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非技术成本”相关结果46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9-13

      引发政策层面关注光伏非技术成本已引发政府的高度关注。此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表示,要降低非技术成本。...非技术成本制约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光伏成本的下降,让光伏离平价上网目标越来越近,但是一个隐性的问题开始显现非光伏成本的上升。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7-08-15

      光伏发电已初步具备经济性,在全球多个地方已经低于传统电源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因此尽快降低非技术成本是推动我国光伏平价上网的关键。...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成本持续下降,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分布式受到各企业青睐,应用多样化开始显现。

      来源:经济日报2017-08-11

      不过,王威伟同样强调,在技术的推动下,光伏成本快速降低,但是非技术成本上升过快。比如,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交易成本等,未来必须把整个系统上的成本降下来。

      来源:能源杂志2017-08-09

      从光伏本身的发展来看,整体成本下降除了技术进步,土地、税收、融资等非技术成本的因素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这也是国外光伏项目频频爆出低价,而国内在同样技术水平下无法做到的原因。

      来源: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2017-08-01

      通过这种方式,为先进技术提供专门的市场;第二个,降低非技术成本。刚才前面几位领导都谈到,我们的技术成本在下降,但是非技术成本在上升。有什么样的非技术成本呢?土地有上涨的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7-26

      优先选择太阳能资源条件最好、接入条件最好、土地成本最低、政府配套政策和服务最好的地区建设光伏领跑者基地,尽可能降低企业开发的非技术成本,从而降低补贴需求,让市场机制和光伏补贴更好发挥作用。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7-07-19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光伏组件近两年下降近25%,未来仍将显现下降趋势。光伏发电已初步具备经济性,在全球多个地方已经低于传统电源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尽快降低非技术成本是推动我国光伏评价上网的关键。

      来源:三钱二两2017-05-19

      当然,相比于高铁技术的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可能还处于比尔盖茨所提到的技术的前5年,而非技术的后5年。...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泡沫和豪赌,但是如果没有泡沫和资本的豪赌,哪来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以及最终产品的普及和量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3-20

      如若能有效降低土地、电网接入等非技术成本,至2020年电站系统投资可有望下降至5元/瓦以下。...目前,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平价上网才能真正早日实现。近两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光伏组件生产成本得到进一步下降。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03-06

      如若能有效降低土地、电网接入以及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非技术成本,至2020年电站系统投资可有望下降至低于5元/瓦。...此外,光伏项目通过聚焦降低成本能够有效提升设计和产品水平,有效倒逼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倒卖路条问题也将有效杜绝,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根据近日公共媒体报道,已经批复多年的光伏发电项目,近日又

      来源:工信部2017-03-02

      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出现较大缺口,光伏电站补贴拖欠较为严重,非技术因素包括光伏用地、光伏并网等成本显著提升,加速蚕食技术进步成果。...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双轮驱动下,我国先进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已下降至70元/千克以下,晶体硅组件生产成本下降至2.5元/瓦以下,资源较好地区的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至0.65元/度水平,不断逼近平价上网,质优物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市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16-11-30

      土地税费、补贴拖欠、弃光限电等问题引发了非技术成本的显著提升,极大地蚕食了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独有的多元化、多样化应用,将为未来市场提供无限可能。王勃华秘书长强调,短期看来,我国光伏市场的非技术投资成本问题正在凸显。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16-11-14

      路线之争:本土化vs国际化作为舶来品,光伏在中国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并非技术,而是路线。...不确定的主流技术,也促成了中国光伏在过去10年的快速进步围绕着降低光伏转换率和光伏成本两个核心内容,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大家都希望快一点看到主流,就像燃油汽车后来一统行业那样。

      来源:CSPPLAZA2016-09-06

      据记者此前调查了解,湘电集团剥离光热发电业务的原因并非技术问题,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高级决策层人事变动引起的集团整体经营战略转移以及因光热发电行业多年未创效所产生的财务压力。...再加上整体行业趋好也必将对碟式光热发电产生一些利好,如反射镜和跟踪系统等相关装备在规模化效益显现后成本肯定将进一步下降,那么在未成功找到下家接盘的情况下,湘电集团有没有可能回心转意,重拾起光热发电业务,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6-06-08

      但有一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那就是真正推动技术革命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产品。在刚结束的上海展会期间,各个展商之间的隔空对话让记者记忆犹新。有对品牌的争光日月,有对产品的互争雄长,有对技术的并驱争先。

      来源:中国建材报2016-05-30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禁止弃风弃光,但问题依旧,部分在于技术原因。但是,绝大部分原因并非技术性的。...这样一来,化石燃料所挤占的这部分市场的发电成本就会提高。在保障性收购之外,《办法》也鼓励可再生能源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参与电力市场。

      来源:《华夏时报》2016-05-03

      虽然作为环保的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在限电、补贴、土地使用问题等非技术性因素尚未明晰之前,光伏行业似乎还只能跛腿前行。...目前,中国传统火电发电成本大约0.4元/度,而光伏发电成本达到0.9元/度,存在着巨大差价。离开补贴,光伏几乎毫无优势可言。而补贴政策的因地制异却是该行业最大的痛点。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4-19

      现在光伏电站并网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上的因素,二是市场带来的挑战。但是弃光的根源并非技术技术是挑战,但不是最大障碍。德国作为全球光伏产业大国,也曾遇到过这个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4-06

      秦海岩指出,弃风的真正原因并非技术因素或其他实际的限制性条件,而是因为既不自由也不公平的电力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障碍,再加上因新技术威胁旧的思考和行为模式而遭受的阻力。...我国可再生能源分类电价就是根据各地区资源水平、投资成本、按照内部资本金收益率8%确定的。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性收购电量至少应该按此方法予以确定。

      来源:大众日报2016-03-30

      他认为,导致弃风弃光的根源并非技术,技术是挑战,但不是最大障碍。过去几年里,德国也曾遇到过这个难题。...随后,德国加强了监管,调整了电网运营系统,进行电网改造升级,建立了更加开放、自由的电力市场,太阳能、风能等可以通过竞价进入市场,由于其远期边际成本是零,还能以较低价格进入市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