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解析一个光伏产业巨头的“转方式”路径

2012-04-01 14:22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产业晶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熟悉太阳能产业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新兴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才算真正的“强者”。而在2005年之前,晶龙在太阳能产业中独缺太阳能电池生产这一环。很显然,这一高端技术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小县城里一无技术,二缺人才,发展高科技,技术支撑何在?”笔者直言不讳,抛出了心中的疑问。“置之死地而后生,别只盯着自己盘里的菜,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靳保芳直奔主题,他说,引进技术与人才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眼睛向外”。

事实证明,正是一次大胆的思想解放,迎来了柳暗花明。

上午考察,下午就签约了,澳大利亚方单科技入股就占了15%。对方看中了晶龙在基础材料上的优势,双方一拍即合,成立了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然而,对方科技入股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说,市里、省里也没见合资合作中有几个科技入股的,科技入股不就是白给股份吗?让科技占如此大的股份难道不心疼?

面对质疑,靳保芳却有着自己冷静而独特的思考。

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手中,合资的科学家团队正是来自这里,技术上都是世界顶尖高手。合资后,正好可以补齐晶龙在生产太阳能电池上的技术短板,技术入股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飞跃。

狭隘的胸怀,束缚手脚;超人的胆识,推动发展。

追逐新能源产业,晶龙借力起飞。国际化技术团队挺起了晶龙的智力脊梁。晶澳太阳能电池转换率超过17%,一举跨入国际一流行列,开创了晶龙向世界新能源产业巨头迈进的新局面。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在技术和人才方面,除了依靠“团队引进”,晶龙还大胆坚持“多条腿”走路。近年来,晶龙成为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基地,许多前沿科技“拿来”为企业所用。

科技创新让晶龙摇身一变成为市场“高手”。2009年,晶龙共完成创新项目255项,申报国家专利60多项,其中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3项。自主研发的掺镓硅单晶技术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专利证书,而且在美国、欧洲也获得了专利审批。这标志着晶龙破解了光伏产业一项世界性难题,率先实现了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的稳定性、无衰减。晶龙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备受市场青睐。

产业结构的升级,决不是简单拿别人的设备拼凑起来的升级,而必须是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升级。目前,晶龙已经拥有三个大型实验室,为企业的发展积蓄着科技力量。晶龙拥有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且替代进口的创新项目不下20余项。这些技术上的创新改变了过去简单模仿别人制造的局面,企业正加速从“晶龙制造”向“晶龙创造”转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