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3-22 15:0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太阳能光伏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光伏人才总体短缺企业互挖“墙角”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石定寰说,太阳能光伏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范畴,是集合了固体物理学、材料学、材料工艺、机电工程和仪器设备开发等多学科和综合性技术的系统工程。目前,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技术研发机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相对较晚,研发的基础相对较差,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使得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未能完全获得突破,仍未完全摆脱“低水平扩张”特征。
记者日前在无锡尚德、保定英利、中电电气等大型光伏企业采访了解到,目前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主要靠海归人才,人才总量不足,一些刚刚培养成熟的人才经常被其它企业高薪挖走。
中国节能公司(杭州)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重恩说,公司现在把太阳能发电作为一个支柱产业,但是很难招到技术人才,他们就专门在江苏设立分公司,高薪从无锡尚德、阿特斯等大企业挖人才,这样总算勉强把研发团队支撑起来。
浙江省衢州市经委工业投资与规划处处长周翔说,这个市正在努力打造光伏产业基地,并制定了人才吸引计划,但来应聘的专业对口人才并不多,没办法只能招一些“半成品”人才,比如搞多晶硅技术的都是学化工、半导体等专业转来的。
石家庄东明中硅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鑫说,他们过去一直搞皮革项目,看好光伏产业前景,去年7月动工建多晶硅项目,没日没夜地赶进度,不到半年就投产。可是技术人才却很难招,只好到大企业去“挖”。
石定寰说,研发能力薄弱,致使我国光伏产业将进一步受到国外市场打压。以多晶硅为例,价格连续跳水,一个重要因素是海外七大多晶硅生产企业的产品扩产,因为他们技术成熟,生产成本大大低于我国企业。明年,多晶硅价格极有可能继续下跌,迫使国内多晶硅行业出现价格倒挂,行业生存面临危机。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跟不上产业需求
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尚德商学院院长徐源认为,无锡尚德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创新人才机制,吸引留学人员中的前沿科技领军人物回国创业。但这样的人才目前在国内基本上培养不出来,因国内高校专业设置滞后,即使一些低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也很难招到。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说,为了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他们2004年就主动找到华北电力大学,商谈开设相关专业,但因为审批环节多,这所大学直到2007年可再生能源专业才正式开设。
与马学禄相比,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的建议就没有那么顺 利 被 采 纳 。 魏 启 东 说 , 他 也 是2004年就建议东南大学开始相关专业,但因为师资等原因,至今未获批准。他一直觉得,不是高校没有培养能力,主要是相关部门不够重视。
国内光伏产业领军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志波说,因为国内缺少专门的学科人才,他们一般招用电子、化工等专业毕业生,经过一两年再培养,才能胜任研发工作。此外,他们与多个欧美国家的大学建立校企联合研发机构,时刻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动态。
据了解,江西省从今年开始,扩大光伏专业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和中职生规模,计划用7年时间培养10万名“光伏专业”人才。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承担培养任务的主要是民办高校,如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培养太阳能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除了江西,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高校中首开光伏专业,并正式聘请中科院广州分院专家挂职指导新专业建设。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认为,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在光伏人才培养上,基本上还停留在二流院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层面,国内知名院校虽然在光伏领域有所研究,但均未开展系统化的教学,这与光伏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称。
高端人才培养应上升到国家战略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所 副 所 长 刘 峰 说 ,对 发 展 中 国 家 而 言 , 每 一 次 技 术革 命 和 新 兴 产 业 崛 起 , 都 是 一 次与 发 达 国 家 同 步 起 跑 的 战 略 性 机遇 。 我 国 光 伏 产 业 高 端 人 才培养应尽快上升到国家战略,掌握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起跑创造条件。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说,目前的光伏技术研发,作为企业行为的应用性研究比较重视,但成为国家行为的基础性研究重视还不够。企业的研究不能代替国家层面的研究,企业要干的主要是近期的,国家要关注长远的,谁占领了技术制高点谁就占领了光伏产业未来。很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光伏技术研发“国家队”,如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荷兰国家新能源研究所等,政府每年投入巨资,保障了科研力量。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石定寰 说 , 金 融 危 机 后 , 美 国 救 市 的7000亿美元里面,有1000亿美元是用于新技术开发的。而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多数是基础建设。国家863计划里面,项目最少的是新能源。我国光伏技术研发体系不完善、投入不足,还缺乏国家层面战略性考虑。
“光伏核心技术研发单靠一个企业、一个研究所很难突破,必须将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石定寰说,吸收民间资本的北京太阳能电力研究院近日成立,主要是将国内十几个分散的研究机构专家智力集合起来,囊括研究人员300多人,联合从事基础性、战略性的研究工作,搭建起一个光伏产业技术服务平台。这是国家未成立相应机构的情况下,民间组织的一个新尝试,实际上是干了政府该干的事。
石定寰说,他一直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当年我国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冲破种种封锁研制出原子弹,如今就一定能攻破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国家应该明确牵头部门,联合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光伏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适时制定光伏产业技术规范、产业技术标准,规范光伏产业市场及促进企业间的合理、有序竞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9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批复了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申请,同意转用、征收集体农用地0.2006公顷(非耕农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地,作为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吉林省长春新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长春日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尘车间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根据公示,项目位于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长智光谷产业园西地块A1栋,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237平方米,主要从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的研发。详情如下:长春日耀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古老的山西汾阳市杏花村镇,一座承载着深厚酿酒历史的古城正昂首阔步迈入绿色低碳的新时代。4月27日,由中核汇能(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投资,清源科技全资子公司清源易捷设计承建的中汾酒城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不仅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白酒企业
据Eco-Business报道:在两年前的COP28气候大会上,各国签署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部署增加三倍的承诺,这一宣布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媒体关注。当时,在东南亚国家中,只有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没有做出这一承诺,而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支持了这一协议。然而,该地区总体上并没有以科学家们所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公司部分资产,共涉及1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实际总装机容量21.13842MW,转让底价合计10492.18万元。据了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其控股公司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详情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电电力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11170万千瓦,其中火电7462.90万千瓦,占比66.81%;水电1495.06万千瓦,占比13.39%;风电983.98万千瓦,占比8.81%;太阳能光伏1228.06万千瓦,占比10.99%,风电、光伏、水电等非化石能源控股装机合计3707.10万千
奥地利联邦经济部宣布,计划于2025年6月23日启动新一轮资金申请,对使用欧洲制造部件的小型光伏和储能项目提供最高20%的“欧洲制造(MadeinEurope)”奖励。该部指出,“从奥地利的角度来看,在光伏组件控制所需的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领域,欧洲企业拥有的重要技术专长值得关注。”此前,奥地利气候保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美畅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71亿元,同比下降49.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90.84%;实现扣非净利润9329万元,同比下降93.91%。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的原因,美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5日,美畅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陕西美畅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美畅钨材料”)为建设主体,新建月产600万公里钨丝母线项目,建成后公司钨丝母线月产能达700万公里。项目预计投资2.3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美畅股份表示,随着金刚线细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