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组件其他综合正文

光伏“内冷外热”须警惕贸易风险

2010-03-30 14:10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光伏电价光伏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支持政策犹疑源于“补不起”

  史立山介绍说,目前光伏装机投资成本每千瓦约18000元左右,而常规火电的投资成本约每千瓦3000-4000元,光伏电价是常规火电电价的三倍以上,光伏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阻碍还是成本太高。

  一位光伏企业人士表示,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政府对光伏并网电价的心理价位与企业的心理价位出现很大的分歧。

  2009年敦煌光伏并网项目特许权招标确定的1.09元/千瓦时,实际上可看作是政府的底线。但史立山表示,敦煌项目1.09元的招标电价还是偏高,财政不可能拿出那么多资金进行补贴,需要降到0.7元-0.8元左右才有可能推广到整个行业。

  而前不久无锡尚德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上网电价低于1.44元/千瓦时,基本没法做。大多数光伏企业对光伏并网电价的期望值都在1.3元-1.5元之间。

  在对并网电价的期望值分歧很难弥合的同时,政府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也有些“骑虎难下”。财政部协同其他部门2009年先后出台两项针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分别为“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

  “目前国家财政每年需要为光伏发电补贴70多亿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光伏专家王斯成表示,按照现在的光电发展状况,要想达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1800兆瓦的目标,国家补贴将超过1000亿元。这显然远远超出财政补贴的能力。

  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的方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补贴。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附加额度虽然经历了一次上调,但总额依旧有限,要满足风电、光伏发电高速的增长实在有心无力。如果继续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难免对消费者带来较大的压力。

  如今,新一轮八省光伏并网项目特许权招标即将举行,将通过招投标来确定合适的价格区间。业内人士预期,由于光伏发电成本相对较高,这样的特许权招标很可能还要延续几年。

  被业界高度期待的光伏并网电价也因成本过高的原因陷入“搁浅”。上网电价迟迟不能确立,投资的回收期限可能被无限期延长。对于国内光伏投资者来说,国内市场难有根本起色,只能将更多的精力和目光投向国外市场。

 光伏出口将继续“爆棚”

  江西赛维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际光伏市场需求开始好转,最近公司接到的国际订单价格都有所提升,公司已经满负荷生产,其中优质硅片的价格相比前期低点提升接近20%。

  据了解,近一个月内,6寸多晶硅硅片从每片人民币25元(约3.5美元)拉升到27元,涨幅达8%。而在今年年初,每片报价还低于3美元,3月初就涨到了3.5美元。

  近期硅片价格的大幅提升刺激了国内的光伏生产商,不少企业的订单量提升,热火朝天的生产气氛似乎对国内光伏并网电价“难产”的利空多少产生了一些对冲。

  分析人士表示,短期的硅片紧缺,与德国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下调光伏补贴额度直接相关。此外,意大利、捷克、日本、美国等国的光伏市场份额开始增加。

  江西赛维有关人士表示,短期内优质硅片和电池供不应求的局势比较确定,毕竟新的产能投入不会太快,但也要警惕新一轮产能急速扩张,未来的投资需要理性,有品牌、质量、价格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有望在这一轮市场中获胜。

  200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75%,其中,出口至欧洲市场约为87.9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光伏产品出口俨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英利集团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的光伏产品约九成都依靠出口销售。专家称,我国光伏产业约有98%的生产容量依赖出口,从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结构也可看出,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出口额占60%,太阳能电站出口仅占24.5%。

  中国机电商会光伏产品分会负责人孙广彬表示,由于经济形势好转和国际光伏市场的恢复启动,今年我国光伏行业的出口额增速将不低于15%。中国机电商会预测,今年全球太阳能需求将增长25%以上,而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商有望获得15%左右的平均利润率。

 光伏出口将继续“爆棚”

  江西赛维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际光伏市场需求开始好转,最近公司接到的国际订单价格都有所提升,公司已经满负荷生产,其中优质硅片的价格相比前期低点提升接近20%。

  据了解,近一个月内,6寸多晶硅硅片从每片人民币25元(约3.5美元)拉升到27元,涨幅达8%。而在今年年初,每片报价还低于3美元,3月初就涨到了3.5美元。

  近期硅片价格的大幅提升刺激了国内的光伏生产商,不少企业的订单量提升,热火朝天的生产气氛似乎对国内光伏并网电价“难产”的利空多少产生了一些对冲。

  分析人士表示,短期的硅片紧缺,与德国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下调光伏补贴额度直接相关。此外,意大利、捷克、日本、美国等国的光伏市场份额开始增加。

  江西赛维有关人士表示,短期内优质硅片和电池供不应求的局势比较确定,毕竟新的产能投入不会太快,但也要警惕新一轮产能急速扩张,未来的投资需要理性,有品牌、质量、价格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有望在这一轮市场中获胜。

  200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1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75%,其中,出口至欧洲市场约为87.9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光伏产品出口俨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英利集团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的光伏产品约九成都依靠出口销售。专家称,我国光伏产业约有98%的生产容量依赖出口,从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结构也可看出,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出口额占60%,太阳能电站出口仅占24.5%。

  中国机电商会光伏产品分会负责人孙广彬表示,由于经济形势好转和国际光伏市场的恢复启动,今年我国光伏行业的出口额增速将不低于15%。中国机电商会预测,今年全球太阳能需求将增长25%以上,而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商有望获得15%左右的平均利润率。

“内冷外热”市场须防高风险

  尽管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日益增长,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在外、原材料在外、技术在外”的现状,目前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进口,98%的销售依靠出口。分析人士担心,针对我国大量光伏产品低价出口,德国、日本等国家很可能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限制国外产品。

  孙广彬表示,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还不具备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品牌,面对金融危机后光伏产品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国光伏产品仍存在被淘汰的可能。

  事实上,200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尽管在增长,但出口平均价格一直在下降,直到2010年1月份,随着国际光伏产品供需关系的转变才有所好转。这也意味着,国内企业对国际光伏产品不具有根本性的定价权。

  除此之外,在英利能源公司有关人士看来,更大的担忧在于,目前国内不少光伏企业以低成本为出口优势,低价竞销现象明显,容易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可能导致主要出口国的惩罚性贸易措施。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数据显示,我国光伏发电转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这样过度依赖出口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贸易风险,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对行业的冲击可想而知。

  孙广彬表示,目前国际光伏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正朝着全产业链优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目前主要靠进口生产线,而且整个产业链单兵作战,这种现状亟须改变。

  一家光伏企业表示,尽管目前公司产品可依靠低价形成出口优势,但未来持续增长还要等待国内市场的真正启动,期待光伏并网电价补贴能够早日出台。

光伏产业期待国内市场启动

  200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中有超过六成都只是加工贸易。这是个让人不安的数字。作为新能源产业之一,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已经将近五年,但很大程度上仍带着浓重的光伏产品制造业的色彩,尚没有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光伏产业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绝不应仅仅只是成为简单的制造加工业。将光伏产业简单等同于普通制造业,一味依靠出口拉动,是一种比较短视的产业策略。

  毋庸讳言,现阶段,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上网电价标准难以出台,产品很难被国内市场消化,短期内产业发展将主要依赖出口。但这不应该成为光伏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常态,未来必须在取得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逐步启动国内市场。

  首先,仅靠外需拉动,面临着很大的国际经济波动和贸易壁垒等风险。去年的轮胎特保案以及最近的贸易摩擦增多都是例证,一旦产业因贸易壁垒受挫,行业发展将极为被动。

  其次,没有内需支撑,行业发展就没有内生性动力,甚至仅仅只能满足于低成本优势带来的低价竞争。劳动力成本低、管理费用低等带来的低成本,一度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我国也因此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而成为“世界工厂”。然而,这个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从今年年初的“民工荒”就能够见其一斑。

  第三,光伏产业是具有很高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并连同风电等其他新能源产业被多个国家公认为未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如果我国仅满足于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再度充当世界的“加工厂”,实际上是对产业价值挖掘的极大浪费。

  从我国光伏产业现状来看,我国虽然有着可观的多晶硅产能,但多数都生产不出制造优质硅片所需的高等级多晶硅,不少国内硅片企业还要从国外进口高纯度多晶硅原材料,加工成硅片和电池组件,再出口到国外。据了解,高纯度多晶硅的提炼技术并未被我国企业所掌握,甚至连制造硅片、电池组件的关键设备也是来自进口,而新兴起的光伏技术,如薄膜电池、太阳能热发电等技术,同样还是国外的研发水平较高。

  我们当然乐见国内光伏产品更多地出口,但希望看见的是带有自主创新的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而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改变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高端技术产业比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题中之义。仅就光伏产业而言,如果企业没有核心技术优势,眼下出口增长的大好势头恐怕也难以持续。

  业内人士指出,光伏发电成本过高,实质上还是技术亟待革命性突破,只有通过技术研发来降低成本,才能早日实现产业化。记者以为,我国政府对光伏产业已有支持政策,未来可以把支持政策更多地用于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摘掉又一顶“世界工厂”的帽子,才能够真正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让清洁的太阳能电力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借风电思路确定光伏并网电价

  ——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

  日前,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国内光伏并网电价方案的出台还没有明确时间表。国内不少光伏企业失望之余,期待探究未来光伏并网电价的制定思路究竟是怎样的。为此,中国证券报记者特邀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作一解读。

  中国证券报记者:国内光伏并网电价政策“千呼万唤不出来”,您认为根本原因在哪里?

  孟宪淦:光伏并网电价近期难出,是因为政府和企业双方对光伏并网电价的区间确定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个分歧背后,是光伏发电的成本相比我国的常规能源发电成本还是太高,政府补贴的财力有限,难以负担。

  未来光伏并网电价的确定,肯定要建立在长时间的调研和博弈基础之上。无可否认,未来光伏电价的大趋势依旧是下降的。

  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光伏支持政策您有怎样的建议?

  孟宪淦:事实上,我国光伏电价要实现与传统火电发电价格的“平价”,难度相对其他国家要更高。原因是,中国的电价相比西方国家偏低,而光伏产业原材料价格和成本水平基本都是国际化的。因此,建议我国政府在制定光伏系列支持政策的同时,应该更加考虑国内国情。

  中国证券报记者:光伏并网电价政策出台速度低于预期,不少光伏企业对此感到失望,对此您如何看待?

  孟宪淦:回想风电并网电价,也是在自2003年到2009年连续进行了6次风电并网项目特许权招标的基础上,才最终确定了全国四个等级的风电并网电价。

  可以想象,光伏并网电价的确定应该也是借鉴风电并网电价这样一个思路,通过多次特许权招标结果来摸清市场、企业、政府都能够接受的并网电价在什么价位,等到并网电价实施时机成熟时再推出。

  再看德国,在光伏上网电价公布之前,德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也比较慢,一旦公布后,产业才开始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光伏上网电价尚未出台,只是停留在示范工程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内光伏产业投资者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政策风险,但同时也肯定有产业机遇存在。

  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我国对光伏产业已有包括“太阳能屋顶”、“金太阳工程”在内的补贴政策,在您看来,这样的补贴短期能否起到替代光伏并网电价的作用?

  孟宪淦:总体而言,目前的我国光伏补贴政策力度有限,政府财政也有限,仅靠补贴不能维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未来还要靠并网电价补贴来取代初始投资端的补贴,将政府财政补贴到光伏发电量上,这样才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电价查看更多>光伏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