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2010-06-12
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光伏需求开始上升,各大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四季度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光伏企业毛利率向历史高点逼近。...今年上半年市场需求仍然持续旺盛,光伏企业生产线超负荷运转,毛利率维持高位。
来源:电气中国2010-06-08
光伏企业服务和监管滞后也是光伏产业存在的一大问题。...“中国现在实际上面临的是细的政策没有到位,第一,光伏的振兴规划还没有公布;第二,上网电价还没有出台;第三,金太阳工程补贴资金不足,企业不赚钱;第四,电力公司的服务和监管严度差,企业出台的标准有很多和国际惯例不相匹配
来源:和讯网2010-06-01
而在西班牙的光伏热潮中得到锻炼的西班牙公司则纷纷出走,带着他们的经验来到新的目的地,并争取到更多投资机会。据西班牙光伏工业协会的资料,意大利和美国成为西班牙光伏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国家。
来源:互联网2010-05-26
只有形成合力才会有发言权,成立产业联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国内光伏企业的力量。...王月海应该说,现在光伏产业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从2009年到现在,大家一直期待着国家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但是截至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实质性政策出台。
来源:互联网2010-05-24
然而,天气并未打击23家光伏企业的热情。 ...我国光伏业经过这些年的粗放式发展,如今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此前我国企业的优势大多体现在制造环节上,光伏产业在创造巨大财富的背后,产业整体的水平依然相对低下,如认证制度不完善、关键技术落后等都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来源:互联网2010-05-19
由于各地光伏企业归口管理部门不同,目前官方还没有对倒闭企业数量作确切统计,但行业整体效益下滑严重,光伏组件企业苦熬寒冬、生存艰难已成不争的事实。
上述两个政策的出台一度令光伏业内欢欣鼓舞,长期“两头在外”的光伏企业似乎看到了启动国内市场的巨大利好。 ...目前光伏企业已经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上寻求新的技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高现有光伏转换效率,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研究太阳能光、热的综合利用。
来源:互联网2010-05-18
光伏产业成为我国在世界上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我国已有12家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还有13家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
2010-05-18
来源:互联网2010-05-12
欧元区金融环境若不稳,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威胁体现在:1)国家财政新能源支持力度减弱;2)新能源项目融资难;3)欧元贬值造成的汇兑损失。 上述影响已反映为国际国内光伏板块前期大幅下跌。
今年初,著名光伏杂志photon就曾号召光伏企业“逃离德国”,其随即介绍的13个现有的新兴光伏市场让中国光伏企业看到了希望。...对于那些忙于扩产出货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全球光伏市场的复燃也同时意味着风险。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各个光伏企业要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其扩张速
来源:互联网2010-05-10
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对记者表示,“你看现在有些光伏企业在大幅清货,有些也在扩产,市场必然会饱和过度,到时候几百家电池组件厂也会再来一番新厮杀。” ...但受汇率变化、国内部分企业在海外低价抢单的影响,一些光伏企业仍担心组件价会在第三季度全面下滑、毛利率也会大大受损。因此,他们反而看中了海外光伏电站的建设,以便获得稳定的利润。
来源:互联网2010-04-26
吕锦标在考察中发现,不仅是德国这样的老牌光伏需求大国光伏需求旺盛。今年以来,意大利,捷克等国家也兴起光伏建设浪潮,这也让中国的光伏企业出口一路攀升。
来源:慧聪太阳能网2010-04-12
麦格理分析师说,鉴于日本的光伏行业总体仍具有科技优势,现在是通过产能投资、重新获得市场份额来巩固这一优势的时候了。...麦格理分析师说,另一方面,日本光伏企业将必须更加努力地对抗来自中国的威胁。
来源:互联网2010-04-09
“1.09元/千瓦时”的价格对大多数光伏企业而言的确偏低,对此,尼特因尔国际太阳能公司首席执行官崔哲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很多企业连成本价都高于此价格,上网电价只会比这个价更高。”
来源:互联网2010-03-30
一位光伏企业人士表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政府对光伏并网电价的心理价位与企业的心理价位出现很大的分歧。 2009年敦煌光伏并网项目特许权招标确定的1.09元/千瓦时,实际上可看作是政府的底线。
种种政策迹象显示,备受光伏企业期待的光伏并网电价政策年内很难出台。这样的消息无疑给此前热情高涨的光伏产业链投资商带来不小打击。...一位光伏企业人士表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政府对光伏并网电价的心理价位与企业的心理价位出现很大的分歧。 2009年敦煌光伏并网项目特许权招标确定的1.09元/千瓦时,实际上可看作是政府的底线。
来源:互联网2010-03-22
记者日前在无锡尚德、保定英利、中电电气等大型光伏企业采访了解到,目前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主要靠海归人才,人才总量不足,一些刚刚培养成熟的人才经常被其它企业高薪挖走。
来源:互联网2010-03-09
2009年以来,国内大批光伏企业经历了多晶硅价格高位“跳水”,行业亦被质疑出现重复建设倾向。我国太阳能生产企业虽然只能触摸国际市场脉博律动,消化大国一打喷嚏,生产企业就感冒。
来源:互联网2010-03-08
也就是增长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必将成为全球光伏企业争夺的焦点。...姜谦指出,虽然中日两家企业的动作,并非是外国企业布局美国光伏市场的开端,但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光伏市场未来的增长趋势日益明朗,因此,这一点就应该不仅仅是个体事件,而是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