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有别于2014年众多电池厂商纷纷在下半年将多晶产线改为单晶的现象,2015年的单晶市场显得格外冷清。根据EnergyTrend做的统计研究,今年全球太阳能需求量虽达53GW,但单晶总产出可能低于10GW;未来单晶市场是否能有显著成长,成本将是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EnergtTrend预估,台湾成为全球单晶电池最主要产地,2015单晶电池产出超过2GW;中国主要的单晶厂商有晶澳、尚德、横店东磁等,2015年单晶电池产量约2GW左右。美国有SunPower、欧洲有SolarWorld、韩国有LGE、日本有Panasonic及Sharp等大厂,单晶电池总产量在1~1.5GW之间,总计全球单晶电池产出低于10GW。由于近期市况火热,多晶订单的高能见度让产线持续满载,不少一线电池厂持续将单晶产能仅维持在10%左右。
图一:2015总需求与单晶产出分布
单晶产品的劣势及改变
在美国、日本与英国,分布式市场都在持续成长;虽然这样的趋势对转换效率较高的单晶产品来说不啻为一大福音,然而单晶组件的价格仍高出多晶组件不少,且P型单晶产品先天上有电池封装成组件损失(CelltoModuleLoss)较高、光衰(LID)也高的劣势。若以PERC工艺生产电池,虽然转换效率大幅提升,但光衰也会从一般的2%左右飙高至3~6%。而N型单晶电池虽没有光衰的问题,但N型单晶硅片良率较低、目前价格也较无弹性;此外,生产N型单晶电池需额外购置昂贵设备,成本因素使其目前难以成为主流产品,仍需2~3年的时间酝酿。
P型单晶产品虽有上述价格、封装成组件损失、光衰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在2015年下半都逐渐获得改善。P型单晶电池的价格逐渐逼近多晶电池,加上光衰问题逐渐找到解决方法,因此P型单晶电池的需求可望陆续获得提升。实际上,近期中国已出现单晶电池报价等同于主流多晶电池的情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0日,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显示,哈密国晟世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委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有望成为新疆地区的第三个异质结项目。企查查显示,哈密国晟世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江苏国晟世安新能源有限公司100%控股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郑琦,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10月12
2023下半年以来,光伏行情形势急转直下,行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一场残酷的淘汰浪潮汹涌袭来。在此背景之下,光伏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环境,理性地调整战略,放缓甚至终止缺乏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据北极星统计,自2023年起,已有47个光伏项目宣布延期或者终止。这些项目涵盖了从硅料、硅片、电池组
惨烈的光伏去产能大战,终是有人被提前挤出战场。8月,上市公司麦迪科技公告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出售所持有的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10月底,麦迪科技再次公告,拟将炘皓新能源出售给绵阳市安建投资有限公司,并终止由炘皓新能源为实施主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此
10月31日,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审慎决定,拟将炘皓新能源100%股权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绵阳市安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建投资”),并终止由炘皓新能源为实施主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同时将原通过“有息借款”方式投入该项目且尚未归还的募集资金15,177.46万元及其
10月30日,隆基绿能发布前三季度业绩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85.93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0.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1亿元,呈明显减亏趋势,标志着公司逐步走出行业触底周期,盈利能力得到不断修复,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精细化管理加速
9月5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2024年光伏新时代论坛暨第十三届“北极星杯”光伏影响力品牌评选颁奖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新霖飞能科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过硬的产品品质,优秀的售后服务荣获“影响力光伏开发投资商/EPC品牌”奖项。“北极星杯”评选活动由业内权威媒体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8月10日,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出售公司所持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炘皓新能源”)100%股权。对于出售炘皓新能源原因,公告指出202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业整体出现供需错配,光伏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公司光伏业
围绕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赛仍在激烈进行,但市场的天平毫无疑已经偏向了TOPCon一侧。短时间内庞大的产能扩张,也让市场对于未来技术路线充满关切。对此,作为TOPCon产业化的主要驱动企业,天合光能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博士从技术领先性、场景化价值、产业化成熟度、单吉瓦
7月12日,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四川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拟与麦迪科技全资子公司炘皓新能源签订借款合同,安发展集团拟向炘皓新能源提供不超过人民币50,000万元的借款,按实际需求分批次提供到账,用于支付设备采购款及日常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按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借款期限为一
4月29日,隆基绿能2023年年报发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94.98亿元,连续2年实现超1200亿营收。受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和减值计提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34亿元,综合毛利率18.26%。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6.87%,现金储备充足,在价格下行的行业经营波动期
4月11日下午,新霖飞1GW发电及储能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江苏扬州仪征举行。此次签约的总投资40亿元光伏发电及储能项目,与新霖飞在仪征市投资的50亿元10GW光伏电池项目紧密关联、形成整体,对推动仪征市新能源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加百姓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公开资料显示,江苏新霖飞集团创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能源转型需求持续增长,另一面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快速下滑。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保持了一贯的稳健经营步调,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巩固提升主要业务环节领先的技术、成本、品质、品牌等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吉林省长春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长春日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尘车间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根据公示,项目位于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长智光谷产业园西地块A1栋,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237平方米,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研发。详情如下:长春日耀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16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消息一出,关于隆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1年零5个月,提升0.95%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
4月23日,ST聆达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85.72万元,同比下降89.94%;归母净利润为-2692.13万元,同比增长37.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341.65万元,同比增长46.32%。公告提到,2025年2月27日至2025年2月28日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原控股股
近日,日本太阳能制造商TOYO宣布,其位于埃塞俄比亚的太阳能电池工厂于2025年4月初正式投产,年产能达2GW,这标志着该公司在非洲大陆的本地化制造布局正式开启。按计划,该工厂将在2025年4月底前向客户交付超80MW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且在5-6月将月产能提升至150-200MW,实现全面达产。今年3月,TOYO便因
4月21日,钧达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出具之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了公司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根据本次发行上市的安排,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本次发行上市聆讯后资料集,该聆讯后资料集为公司根据香港联交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要求而刊发,
4月21日,全球知名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发布了《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明专利排行榜(TOP50)》《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和《全球TOPCon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排行榜(TOP30)》三大榜单。其中,在全球钙钛矿专利布局前三的企业中,天合光能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以
在固有印象中,光伏产业可谓“分工明确”,敏锐且灵活的民营企业主攻上游光伏制造,而资金与实力雄厚的央国企则驰骋下游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然而,在“双碳”战略实施以及残酷的光伏去产能淘汰赛下,曾经的分界线愈加模糊,国资早已或主动或被动控股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最近市场熟知的莫过于一道新能,于
头顶未来能源“桂冠”,光伏赛道狂飙且吸引力十足。与此同时,光伏同样是周期性行业的典型代表之一,技术迭代、市场厮杀、贸易壁垒……身处其中,光伏企业披荆斩棘,发展难度与日俱增,但穿越周期的明星企业同样高高矗立。(注:以下企业顺序按照产业链顺序进行,无关排名。)1、通威作为光伏中上游企
近日,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最新认证报告,隆基绿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掺镓p型硅片制备的硅异质结电池(p-HJT)获得效率新突破:在掺镓p型全尺寸(M6,274.3cm2)单晶硅片上,隆基绿能将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推高至26.12%。这是迄今为止p型硅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进一步验证了低成本硅异质结量产技
硅料本周硅料市场报价持续上扬,硅料采购趋难。随着春节后大多数企业陆续复工,本周光伏供应链市场愈加火热,硅料环节尤为明显。由于整体硅料供应不足,采购较难,继上周市场的观望后,本周成交体量偏小,部分散单价格继续冲高。受单晶市场缺料影响,下游对多晶用料持续升温,推动多晶用料本周报价继续
硅料本周硅料市场持续升温,整体硅料价格继续上探,海外报价上调明显。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本周硅料询单较多,但由于大部分硅料企业本周处于执行订单阶段,企业几无现货余量可售,市场新签订单较少,小批量现货成交价格有上调趋势,预计3月报价将集中在月底商谈。目前整体单晶硅料均价拉升至93元/kg左
硅料本周硅料价格继续上扬,下游备货采购仍在进行。本周一线企业把2月份的硅料订单陆续敲定,包括部分3月订单已开始洽谈,成交价格相比上周继续抬升。单晶用料中,整体市场均价拉升至92元/kg左右,主流价格上调至89-94元/kg,部分二三线企业订单还在洽谈,报价相对混乱,在86-90元/公斤之间波动。多晶
硅料本周硅料报价有止跌企稳迹象,单多晶用料跌幅较前期放缓。目前大部分料厂反馈12月份订单已陆续签订,本周成交较少,报价与上周大体持平,推动单晶价格跌幅收窄,截止本周单晶用料价格低点已贴近80元/kg,均价在82元/kg。多晶方面,受个别主要的多晶用料企业未完全复产,导致整体供应相对不足,而同
9月8日,全球单体最大规模颗粒硅项目——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据悉,协鑫独创的硅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产颗粒硅,主要用于单晶硅连续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硅铸锭铺底以及块状多晶硅填隙增加装炉量。与传统工艺相比,FBR不仅生产技术流程更短、后处
广受业内关注的中环集团混改有了最终结果。7月15日,随着中环股份的一纸公告,中环集团混改结果浮出水面——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环混改项目的最终受让方。2020年1月19日,中环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展公告”。中环集团混改正式拉开帷幕。中环集团是天津市政府授权经营国
政策篇重大利好!西部风、光项目增值税减15%优惠再延十年!4月29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
多晶硅五一节前下游单晶龙头企业有所签单,单晶市场库存压力有一定缓解,五一节后第一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开始有止跌迹象,本周多晶硅价格基本维持节前水平,市场主流单晶致密料价格可坚守在60元/公斤以上,但市场也有少量成交在58-59元/公斤,单晶复投料价格在62-63元/公斤区间,五一节后市场仍多在观望
导读:在国内光伏出口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多个光伏企业宣布扩充产能计划,逆风扩产究竟有何打算?主要原因为降低光伏组件等的价格、技术迭代,这波浪潮将加速光伏行业的洗牌,使强者恒强,而弱者则会被淘汰,对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众所周知,光伏海外市场整体占据公司出货量60%以上的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