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人物正文

王学军:拜尔能源以德国经验助力中国光伏事业

2011-12-22 11:50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作者:吴军杰关键词:光伏拜尔能源王学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有光伏企业家说国内几年后会有大的并购,我估计应该明后年就会开始了,到2015年前小的光伏企业会死掉一大批,搞不好一些大的光伏企业也会被人兼并。因为目前光伏行业的这些大公司在整个工业领域来看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大企业,它们的市值以及产值跟谷歌、LG、三星、现代以及夏普这样的大企业比起来差得很远,一旦工业领域一些大的集团企业进入光伏业来整合,目前业内这些大企业被兼并和被收购都是很正常的事。最近已经有消息传出有央企正在跟光伏行业内几家大企业谈收购,我认为这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

实际上,对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来说,这个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

就光伏产业链上游制造业而言,即使几年内不新增产能,目前的库存和产能释放也足够整个产业未来几年消化。

而与此相反的是,对下游电站建设来说,现在却正是最好的投资时机。因为光伏电站投资成本最高的部分就是组件,但组件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市场恶性竞争,价格目前已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组件成本降低使得电站投资成本下降,但电站的收益却是稳定的,因此设备成本下降必然带来电站整体收益率提高。

光伏产业链这两三年的转换是非常快的。去年,从硅料到组件的整个产业链,几乎没有哪个环节不紧俏,而下游电站大家关注相对比较少,有很多项目开发了但却拿不到组件,项目方只能四处去寻找组件供应商。但今年刚好相反,组件商们反过来四处去寻找项目业主。

记者:您刚才说拜尔也在北美开发项目,那么目前正在进行的美国“双反”调查一旦确立中国光伏倾销的结果,对拜尔这种商业模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学军:我们在美国签约的项目有20多兆瓦,但实际上我们计划是要在年底实现50兆瓦的,而且这50兆瓦的货基本上都已经到达美国本土。因此,即使“双反”结果出来,也不影响这50多兆瓦的运营,只是以后再发货会有问题。

在我看来,未来贸易争端可能会成为常态。因此,我们正在利用自身的全球化网络优势为行业投资人建立一种规避风险模式,以帮助他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记者:您如何看待欧洲市场未来的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拜尔能源查看更多>王学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