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尚德与英利上演光伏行业“双城记”

2010-11-09 13:51来源:太阳能光伏网关键词: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4年,苗连生从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起步率先启动德国市场,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紧随其后。同样,尚德在面临成长瓶颈的时候,最大的转机是从德国弗赖堡——那个被誉为“太阳能之都”的地方开始的。两者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

2003年6月,国际新能源产品展销会在弗赖堡举办,这是尚德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又有国际认证,不少德国经销商在展会上对尚德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大批订单从海外涌向尚德,公司此前积压的电池板很快被抢购一空。

如今看来,尽管尚德和英利的市场开拓源自于国际市场,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策略。这自然与他们领军人物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发展脉络大相径庭

尽管苗连生意识到国际巨大的市场才是中国光伏产品的出路,但却苦于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的“出门证”。彼时,无锡尚德因施正荣技术出身的优势,在国外市场上游刃有余。

早在1995年施正荣的导师马丁成立太平洋太阳能公司时,施正荣就拥有十几项国际发明专利。施正荣正是凭借他掌握的十几项技术专利,从事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把太阳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的创业项目。创业时,除了技术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

施正荣深知技术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型企业,技术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同时,有着留洋背景的施正荣,也深知国际认证对于产品推广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在尚德刚开始投产时,施正荣并没有急于投放市场,而是把产品送往世界各大权威机构进行检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发电查看更多>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