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多晶硅市场缺口巨大 投资应时不我待

2010-11-10 11:47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关键词:多晶硅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多晶硅工业现状及市场前景

多晶硅生产工业规模小,达不到经济规模

目前,全球高纯度晶体硅的供应基本上处于国际7大厂家的垄断之中,主要分布在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挪威等国家。美国的公司主要有Hemlock Semiconductor Co.,MEMCElectronic Materials;挪威的公司主要有Renewable Energy Co.(包括Solar GradeSilicon LLC以及AdvancedSiliconMaterialsLLC.)和Elken;德国的公司主要有Wacker-Chemie,Joint Solar Silicon GmbH;日本的公司主要有Tokuyama Co.,SumitomoMitisubishSiliconCo.,Mitsubishi等,其中的7大厂家的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

国外多晶硅生产7大厂家年产能力一般都在1000t以上,2004年多晶硅生产能力28800t。而我国2004年前仅剩1家多晶硅厂,年生产能力不足100t(国外临界经济规模为2000t/a),仅占2004年全世界产能的3%左右。由于生产规模过小,不能形成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参与国际竞争。

多晶硅生产工艺落后,消耗指标高国内多晶硅生产虽然通过100吨/年多晶硅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电耗指标。表1列出了国内外多晶硅生产消耗指标的对比。

改变落后状态,新建多晶硅生产线

近年来,国内多晶硅生产困难局面未能扭转,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不少厂难以维持生产,相继停产。从1990年6家生产厂减为目前的1家生产厂。生产能力从1983年的144吨减少为目前的不到100吨。

多晶硅生产设备绝对部分为20世纪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的设备,设备陈旧,装备水平低,自动化程度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求。

为适应多晶硅市场的需求,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变半导体硅材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国内厂家计划新建多晶硅生产线,以扩大其生产能力。国内目前已经生产或者计划生产的晶体硅生产厂家,基本上都是从俄罗斯引进或者计划从俄罗斯引进的改良西门子反应法提炼技术。

目前在建的有:.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规模年产多晶硅1000t,二期将超过4,000吨,引进俄罗斯工艺技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年产多晶硅300t,利用国内试验成果的产业化工程。预计2007年相继建成投产,在建二期3,000吨。.云南曲靖爱信硅(计划3,000吨)、宁夏石嘴山(计划4,000吨)、湖北宜昌(计划4,500吨)等,累计总产能超过2万吨。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

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巨大技术进步,是当前国际经济、军事、科技、政治的战略焦点,随着我国电子信息网络的形成和扩展,促进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集成电路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中国已成为IC产品的消费大国,据Isuppli分析,2004年中国半导体需求约占世界总需求量的14%,到2008年将上升至22%,2006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IC市场,到2010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和IC器件采购国。

目前国内IC制造厂家50家,64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以8英寸(直径200mm)计为60万片/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预计今后仍将以20%的速度增长。2004年集成电路产量为211亿块,比2003年增长57.3%,但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20%。

单晶硅产业持续发展,产能不断扩大

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国内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国内基础电力市场需求量比国外发展更迅速。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国内单晶硅生产及市场大幅度增加,厂商纷纷扩大其生产能力或新建生产线,目前单晶硅生产能力已超过1000吨,2003年产量达1100吨。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以晶体硅为主,拉制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炉已超过200台,产能1000吨/年以上,2003年产量为700吨,2003年累计装机50MW。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多晶硅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