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评论正文

为发展光伏产业“正名”

2010-12-21 14:53来源:中国电子报关键词:光伏产业光伏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产太阳能电池是把清洁能源卖给发达国家,把碳排放、把污染留在中国。”当笔者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不禁暗自心惊:难道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崛起竟是在对国家利益的侵害吗?惊疑之余,我们不得不仔细探究光伏产业的发展是否真的给国家带来了负面影响。 

光伏制造最受诟病之处在于高污染,外界对其抨击的火力点则集中于光伏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其副产物四氯化硅的回收再利用的确需要迈过较高的技术门槛。在前几年,由于多晶硅供不应求,再加上一些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因此,中国出现了一些产能规模小、技术实力弱的多晶硅企业违规排放四氯化硅,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四氯化硅的循环利用是完全可以经由技术攻关得以实现的。事实上,针对四氯化硅的循环利用,国内企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7月,江苏中能20万吨/年冷氢化设施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四氯化硅等副产物的全面回收利用,而且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多年来,美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其生产的多晶硅70%用于出口。如果多晶硅的生产真的如某些专家所称的那样是高污染的话,美国人民岂不是成了新能源产业的最大受害者? 

能耗的问题同样可以用数据来说明。笔者从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的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企业多晶硅的综合能耗已降到200千瓦时/千克以下,按多晶硅售价550元/千克计算,多晶硅万元GDP产值能耗为1.006吨标煤/万元,低于全国2009年万元GDP平均能耗指标1.087吨标煤/万元。可见,发展多晶硅产业有利于降低全国万元GDP产值能耗。 

从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来看,从硅石开始到光伏电站安装完毕,光伏系统的全部能量消耗为2.597千瓦时/Wp(峰瓦);以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500小时记,每峰瓦(1Wp)一年发出1.5kwh的电量,能量回收期为1.73年,按电池组件使用寿命25年计算,可提供22年的清洁电力,对传统能源具有替代作用。光伏发电每峰瓦(1Wp)在寿命周期内发电45千瓦时,折合为19.73克标煤/千瓦时,相当于煤电的5.8%。并且,我国对多晶硅研发的最新进展表明,多晶硅生产的能耗还将继续下降。 

可见,无论从节能还是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光伏产业都不应该承担“加剧中国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骂名”。 

也许这一系列的数据还是无法澄清某些人心中的疑虑,他们或许会继续质疑:“即便光伏产业算不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但其生产过程毕竟是有一定能源消耗的。而消耗这些能源所生产的光伏产品绝大多数都销往国外,这岂不是中国的损失吗?”如果这样的质疑成立的话,按照这种逻辑,所有的出口产品,包括食品、服装在内,都是在耗费中国的能源,减少外国的能源消耗。唯一的区别是,食品、服装的使用价值在于解决温饱,而光伏产品的价值在于可以生产电能。 

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也并不是对国外市场“情有独钟”,相反,中国企业更愿意看到绿色能源能在自己的祖国得到普及。 

即便抛开“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在商言商,谁又不希望拓展身边的市场以节省物流成本呢?光伏组件90%以上依赖国外市场的局面并不是国内业者希望看到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光伏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