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中国光伏企业重力出击 征战欧美市场

2011-12-21 14:4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光伏光伏企业欧美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外,业内很多厂商预期,2012年,包括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及组件在内的全球光伏市场将出现产能过剩。

美国Solyndra和Evergreen等几家光伏厂商先后破产关门,美方认为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巨额补贴,导致美国厂商已无力与中国厂商竞争。不过无法排除SolarWorld担心在其已将业务重心之一转至美国后,可能重蹈此前美国厂商竞争失利甚至关门的结果。

业界呼吁:公平竞争自动退出

中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史利民表示,中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机电商会正与厂商积极应对“双反”调查。他认为:“美国的调查没有道理。中国厂商基本都是民营企业,享受的政策也与欧美差不多。他们采购了大量国际多晶硅原材料和设备,只是加工出口成品,这些属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希望有关国家不要在全球经济低迷时进行贸易保护,同时也不要加入任何政治因素。”

另外,史利民还表示:“我们也在与商务部合作,对美国的新能源产品贸易壁垒进行调查。但这与美国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双反’调查无关,并不是对美方的反制和报复。”

Solarbuzz的廉锐认为,“中美国(ChinAmerica)”这个词很恰当地形容了中美之间的经贸互相依存关系。若最终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厂商的“双反”调查裁决下来,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则2012年美国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也会受很大影响,增速将放缓。

研讨会上有欧洲专家透露,美国有些多晶硅厂商也得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政府补贴。德国SolarWorld公司同样曾得到了几百万美元的政策补贴。现在业界有关各方不要看谁的补贴多,谁的补贴少,重点要放在尽快推广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上,要使光伏的盘子尽量大。中国为美国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双反”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伤害中国厂商时,也会伤害美国自己。在竞争中,公平最重要,不能有偏见。如果竞争不过,厂商可以自动退出市场。

CSUN公司CEO蔡志方指出,中国厂商进入美国市场的难度要高于欧洲。美国对光伏产业支持的政治意愿非常强烈,但中国更强。美国的“双反”调查和裁决及欧洲潜在的“双反”调查对中国厂商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秘书长ReinholdButtgereit表示,欧洲与中国光伏厂商也存在类似的冲突,各方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需要双方平衡,否则会出现双输的结果。对于中美之间的这个事件,目前只有静候结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查看更多>光伏企业查看更多>欧美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