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需求侧”相关结果57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3-23

      三是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机制,2020、2021年已先后发文明确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一步将按此开展考核评估,引导电力需求侧电供暖、电制氢、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等高载能设施负荷提升调节灵活性

      来源:河南政府网2022-02-23

      能源系统灵活性显著增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的5%。能源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能源服务民生持续提升。...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以上,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国家目标任务。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2-02-11

      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管理,科学精准实施有序用电,建立“月报告、周启动、日调整”的工作机制,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市场化疏导的需求响应交易机制,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1.2万户,容量1500万千瓦,引导用户主动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2021-12-10

      在“更有韧性”方面,始终牢记能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坚守首都能源安全底线,适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要求,打造数字智能能源系统,推进能源新技术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建设虚拟电厂,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

      国家级认证!尚特杰风光储充项目荣膺“智能光伏示范项目”

      来源:尚特杰电力科技2021-08-16

      创新是示范项目最耀眼的标签,尚特杰将进一步继续精进项目方案,完善项目功能,加强技术革新,重点在电力市场调峰辅助服务、智能用电服务、电力需求侧响应服务等层面进行攻坚,为低碳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性落地方案

      来源:浙江发改委2021-06-16

      紧扣电力供给结构性改革主线和电力需求侧消费升级趋势,在2020年绿电交易试点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机制进一步优化配置绿色电力资源,深度挖掘绿色电力零碳属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浙江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2021-06-10

      健全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健全可中断、可调节负荷,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模式。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实现与常规电力同等竞争。

      构建新型<mark>电力</mark>系统面临的问题、风险与建议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5-13

      各国的电力需求侧产品种类繁多,负荷集成商将需求侧资源作为产品在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零售市场上参与竞价交易。...需求侧响应多数仍然通过“有序用电”的行政型手段开展,不能灵活跟踪负荷变化。

      晶科、阳光电源上榜!工信部公布第五批全国工业领域<mark>电力需求侧</mark>管理示范企业名单

      来源:工信部2021-03-16

      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认真总结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经验,加强示范企业(园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根本性转变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2-05

      此外,2020年有的区域已经开始深化电力需求侧政策、延伸调峰辅助服务结合可控负荷的成本优势,用户储能依然有希望成为未来最有竞争力的发展模式。...“源网荷储一体化”侧重于围绕负荷需求开展,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负荷的调节能力,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坚强发展,激发市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1-18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在公开论坛上表示,未来高比例的变动性可再生能源不仅需要供应的调峰,而且需要整个系统更加具备灵活性,尤其是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灵活性。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调峰问题是一种可行选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9

      如甘肃电力需求侧辅助服务市场投运以来,张掖、武威、兰州地区5家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涉及碳化硅、铁合金、水泥等行业,增加调峰能力20万千瓦,增发新能源578万千瓦时,用户收益102.46万元,用户参与交易时段内用电成本降低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07-14

      05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增加新能源出力时段用电负荷目前,电力需求侧的售电价格信号没有真实反应电力系统运行实际,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将精准电价信号传递给终端电力用户,让终端用户基于精准电价信号来规划用电行为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0-07-07

      29.市场化条件下电力需求侧响应政策措施研究30.电网主网架发展思路研究31.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规划和路径研究32.西电东送可持续性研究33....44.提高电力安全监管效能研究45.电网结构性风险及电力设备风险管控研究46.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47.基于安全性、充裕性管理的大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模式研究48.电力新型业态组织(包括具有配电网经营权的售电公司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01

      国网宁夏电力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宁夏可调节负荷交易与甘肃等电力需求侧辅助服务相比,在专业工作上一样,但在组织协调等机制上不同。...独树一帜的需求侧管理“可调节负荷交易是利用市场手段,使一部分用户主动增加一部分负荷去平衡发电出力变化,即通过需求侧管理实现系统电量平衡。”

      来源:金融界2020-06-12

      而在调峰需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我们看好为电力需求侧响应提供平台的增量配网改革,储能设施发展以及以充电桩和智能电器为主的可控负荷的应用所带来的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确定性新能源消纳空间稳步增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28

      同时,加大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力度,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加大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建设、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刘宏新同样强调了增加调节手段的必要性。...“应充分调动发电、用户资源参与系统调节,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入网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对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力可靠供应的支撑。”科学规划,引导新能源平稳有序发展迎光而上,御风而行。

      来源:大众日报2020-05-26

      在用户结合新型用电领域、电力需求侧响应、综合能源服务等用能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发挥需求侧灵活性,研究挖掘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和产业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22

      同时,加大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力度,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加大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建设、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立足湖南,电力行业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

      来源:中国电力2020-05-08

      电力需求侧的响应有其被动性,截至到目前仅开展了一些实验。大量新能源并网之后,对电网以及负荷的响应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不能简简单单的认为新能源发电大幅度上网是大势所趋,而忽视火电的稳定性作用。...刘文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煤电在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存量中依然处于主体地位,而新能源在满足我国增量电力需求中应处于主力地位。考虑到近年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