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质疑”相关结果181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1-01-24

      正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公众对于新能源的质疑,很多时候缘于现实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来源:中国证劵报2011-01-19

      首先是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漫长的生产环节中,多数生产设备都要依靠进口,这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是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甚至一度导致舆论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质疑

      来源:机电商报网2011-01-11

      质疑“产能过剩”说 “不难发现,未来几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将得到数百倍的增长,因此就长远发展来讲,过剩理论太短视了,不能让某一个发展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影响整体发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1-01-07

      “作为新兴不久的绿色产业,太阳能行业已走过不少荆棘:从一开始缺乏行业标准,到市场不断涌现新的专业技术需求,这个年轻的产业在面对无数的质疑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2010-12-29

      曾一度备受质疑的光伏产业在2010年下半年又迎来了一波快速扩张的高潮,南玻再填巨资加码太阳能、力诺明年光伏产能将达1000兆瓦等报道层出不穷,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新一轮的扩张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来源:中证网2010-12-24

      不过,鄂尔多斯煤炭换项目政策目前正在受到媒体质疑,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正在对该政策进行调查,原因是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来源:中国电子报2010-12-21

      如果这样的质疑成立的话,按照这种逻辑,所有的出口产品,包括食品、服装在内,都是在耗费中国的能源,减少外国的能源消耗。...也许这一系列的数据还是无法澄清某些人心中的疑虑,他们或许会继续质疑:“即便光伏产业算不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但其生产过程毕竟是有一定能源消耗的。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12-15

      同时,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质疑和争议也从未曾停止,争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最上游的一环,中国的多晶硅产能究竟是“大量过剩”还是“严重不足”;以及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究竟何时出台。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0-12-09

      如果质疑声音愈演愈烈,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使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急剧下滑。...萧函指出,随着中国对光伏产业补贴力度逐步加大,来自海外的质疑声音还会持续。目前,中国光伏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中央对光伏发电的补贴额度不大。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2010-12-08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把横向产能扩张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无可厚非,但面对主要光伏产品输出市场的萎缩,光伏企业产能依然继续扩张,我们不禁要为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担忧,同时提出质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12-01

      近日,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光伏大会”如期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重提出“多晶硅不仅从未过剩,而且一直供不应求”,这与目前市场一些“多晶硅产能过剩

      来源:中华机械网2010-12-01

      而在去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质疑之下,国内多晶硅产能释放进程低于预期,多家主要企业的多晶硅项目均延后投产。在需求超预期的今天,国内硅料供给显得紧张。...尽管最后国务院以一纸《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出了裁定,但仅仅一年以后的行业价格态势,却对这份简称“38号文”的政府决议提出了大大的质疑

      来源:中国化工网2010-11-29

      也有业者认为,虽然韩国多晶硅供给角色日益吃重,但全球并非只仰赖韩国市场供应,再加上2011年陆续有多晶硅料源开出,南朝鲜战火不见得明显主宰多晶硅料源价格,尤其2011年若需求不如预期,反而有降低一直被质疑的多晶硅供过于求的疑虑

      来源:《能源杂志》2010-11-08

      这在1.53元/度、1.09元/度、1.44元/度等所有报价中显得格外刺眼,以至于有人当场质疑这家光伏企业在“开国际玩笑”。...但是,在进入2010年,光伏行业重新走向火爆之后,这一模式又再度引起质疑。咨询公司isuppli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增速将回到危机前2008年的水平。

      来源:产业市场2010-10-26

      其中,申诉材料明确提出了对我国支持风电产业系列政策的质疑,如“乘风计划”、“风电设备70%的国产化率”等。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0-09-25

      “对最终中标的低价,很多能源企业和业内专家都表示质疑,”李建民表示,“这次280兆瓦的特许权招标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真实成本,很多国内专家和企业家都不满意这个价格,我相信主持这次招标的发改委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来源:上海金融报2010-09-17

      从供需来看,国际上多晶硅的供不应求局面已经出现,而国内因为受到“产能过剩”质疑,部分多晶硅项目延期投产,国内硅料供给也略显紧张。...多美元一直飙涨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最高500美元/公斤以上,而后又跳水到了40美元/公斤至50美元/公斤的低点,多晶硅的价格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波过山车行情,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使得市场一度对于多晶硅的前景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来源:新浪房产2010-09-09

      由于转换效率相对晶体硅电池更低、衰减程度不明确,加上安装成本高昂,薄膜光伏技术此前曾饱受质疑

      来源:互联网2010-09-08

      2,供给低于预期:在去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质疑之下,国内多晶硅产能释放进程低于预期,包括英利、赛维等大厂的多晶硅项目均延后投产。在需求超预期的今天,国内硅料供给显得紧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09-08

      此次低价中标的光伏价格受到各方质疑,一些专家质疑低价到底是否有利于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但广发证券新能源研究员曾维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0.73元/千瓦时符合国家发展光伏的意愿,由于中标项目两年后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