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企业正文

从Q-Cells看德国太阳能企业之困

2012-04-11 09:28来源:科技日报关键词:Q-Cells太阳能电池光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月3日,德国著名的太阳能企业Q-Cells向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多家进入破产程序的德国太阳能企业中最大的一家,直接影响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一连串的太阳能企业破产似乎给德国太阳能行业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也给世界太阳能光伏的产能过剩敲响了警钟。但从长期来看,德国太阳能企业重新洗牌似乎并不会对整个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之路产生太大影响。

德国光伏组件制造业面临危机

Q-Cells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之一。2011年,该公司营收10.2亿欧元,比2010年锐减3.3亿欧元,而亏损则高达8.46亿欧元。在债转股的计划失败之后,宣布破产成了Q-Cells的唯一选择。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德国太阳能企业宣布破产,2011年12月是Solon和SolarMillenium,2012年3月破产的包括ScheutenSolar、Solarhybird和Odersun,现在轮到了曾经的行业领跑者Q-Cells。连续的破产反映了目前德国太阳能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数年前的德国光伏产业风光无限,政府优厚的补贴几乎支撑起了世界光伏市场的半壁江山,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光伏大国。截至2011年底,德国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500万千瓦,建成大约270万个太阳能装置,其中80%在屋顶,其余的在建筑外表面或太阳能电场。全德国大约有1.5万家提供太阳能技术、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相关电子元件的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没想到转眼间整个世界太阳能行业就进入了调整期,2011年美国就有数十家太阳能企业破产,因此没有成本和独特技术优势的德国企业紧随其后陷入困境并不奇怪。对于德国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的前景,最为悲观的预测是未来5年内整个产业将不复存在,约10万个工作岗位将受到影响。

太阳能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近年来,由于世界太阳能组件产能迅速扩大,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滑,市场竞争加剧,整个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成本控制上不及亚洲地区的美欧企业更是陷入困境。

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太阳能企业受到的巨大冲击。一是光伏组件价格。从2010年11月的1.92美元/瓦下跌至2011年12月的1.035美元/瓦,一年时间跌幅达到46%。据称2012年甚至可能跌破0.8美元/瓦。二是光伏组件主要材料多晶硅的价格。2008年曾高达500美元/公斤,到2009年年底暴跌至约100美元/公斤,2011年则继续从69.5美元/公斤下跌到33.6美元/公斤,目前已降至30美元/公斤以下。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角度出发,太阳能光伏组件价格的下跌将有利于扩大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光伏电池制造业的迅速崛起起了重要作用。短短几年,全球十大光伏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正是中国大规模的生产和严格的成本控制才使得世界光伏组件的成本不断下降。

而另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太阳能至今仍是一个非市场化的、靠政府补贴生存的行业。政府补贴政策的走向和调整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兴衰存亡。由于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德国2011年开始采取财政紧缩政策,逐步降低对太阳能的补贴,其本意是根据安装规模进行微调,以促进光伏成本下降,并将补贴总额设定在可预期的范围内。然而,随着世界光伏组件的成本不断下降以及在政策调整前突击安装太阳能装置所带来的影响,2011年德国太阳能光伏装机量呈爆炸式增长,达到创纪录的750万千瓦,是政府预定目标的两倍。相应的政府补贴迅速上升,达到约80亿欧元,占了德国在绿色能源领域补贴总额的近50%。因此,2012年德国政府不得不继续修订补贴政策,降低补贴额度,并导入安装总量限制。不过此次补贴削减幅度高达29%,使得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蔓延,已经面临流动性问题的德国太阳能企业雪上加霜。德国政府削减补贴成为了压垮濒临破产的德国光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Q-Cells查看更多>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光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