了90微米。切好的硅片最薄的厚度仅为0.17毫米,几乎是“薄如蝉翼”了。

死拼一毛钱,为多出硅片,硬是把钢线“磨”成了二分之一根头发丝细。这一点业内没有人能做到,核心竞争力是学不来的,这是晶龙的独创。晶龙最终拥有了比别人多切二三片的能力,也就是能多赚一毛钱的技术支撑。

记者:好像还有别的高招?

靳保芳:也算是吧。我们切片的生产效率达到了世界领先。简单说,就是在使用同一种线切机,同等时间里我们生产的产量也比别人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晶龙集团查看更多>靳保芳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