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太阳能建筑政策正文

江苏常州:到2025年分布式光伏装机4GW 新建民用建筑光伏覆盖率100%

2024-08-21 08:47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关键词:碳达峰分布式光伏江苏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六)低碳循环发展引领行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线,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构建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争创省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

1.健全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工业废弃物管理。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度,推行一般工业污泥电子联单管理,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全面摸底排查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堆存场,实施分级分类整改,推动建设符合规范且满足需求的固体废弃物贮存场所,实行安全分类存放,督促贮存量大的企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逐步消除存量废弃物。在武进区雪堰镇夹山、新北区滨江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围绕产业特点,鼓励废弃物产生、利用单位点对点定向合作,推动高值固废在企业内、企业间梯级利用和交换使用。完善农林废弃物收集网络。因地制宜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行。引导秸秆产出大户就地收贮,积极培育收储运第三方服务主体,推进武进区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提升秸秆综合利用附加值。构建由政府、企业、农户、社会共同参与的废旧农用物资处理体系,试验推广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推进新型地膜试验示范点建设,推动再利用价值不高的废旧地膜进入农村垃圾回收处置系统,提高废旧地膜处置率。持续加强园林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武进区园林废弃物处置中心、新北园林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促进太湖湾湖岸线沿线芦苇收割工程、西太湖蓝藻打捞和水生植物处置项目尽早发挥效应,重点推进环太湖地区园林绿化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围绕源头减量,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生活垃圾转运站大型化、智能化、综合型建设改造。完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利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完善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等回收网络,发展“换新+回收”等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废旧物资回收环节预处理能力。深入实施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推动有条件的生产、销售企业开展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回收。鼓励利用社区(村委会)、物业闲置场所、供销社为农服务网点等建立临时回收站点,因地制宜健全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引导和鼓励国有资产资源共享共用,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局、市国资委、市供销总社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动尾矿、粉煤灰、化工废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园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产业与绿色建材、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耦合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产品纳入绿色建材目录。鼓励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地、环境治理、回填等领域利用工程渣土,促进尾矿、冶炼渣中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和清洁利用,推进常州市新北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推动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和培育专业化的分拣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再生资源规范化回收利用水平。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加强与属地政府合作,建立在线交易平台,完善线下回收网点,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中水回用、污水再生利用、污泥无害化资源化设施。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到2025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稳定在98%以上。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置工作,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到2025年,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5%以上。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增强生活垃圾处置能力,推进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续建四期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加强厨余垃圾等处理技术应用,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能源化利用提档升级。推动塑料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治理,积极推动塑料使用源头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3%以上。(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总社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发展新能源无废循环产业。优化新能源产品回收利用产业布局。依据各辖市区资源禀赋、新能源产业结构等情况,优化全市新能源产品回收利用产业布局,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回”融合发展,打造“一区一特色”。溧阳市、金坛区重点布局动力电池“无废产业链”;钟楼区、常州经开区重点布局新型电力装备“无废产业链”;武进区、新北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无废产业链”。引导新能源产品回收利用企业集聚,加强对新能源产业中的电子类废料、动力电池废料、光伏组件废料等工业废弃物的回用,持续打造“新能源之都”无废特色品牌。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开展强链延链补链,打造“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动力电池回收再生利用”无废循环发展产业链。鼓励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通过委托代理或与回收企业、再生利用企业合作等形式,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确保废旧电池规范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溯源管理。支持电池梯级再利用,培育引进先进的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建设废旧动力电池高效回收、高值利用的示范项目。大力推动废旧动力电池残值快速评估、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加强退役新能源设备循环利用。建立健全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的退役新能源设备处理责任。鼓励风电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改造和“智改数转网联”,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回收处置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鼓励风电光伏设备生产制造、发电、运营、回收、利用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鼓励建立退役新能源设备拆除、拆解、运输、回收、利用处置“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快风电光伏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探索开展风电光伏领域高端装备再制造。(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切实强化低碳领域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建设长三角创新中轴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1.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科教城“创新之核”的辐射引领作用,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体系。研究制定常州市科技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强化高效碳捕集、低碳零碳负碳排放、变革性能源等领域前沿技术的超前部署。推进低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围绕碳达峰目标需求,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在绿色低碳领域培育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以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推动发展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和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打造常州氢湾国际创新社区,支持中创新航等本地优势企业联合创建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单位争创国家清洁能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园区等合作共建一批“专业+研发+孵化”功能叠加、“技术+管理+资本”一体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水平。(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依托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低碳领域重大创新载体,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加快低碳零碳负碳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积极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布局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项目。加快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能源互联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相关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低碳核心技术。制定绿色发展技术清单,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前沿引领技术、战略性先导科技应用基础研究专项,主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工程、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实施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重大研发项目和示范工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聚焦前瞻性绿色低碳科技成果领域,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畅通技术转移转化渠道。深入推进先进智能电网、园区能源梯级利用、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节能低碳技术与装备推广。加强农业领域低碳生产技术和农机设备示范推广。加强“互联网+”与低碳发展技术的深度融合,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机制和政策,全面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产业化服务平台。探索以创新认证制度促进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优化绿色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创新型绿色企业培育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一批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的“链主”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域头部企业。加快推进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建设,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绿色低碳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级重大绿色低碳科技项目。推动绿色科技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大中小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协作。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优化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加大绿色低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以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企业知识产权全面保护机制。发挥龙城科创发展基金引导作用,鼓励各类投资基金投向绿色低碳科技型企业,着力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产业基金进入创新链上游环节。创新科技金融信贷产品,聚焦低碳技术研发,开拓投贷联动、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强绿色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育。大力实施“青春留常”计划,高水平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能推动和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及团队,打造碳达峰领域专家智库。全面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加强与在常高校的协同联动,推动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培养一批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核算员、碳排放核查员、碳交易员、碳咨询员等专业人才。(市科技局牵头,市政府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统筹布局和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提升地区生态碳汇增量,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1.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快构建并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完善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配套政策。将碳达峰要求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探索“三线一单”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技术路径和管理模式,坚持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生态建设“一盘棋”,加快构建通江达湖、联山结水、特色鲜明的长三角生态中轴。严格管控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持续提高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占比,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为契机,系统开展洮滆流域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提升,进一步夯实“两湖”创新区绿色基底。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支持各辖市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水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水泥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广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热电联产及水源热泵等热能利用技术,研究建立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度。夯实减污降碳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实施温室气体试点监测,加强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管控。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按照“集约建设,治污共享”的理念,积极开展“绿岛”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进区域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突出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主体作用,持续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安全缓冲区、口袋公园建设,推进环金坛茅山、天目山等山体生态修复,加快低效林改造示范,加强长江、大运河、太湖、滆湖、长荡湖等重点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土壤固碳增汇潜力。以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为重点,推广有机肥施用、秸秆科学还田等技术,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培肥固碳模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推进退化耕地治理,重点加强土壤酸化、盐碱化治理,消除土壤障碍因素,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固碳潜力。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提升湿地保护质量。持续开展湿地公园品质提升、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以及湿地修复,推进小微湿地建设,逐步完善以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为主体,其他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发挥湿地的多种服务功能。到2025年,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低碳社会全民创建行动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变革,深入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深层次、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高水准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加快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1.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评价考核体系中,持续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主一区一极三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将碳排放管理纳入城市、园区和产业的基础管理范畴,切实推动发展理念和生产方式的持续转变。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加快普及共享交通、无纸化办公、垃圾分类回收等低碳模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示范表率作用,集聚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合力。积极发挥碳普惠机制作用,搭建全市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探索建立个人碳积分账户,建立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碳减排量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通过推广文明健康引导员、“曝光台”“随手拍”等方式,加大文明健康行为监督,形成约束有力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环境。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全民行动体系。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加快推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推广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节能低碳节水产品应用,全面提升绿色产品在全社会中的消费比例。探索推进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建设工作,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提升绿色标识产品市场认可度和质量效益。(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局、市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增强全民绿色低碳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全市教育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能源环境教育、绿色低碳实践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深化文明餐桌行动,大力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行使用公筷公勺、适度适量点餐等文明行为。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把建设美丽常州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推进三江口生态环境宣教基地等体现时代特点、反映常州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弘扬绿色低碳文化。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重点领域国有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支持国有企业通过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等市场化方式引领各类经营主体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引导服务企业扎实做好碳达峰工作。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深化各级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教育,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市委组织部、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机关事务局、市国资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达峰查看更多>分布式光伏查看更多>江苏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