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尽管晶科目标直指“全球前三大储能供应商”,但2023年度,其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营收仍占比高达98%。
晶澳:内外“开花”
晶澳,则为业内低调的代名词,却始终盘踞于第一梯队。
无可否认,行业风暴之下晶澳也行至又一个十字路口。然而,汹涌的市场质疑声之下,组织调整、人事变革、资本动作……国内外重要订单,晶澳的身影随处可见。
海外市场,开年至今晶澳披露了多个重要订单。全球最大光储项目,包含5.2GW光伏电站,并配备19GWh电池储能系统,5.2GW组件大单便由晶科和晶澳两家平分。晶澳还拿下了非洲最大光储项目——康翁波(Kom Ombo Abydos)二期1GW+600MWh光储项目,其1.25GW组件将全部由晶澳供货。值得重视的是,据悉康翁波一期项目组件同样由晶澳独家供货,这也足见晶澳产品的实绩和品牌的影响力。此外,3月,晶澳与墨西哥知名光伏分销商Exel Solar达成260MW组件分销协议,并且还独家供货了韩国SK集团旗下主营综合能源业务的SK E&S独立开发的首个韩国本土大型地面光伏项目,以及LG集团越南工厂。
国内市场,晶澳则加速拓展“朋友圈”。去年底,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拜访了中核汇能,双方就强化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今年开年,新任中国区总裁靳军辉到访电建国际旨在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海外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此外,晶澳还分别与创维光伏、山东高速(新加坡)有限公司、越秀产业基金签订了战略合作。
不难发现的是,组件业务之外,作为晶澳“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一翼,晶澳智慧能源动作频频,这也将进一步为晶澳由单纯的生产者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塑造多元化收益模式增加筹码。
隆基:疯狂签单
于技术迭代中建起的“隆基王朝”,依旧押注于技术。
两年前的2022年,当大部分企业站于n型TOPCon技术,并且TOPCon产能已开始大规模席卷市场之时,隆基终于揭开了下一代技术的神秘面纱。2022年11月,隆基发布了基于HPBC技术的新一代组件新品Hi-MO6。不足一年后的2023年9月,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在半年报业绩会上表示,BC电池将是未来5-6年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未来隆基的大量产品都会走向BC技术路线,自此了官宣了隆基“All in BC”。2024年5月,隆基发布基于HPBC二代电池技术的Hi-MO 9组件新品,并计划逐步将HPBC 1.0升级为HPBC2.0。
但2024年前三季度,隆基组件出货量,BC组件销量占比仅不足30%。这也是BC产品的真实缩影,据相关企业透露,2024年BC产品全球市场占比约5%。因此,提高BC产品市场占比也成为隆基的首要任务。
一季度,在隆基官方渠道上,也开启“爆单”模式,在欧洲、中东地区等连连签下订单。
不容忽视的还有,尽管争论不休,但隆基确已掀起BC浪潮,BC军团逐渐扩大。这次,隆基是否将再次搅动行业格局呢?
天合:战略升级
早在1997年,嗅到太阳能商机的高纪凡便创立了天合光能。15年后,当天合仍然高居组件出货量榜首时,高纪凡已准备好再次提前出手。
2015年,高纪凡挂帅成立天合储能,至此也宣告了天合正式跨界进军储能行业。财报显示,天合储能业务至今已涵盖源网侧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储能系统等储能系统以及储能电芯、储能电池舱、储能变流器、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核心设备。
2018年,天合进一步拓展版图,收购全球首批光伏跟踪支架企业之一、西班牙公司Nclave,进军跟踪支架领域。叠加系统开发,天合早已形成三大业务板块:系统产品、系统工程以及智慧能源业务。2023年度,系统产品中组件业务营收占比仍高达
但提前布局无疑也构成了天合的强大底气,当制造产业链深陷泥潭难以解脱之时,“变阵”轻而易举:今年1月3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选举高海纯女士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联席董事长,并担任公司解决方案事业群总裁,致力于将公司从光伏产品制造商转型升级为光伏及储能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托举二代、战略升级,两全其美。
今年一季度,由组件、支架、储能组合而成的天合综合解决方案已快速挺进英国、日本、西班牙等重要市场。
通威:技术“通杀”
备受瞩目的“通威帝国”横跨农业和光伏两大板块。光伏产业链,通威早已拿下硅料、电池片双“桂冠”,并且通过联姻天合等其他头部企业,实现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电站的全产业链覆盖。但通威自2013年便拥有的组件业务,多以配套自用为主,并未大规模对外销售,直至2022年。
2022年8月,在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中,赫然出现了通威的名字,至此也宣告了通威正式“杀入”组件供应商,剑指全球前三。
由于手握上游产业链话语权,通威组件的成本和品质控制能力自是被认为独家优势,借此也进一步加速了扩张步伐。2022年通威便进入全球组件出货量前十,2023年已跃升至第五的位置。然而,在终极目标仍未达成之时,继续深化组件战略也成为通威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过,不同于其他头部企业,在技术路线上,通威选择了“通杀”。TOPCon技术,据悉自2020年开始通威自主研发了“TNC”(Tongwei N-passivated contact cell通威N型-钝化接触电池)技术。3月20日,通威宣布,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在2382*1134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R组件正面功率达到682.8瓦,转换效率达25.28%;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组件功率达到778.5瓦,转换效率达25.06%,再次刷新了TOPCon两种主流版型的组件效率和功率纪录。而异质结技术,通威同样早已入局了异质结俱乐部,2384*1303mm标准组件尺寸下,组件功率、效率已分别刷新至783.2W、25.21%。
与此同时,夯实海外市场同样是通威急需补足的短板。一季度,通威集中披露了来自意大利、波兰的多个海外组件订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共有100家企业登上了今年的榜单。其中,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众所周知,阴天、清晨、黄昏等弱光天气,会对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全生命周期的时间影响加持下,会降低项目的整体收益。其核心原因是当光照较弱时,光生伏特产生的微弱电压难以触达逆变器的启动阈值,从而导致微弱光线成为“漏网之鱼”,造成电能损失。而BC组件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其
近日,中信重工伊滨厂区源网荷储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隆基森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4643683.18元,工期165日历天(2025年10月31日前完成验收并交付)。详情如下:
近日,中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在广州南沙首航。该船满载来自中国品牌生产的车辆,其中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国家。隆基为该船提供高效光伏组件,用可靠表现助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低碳智能船舶典范。“远海口”轮总长199.9米,船舶总吨达682
近日,隆基绿能BC朋友圈再扩容,全球能源领军企业YinsonRenewables与隆基绿能达成合作,隆基将为其位于秘鲁的标杆地面项目供应53.2MW的高效Hi-MO9组件。作为全球领先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将以全生命周期高效、高可靠的BC技术产品与本地化解决方案,为客户及当地生态保护带来更大价值。据了解,该项目是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5月13日,敬业集团新能源公司光伏组件采购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为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320193元,单价为0.67元/W。招标公告显示,新能源公司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所需477.9千瓦光伏组件采购,光伏组件数量为477900。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5月12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光伏电站光伏组件、逆变器框架协议采购中标结果公布。标段1光伏组件中标企业有8家,分别是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晶澳太阳能科技有
随着“430”并网节点尘埃落定,不少抢在节点前完成并网的经销商、EPC承包商长舒一口气,但市场的紧张氛围并未消散——距离“531”政策节点不足一月,从资本方到行业龙头,再到中小平台商与经销商,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都笼罩在焦虑之中。变局之下,分布式光伏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层次变化?又该如何在
近日,隆基在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上正式发布高端户用品牌LONGiEcoLife系列组件产品。该系列产品基于高效异质结背接触电池技术(HBC)打造,这也是异质结背接触电池技术在商业化组件上的首次应用。全球领先:首款HBC商业化组件EcoLife系列采用了目前为止全球唯一量产的HJT+BC电池技
5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共有100家企业登上了今年的榜单。其中,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5月21日,中国电建水电六局中电建沙河册井15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光伏电池组件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光伏企业集体度过了一个寒冬,个别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更有甚者走向退市、破产终局。展望2025年,尽管挑战犹存,但仍有多家企业使尽浑身解数保住了现金流。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一季度共有31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百万元以上,其中正泰电器以24.18亿元领先。此外,阳光
刚刚结束的财报披露季,光伏组件行业可谓一片惨淡,或许“破界”早已成为诸多企业的战略之一。事实上,这也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下的必然路径,多元一体或将是新能源企业的统一选择。组件四寡头光伏制造行业的惨烈同样展现在头部企业。聚焦组件环节,此前北极星根据企业披露数据以及调研情况公布了今年一
2025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浮法玻璃制品(FloatGlassProducts)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XinyiGroup(Glass)CompanyLimited)税率为11.41%、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JinjingScienceandTechnologyStockCo.,Ltd.)、湖北三峡新型建
时光流转至5月中旬,伴随着2024年度财报披露季进入尾声,光伏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答卷也基本呈现眼前。着眼当下,行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严峻,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一季度的光伏企业业绩依旧难掩颓势。从已披露的96家光伏企业一季报数据来看,行业盈利困境凸显。其中,35家企业仍未摆脱净利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拟终止募投项目“年产4,000万平方米超薄光伏背板玻璃深加工项目”,将该项目暂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3,746.29万元(含利息及闲置募集
据晶科科技官网披露,日前,晶科科技与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租”)达成320MW户用光伏资产包交易。该笔资产包交易作为双方合作共建规划下的首批交付项目,大力提升公司户用光伏资产周转效率的同时,助力开辟以服务信托支持绿色能源发展的全新路径。中信金租是中信银行旗下全资子公
4月25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及中核集团2025-2027年度逆变器设备一级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光伏组件集采规模为29GW。公告显示,本次组件集采共有36家企业投标,入围候选人为:第一名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股太阳能板块走低。其中,美国最大屋顶太阳能公司Sunrun跌37.05%;设备供应商SolarEdgeTechnologies跌24.67%、EnphaseEnergy跌19.63%。另外,Sunrun公司股价下跌9.3%,Maxeon太阳能技术跌9.42%、NextEra能源跌6.43%、第一太阳能公司股价下跌3%。消息面上,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共
5月23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至4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公告显示,中国电建1-4月新签风电项目443个,合同金额755.95亿元,同比增长68.41%。新签太阳能发电项目402个,合同金额745.43亿元,同比下降34.53%。2025年4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的单个项目详情见下表:
5月23日,国银金租发布公告称,本公司作为出租人与承租人(神木隆中新能源有限公司、神木鹏益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2日订立融资租赁合同,据此,出租人同意以代价合计人民币12.42亿元向承租人购买租赁物,及出租人同意向承租人出租租赁物,租赁期为216个月。租赁物为承租人分别拥有的位于中国陕西
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释放出规范过度竞争的明确信号。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将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更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光伏企业快速穿越行业周期。5月19日,国家市
5月1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共有100家企业登上了今年的榜单。其中,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
在享有“玫瑰之国”美誉的保加利亚西北部,一座光伏电站于Boychinovtsi小镇悄然崛起,在2025年2月成功并网,奏响了绿色能源的新乐章。正泰电源为其提供了包含218台275kW组串式逆变器及9台中压箱变在内的一站式光伏系统解决方案,项目总容量67MW。这座如明珠般镶嵌于巴尔干山脉之中的光伏电站,凭借独具
5月22日,大胜达发布关于日常经营订单自愿性披露的进展公告。公告称,2024年3月19日,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SmitThermalSolutionsB.V.与下游某光伏领域客户签订了《销售合同》,约定STS向该客户交付光伏生产线设备两台,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设备的最终性能验收和交付,两台设备的销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南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全力推动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近期,国家能源局对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开展评估,如皋、如东、启东三地脱颖而出,跻身国家全面实现试点工作目标的县(市、
据企查查网站显示,近日,上海中利寰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线、电缆经营;通信设备销售;工程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ST中利全资持股。
5月21日,南山铝业发布公告称,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500万元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龙口南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停车棚及地面等闲置空间建设光伏能源,现已取得由龙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营业执照。龙口南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