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建筑政策正文

江西赣州: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BIPV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

2025-03-03 10:00来源: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键词:光伏建筑一体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江西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月27日,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区、定南县为重点,抢抓能源革命机遇,重点布局太阳能、氢能等领域。太阳能加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新型太阳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光储充等新型太阳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在电力、交通、农业等重要领域发挥示范效应。氢能要立足赣州丰富的稀土资源,依托赣江创新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稀土集团等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在稀土新材料方面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化实力,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逐步完善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

原文如下: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谋划赣州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赣州未来发展新高地,培育增长新动能,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牵头起草了《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现将《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2月27日-2025年3月28日。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建议意见,并请在上述时间期限内将建议意见及时反馈我们,并注明修改理由,以及意见提出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政策。

联系电话:0797-8991196

电子邮箱:gzsgxjzhk@126.com

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2月27日

赣州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进赣州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发展导向,以深化实施市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为牵引,以创新为动力、企业为主体、场景为牵引、标志性产品为抓手,前瞻谋划一批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以未来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具有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产品迭代应用,集中突破一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科学布局、产业集聚。坚持全市统筹,各县(市、区)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创新基础,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差异发展、错位发展格局。坚持集聚发展,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集中有效供给,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引领力、竞争力、带动力的未来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融合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优势区域,吸引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在赣州落地转化,全面融入全国、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优化生态、激发活力。立足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破除阻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要素支持未来产业发展能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激发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市场主体活力。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6年,全市未来产业培育重点领域实现从无到有,创新生态初步形成,未来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创建1-2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引进一批创新型企业,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开拓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力争到2030年,全市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基本构建,形成2个初具规模的未来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未来新材料、未来信息通信)。

力争到2035 年,未来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培育2家以上未来产业“链主”企业,形成2个规模超500亿元的未来产业集群(未来新材料、未来信息通信)。

四、发展重点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现实条件,重点培育未来新材料、未来信息通信、未来新能源等3个产业基础较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未来健康、未来交通等2个中远期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打造“3+2”未来产业集群。

(一)重点培育3个产业基础较好、成长较快的未来产业

1.未来新材料产业

(1)稀土新材料

以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龙南市、章贡区为重点,发挥中国稀土集团、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及江西理工大学等央企、国家级创新平台、高校的优势和作用,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重点支持超细稀土氧化物、超高纯稀土氧化物及金属、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尾气净化催化材料、稀土纳米陶瓷隔热材料、稀土合金材料、稀土光纤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等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器件等做强做优,推动南方高丰度稀土元素高值高效应用,大力培育先进新型稀土磁性材料、陶瓷纳米稀土材料、电致发光玻璃稀土掺杂材料、稀土激光晶体、微电子前沿纳米材料、新能源电池特性镧、铈材料、稀土钢铁焊接材料等一批先进稀土功能材料,积极引导和推动稀土功能材料向具身智能、高温超导、航空航天、生物医用材料、医疗装备等应用产业延伸,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重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管委会、赣州高新区管委会)

(2)钨新材料

以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大余县、崇义县、章贡区、南康区、全南县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硬质合金材料、高性能掺杂钨材料、特种钨、钼合金及制品、超粗(超细)碳化钨粉、超纯钨粉、超硬陶瓷、光伏用耐切割钨丝、新型钨基催化材料、钨铜合金芯片封装材料、聚变反应堆钨基等离子体材料等钨新材料,重点突破超细晶、超粗晶粉末的均匀性、稳定性难题,推动硬质合金微观结构的设计和缺陷控制研究,实施涂层技术的联合攻关,开展高强度钨丝、超薄超大型钨板材、钨合金的制备技术研究,着力推动钨新材料向核工业、新能源、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应用领域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管委会、赣州高新区管委会)

(3)其他高性能新材料

以会昌县、兴国县、龙南市、赣县区、上犹县、崇义县、瑞金市、章贡区、南康区、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为重点,支持发展高精度铜带、高性能高精度铜合金丝线材、超薄型高性能电解铜箔等,立足镍、钴、锡等有色金属产业优势,向高端金属制品和新材料产业方向深度延伸,拓展应用领域。积极拓展镍、钴、锡在新能源、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加快锆、铪等材料在军工领域的深度应用。发展具有耐腐蚀、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高性能氟新材料,重点向含氟特气、氟化液、电子级氟化物、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氟碳化学品等方向延伸,推动氟新材料在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依托现有玻纤产业基础,以纤维研制生产和复合材料扩大应用为主线,大力发展高强、高模、超细、低介电、可降解等高性能纤维及纤维增强树脂基、纤维增强金属基、纤维增强混凝土基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风电、汽车与轨道交通、电力绝缘、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竹资源优势、做活竹产业文章,向竹缠绕复合材料领域拓展,推进“以竹代塑”“以塑代钢”,减少环境污染,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赣州经开区管委会、赣州高新区管委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建筑一体化查看更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查看更多>江西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