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光伏产业渐成贸易摩擦“重灾区”

2012-05-14 16:03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关键词:光伏产业双反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浙江巨石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在今年4月刚刚结案的欧盟对中国产玻璃纤维织物反倾销案中,巨石集团采取“用欧洲人的需求打动欧洲人”的办法积极应诉,最终以欧盟撤诉告终。巨石集团副总裁项茹冰说,去年7月得知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巨石集团和其他玻璃纤维企业第一时间向客户发去告知函:“我们的产品优质、低价,并不存在倾销,一旦征收反倾销税,税负最终还得你们自己埋单。”项茹冰说,中国的玻璃纤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国外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得用我们的产品,结果客户很快响应,西门子、维斯塔斯等大型企业还调动多方资源,帮助中方应诉。”

巨石集团找到了27名参与投票委员的邮箱地址,让客户逐一给他们写信游说。“一方面表明我们有优质产品,二来欧盟看中就业率,玻璃纤维是应用广泛的新材料,给下游带动的就业岗位比大约是1:40,我们这里1个人失业就要导致40个欧洲人失业,这击中了欧盟的要害。”

此外,加大“走出去”力度绕开壁垒和拓展新兴市场。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干事长阿丹·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欧美增资设厂,绕开壁垒,也可以考虑让市场更加多元化。随着新兴国家的迅速跟进,全球新能源市场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寻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可成为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重要措施。

浙江正泰集团眼下正在积极应对美国对我光伏双反”调查,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一来采取了自有新技术,二来因为加快全球布局,对这一轮来势汹汹的“双反”调查并不太担心。正泰通过和多个国家的知名企业合作生产,制成成品后,再通过其销售渠道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正泰通过收购外国销售团队,聘请上百名外国专家,已经在欧美多个国家成立了海外销售子公司。南存辉说:“贸易摩擦以后会越来越频繁,通过走出去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可以避开原产地限制,尽量减少摩擦损害。下一步可以考虑直接把工厂开到欧美等主要市场去。”

张向晨说,争夺是双方面的,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去年底以来进行的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大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态度仍较积极。“美方可以搞摩擦‘逼’企业回流,我方就应继续完善外资政策,完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核心竞争能力强的高科技企业到我国投资和发展,但应尽量对其知识产权‘中国化’,充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储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