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我国光伏发电局势分析与对策

2011-12-27 10:08来源:全球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光伏发生分析与对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完善产业链体系

其次应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光伏产业发展初期,基本都是从产业中某一特定环节切入,较快进入垂直整合阶段,形成完整的、垂直分布的产业链。为此,应培育并构建相对完整、协调、健康的光伏产业链体系,引导上下游企业理性扩充产能、合理配置资源,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3.提高创新能力

同时,还要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新兴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基础,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和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攻克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多晶硅制备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4.制定科学发展路线

再次,还要根据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国情,科学制定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路线,主要包括明确光伏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针对光伏产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需求,对技术发展核心、关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思路及发展路径。另外,应综合考虑未来光伏市场因素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制定国家层面的、科学的、清晰的路线计划。

联合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有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国家级光伏产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认证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有效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搭建光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条件的特定区域,建立光伏产业发展基地,组建以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主体,创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试试制定光伏产业技术规范、产业技术标准,规范光伏产业市场及促进企业间的合理、有序竞争。

如此前提下,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是全球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发展光伏产业、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的共同目标之一。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源,加强与光伏产业技术领先国家级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联合建立一批我国光伏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和合作基地,通过引进并逐步培养光伏产业研发、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不断汲取国际上的先进成果,鼓励并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国门,逐步扩大并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光伏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进而增强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话语权,推进并加速我国光伏产业技术的发展进程。

长效机制——上网电价法

如今,中国如果仅靠示范工程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是不够的,光从财政得到一些补贴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因为这并非长效机制。《上网电价法》才是业界期盼的可以长期有效解决上网电价这一问题。以法律强制规定电网供暖公司高价优先收购光伏供电,再由财政对全国电网进行分摊补贴,德国在电价上网法的推动下,已逐步成为光伏设备生产及应用大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发生查看更多>分析与对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