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中国风电、光伏的发展比较

2012-02-29 11:08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光伏光伏发电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真正成为规模化商品的时间或不同。发展新能源的终极价值在于替代传统能源,而实现这一终极价值的前提是新能源必须成为有竞争力、规模化的商品,具体说来,是和煤电一样实现平价上网。在当前扶持政策条件下,受投资成本、规模效应、发展成熟度等因素影响,风电平价上网的时间应当早于光伏发电。从投资成本看:建设10MW电站,按照当前水平,风电投资金额约在0.8亿元,光伏发电投资金额约在1.5亿元。从每千瓦时的售电价格看:风电已经可实现0.6元,光伏发电还在1元以上。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个风电发展综合规划——《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专家透露,2020年前陆地风电的成本将与煤电持平。按照2011年8月发布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光伏发电有望在2021年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境内市场问题集中暴露的时间不同,短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对风电发展来说,2011年是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产能过剩致使行业面临整合,低压穿越造成大面积“脱网”,并网困难造成“弃风”,施工事故屡有发生。当年2月,电监会首次对外发布了《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对未收购风电电量的统计显示,全国风机发电三成弃风。另据统计,至2011年8月底,全国共发生193起风电脱网事故。而光伏发电的国内市场开发则刚刚起步,除了建设中的问题外,其他问题尚无集中显现。专家预测,风电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光伏发电也会遇到,甚至更加突出。当前,风电、光伏发电虽然都处于供求失衡、行业整合的大背景下,但二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相同。风电主要是加速解决上网和向国际市场进发的问题,光伏发电则是如何继续保持国际市场份额不变,有效扩大境内市场空间,同时如何确保以上发展战略的强大资金支持的问题。

国有资本进入程度不同。民营资本做产品,国有资本做电站是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行业过去发展的基本格局。受分散风险和垄断利润等多种因素推动,国有资本不甘终端,近来纷纷向上游拓展的迹象明显,对此风电表现突出。在风电行业,国有资本已经开始大举进入风电产品生产阶段。2007年国电集团成立了“联合动力”,主营风机整机制造和相关核心零部件开发,短短三四年时间已经跻身国内整机制造商排名前三。光伏产品生产行业目前尚未有大量国有资本进入,但随着行业整合的深化,光伏发电恐难免俗。这种现象是否有利于中国新能源事业长期发展,未来有待观察。

关于新能源发展的七点建议

应当形成更为清晰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能源问题对中国至关重要,这是一个经济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谁手中的问题。工业革命以前的战争是对土地和财富的掠夺,工业革命以后的战争则是对获取资源的掌控。中国有着领先世界的新能源事业基础,不仅应当、而且完全有可能尽早制定出更为清晰的、符合本国情况,并且对世界新能源进步具有指导意义的发展战略。战略的确定,是一个思考、实践,总结和细化的过程。思考阶段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方向选择。应当包括能量来源的无限性、获取能量技术的可行性、使用能量的安全性、可控能量的国际竞争性,政策扶持的经济性,以及大规模商业运作的时间性诸方面的分析。2)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制定。涉及三个基础原则:没有扶持政策就没有新能源,扶持力度的大小基于国家经济、文化的承受力,扶持空间的可调整和可持续。总结各国新能源扶持政策与市场结合的实证经验,在当前阶段,我国应当是一种积极而慎重的态度。3)发展新能源的组织落实。新能源的发展在当前是政策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市场问题,加大研究、制定政策的力量,提高管理机构的层面是成立的,“能源部”的成立问题值得探讨。4)完整行业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这是行业成熟度的基础表现,更是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从长期看,两大要素决定一个国家新能源发展的世界地位:以定价为核心的话语权,国际认可的行业标准。从短期看,在政府扶持为基础的定价意义缺失的前提下,行业标准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历经几十年发展的世界加工业大国,其他加工行业的成熟的管理标准,完全可能助推中国风电、光伏发电业迅速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行业标准。此战略体系一旦确立,中国已有的市场化体制和巨大的生产能力将把中国的新能源事业推向世界领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