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王学军:拜尔能源以德国经验助力中国光伏事业

2011-12-22 11:50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作者:吴军杰关键词:光伏拜尔能源王学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王学军:我至少可以断定的是,明年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做光伏电站项目的年头。目前我们仅在德国锁定的土地资源就已经超过了100兆瓦,而且完全是自己开发,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去买项目权。

但对上游制造企业来说,明年的市况可能会比今年还要糟糕和惨烈,且这种市况很可能还要持续半年或者一年多的时间。因为中国已经建成了那么多的产能,但现在还有很多国企在继续投资,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

以前我们做电站时找一个投资人非常辛苦,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主动来找我们合作,其中包括至少三家上市公司以及几家央企。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这种产业链话语权的转换。

如果将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制造和下游电站项目两端,比较两者近两三年来的发展曲线就会发现,前者起伏过于巨大,而后者相对比较平缓。下游项目主要受投资人数量和政策变化影响,如果补贴政策好,或者补贴政策没太大变化,那么项目投资就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上游制造端就不同了,组件价格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已经下降了大约有百分之六十几,也就是说上游制造端凭空消失了这么大一块利润,对制造企业来说,这种伤害就非常大了。

但组件降价却把下游电站项目的利润空间放大了,因为项目投资成本更低,而补贴政策变化不大。也就是说项目收益还是跟原来差不多,但投资却大幅减少。如此,就等于把上游的利润转移到了下游。

来看一个项目的投资构成就更理解这种利润转移了。一个项目的投资,包括开发费用、土地费用、承建费用、设备费用(组件、逆变器、电线以及监控设备等),这其中的大头就是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费用,而组件占比最大。以组件价格从早先的1.6欧元/瓦到现在的0.7欧元/瓦,而项目补贴下调按15%的幅度来计算,算下来整个下游多出来0.6欧元/瓦的空间,这等于下游凭空多出来一大块利润空间。

所以,现在做下游是这几年来最好的时机,这也是目前光伏电站建设非常红火的原因。今年我们的项目相比往年也多了不少,目前已经安装了50MW左右。这些项目主要在欧洲,在德国有包括屋顶和地面在内的30MW左右。另外在北美也有几个项目,最大的一个是14MW。预计在年前我们还有30MW左右的项目要实现并网,其他一部分已经做完前期开发工作的项目只能放在明年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拜尔能源查看更多>王学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