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3-12-04
据《2022-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此外,晶科能源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也取得重要突破,经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检测,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转化效率达到32.33%,大幅提升了同类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水平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16
就占据行业主流的p型perc电池,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2.8%,先进企业接近23%,距离24%的效率瓶颈日趋接近,但再提升难度颇大。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21-06-09
在效率方面,2020年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2.8%,先进企业接近23%,封装至组件,据悉效率大约降低两个百分点。...然而,在n型具体技术路线上,topcon与异质结之争依旧激烈,随之带来的则是庞大p型perc产能的生死存亡。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1-02-25
;158.75mm和166mm尺寸占比合计达到77.8%,182mm、210mm大尺寸硅片正在逐步进入市场;晶硅电池方面,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2.8%,较2019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0-06-15
产业化方面,2019年,规模化生产的单/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3%和19.3%。p型单晶电池均已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来源:摩尔光伏2020-05-25
2011年,suniva首先开发了离子注入太阳电池技术,实现了p型单晶电池18.6%的转换效率并将其推向商业化生产。当然,离子注入技术也可以被应用到ibc电池的制备中。
来源:申建国电新团队2020-04-16
在温度较低时,硼氧复合体的光衰是掺硼p型perc电池的主要初始光衰机制,即p型单晶电池如果使用掺硼硅片制作,bo-lid被认为是单晶电池初始光衰的最主要原因。
来源: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9-11-21
根据相关数据,单晶与多晶在转换效率方面近年来持续提升,但是普通p 型单晶电池较p 型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始终多1.2-1.4 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perc 等高效技术的应用,单晶产品则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9-04-09
由于测试的严苛性,近期也给业内大部分电池企业造成困扰。而通威通过对电池工艺及制程的不断优化,并持续推动降低p型单晶电池光衰解决方案,其在cid测试结果也相当亮眼。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2017-12-04
月7日,晶科能源p型单晶perc多栅电池效率达到23.45%,再次打破p型单晶电池的世界纪录。
来源:EnergtTrend2015-11-20
p型单晶电池的价格逐渐逼近多晶电池,加上光衰问题逐渐找到解决方法,因此p型单晶电池的需求可望陆续获得提升。实际上,近期中国已出现单晶电池报价等同于主流多晶电池的情形。
来源:王火火2015-07-03
阿特斯2015年设定的研发方向是使产品具有更高功率、更高的可靠性、更好的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2016将试产310w高效组件,并计划于2017年用于商业推广;晶澳在2015年将其p型单晶电池(percium
来源:王火火2015-06-01
2008年,多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为16%左右,单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为17%左右;2015年,多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为17.8%-18.2%,p型单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为19.5%-19.8%。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5-05-11
多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已发展到17.8%-18.2%,已接近理论上19%的极限,而p型单晶电池的产业化效率19.2%-19.8%,距离理论上22%-23%的极限还有很大空间,n型单晶电池的理论效率可以达到
来源:energytrend2015-03-25
在去年美国双反的影响下,中美晶仍有p-型单晶电池撑腰,该产品的转换效率位居全球领导地位,是其去年营收再创历史新高的功臣之一。...展望今年,中美晶表示,太阳能的装置成本降低,全球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量将继续成长,看好高转换效率产品仍是市场未来的主轴,为此将会加速提高高转换效率产品比重,并持续扩充单晶电池产能,加强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4-07-22
在单晶电池中,目前所研发的n型单晶电池的产业化水平大概在21%-24%左右,p型单晶电池的国内产业化水平在18.7%-19.2%左右,海外在19.2%-20%左右。
来源:OFweek 太阳能光伏网2014-06-19
晶澳首席运营官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博秀电池是应用了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技术的p型单晶电池,博秀组件每瓦成本较普通p型单晶成本高一点,但不太大,电站系统端则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可以实现更低的每度电发电成本
来源:EnergyTrend2014-01-20
不过,旭泓已是中美晶持股约59%的子公司,卢明光提到,旭泓预计4月生产工艺将转换完毕,全力冲刺转换效率高达25%的p型单晶电池celco,可望成为全球转换效率最高的p型单晶电池。
来源:《PV-Tech PRO》2013-10-31
作为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晶澳都难以完全满足《国六条》的要求,刘勇补充到,结合正在研发的新技术,晶澳高效p型单晶电池明年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0%是不难实现的。...晶澳首席科学家单伟表示,其高效percium电池的发展即将突破20%的量产效率。另一家在单晶电池上领先的企业阿特斯以其mwt电池为荣,但这种产品的量产效率目前只有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