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湖州:到2030年光伏装机将达到5GW以上

2024-07-05 13:40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装机量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4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进一步深挖光伏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推进全域多场景光伏建设,深挖分布式光伏潜力,实施“光伏+工业”“光伏+基础设施”“光伏+公共建筑”行动,充分利用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建设分布式光伏。持续推进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支持居民利用屋顶发展户用光伏。到2030年,实现具备安装条件的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比例达到100%,满足条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达到100%,既有建筑宜建尽建,实现“零碳”公共机构光伏覆盖率达到60%。加快推进安吉天子湖镇11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加强电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光伏全容量保障性并网。到2025年、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分别达到360万千瓦以上、500万千瓦以上。

原文如下: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8日

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实施方案

湖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绿色发展先行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湖州市率先探索碳达峰路径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工作的指示要求,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扛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使命担当和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政治任务,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立足湖州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按照为全国资源禀赋条件一般、产业结构需加快转型的城市探索碳达峰“湖州模式”的试点思路,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撑低碳变革为引领,以制度创新推动完善碳达峰治理体系、碳效提升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载体建设推动社会低碳实践为重点,提高“含绿量”、减少“含碳量”、增加“循环量”,全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转型提质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城市实践样板区。

——全国绿色低碳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发挥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先发优势,围绕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总体要求,构建以全过程碳预算管理为引领,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效改革、项目碳排放评价、碳足迹管理为支撑的“1+4”碳排放控制制度体系,加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保障,创新探索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发展标准、理论和制度成果,配套建立系列有效推进机制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提质发展示范区。聚焦区域产业结构亟待转型的现实需求,围绕产业体系转型发展和产业载体优化提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抓手推动产业发展动力变革,以工业碳效改革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牵引推动产业效率变革,以产品高端化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绿色贸易,打造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核心平台、重点产业、标杆企业。

——绿色低碳城市实践样板区。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生态文化优势,以绿色生活创建行动为依托,点线面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基本单元建设,推广实施碳普惠机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形成一批绿色低碳区县、园区、乡镇、社区(村)、企业、建筑等各类型实践样板。

“十四五”期间,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制度创新设计,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实施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在制度建设领域推进2项左右制度创新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成一批阶段性成果,为全国碳达峰工作先行探路。“十五五”期间,全面建立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打造一批碳达峰工作制度成果和标志性实践成果,形成碳达峰“湖州模式”。

二、政策创新

(一)探索建立“碳核算+碳预算”管控机制

1.研究市县碳排放统计核算及速算体系。研究出台市域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职责和任务边界,配合省级部门编制湖州市能源平衡表,探索试行区县级能源平衡表编制。基于电力、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等数据,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区县、领域的碳排放速算体系。研究制定碳排放统计核算及速算地方标准。

2.争取国家全过程碳预算管理试点。开展全市碳预算编制工作,探索区县级和重点行业碳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制定全市年度碳预算方案,结合吴兴区工业控碳数智平台开展区县级碳预算试点。争取国家全过程碳预算管理试点,加强年度预算方案进度监测和预警分析,建立季监测、年分析机制,视情况按规定开展预算调整工作。探索财政、金融等领域配套制度,实现碳预算结果多元应用。

3.建立健全碳排放管控机制。基于碳排放统计核算及碳预算管理成果,以区县和重点行业领域为对象,研究建立碳排放管控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措施,促进碳要素精准有效配置。

(二)深化推进“碳效+碳评价”控制机制

1.推进碳效评价扩面提质。瞄准企业碳排放强度、行业碳利用效率、用能结构三大维度,以科学评、底数清为基础,实现政府、企业节能降耗“一码可知”。全面推进工业碳效评价结果在绿色金融、星级工厂评价、“亩均论英雄”等场景中的融合应用。完善建筑碳效评价,追踪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效水平,运用建筑碳效结果,加强建筑节能技改项目识别精准性。

2.实施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明确项目碳排放评价内容及其方法学,立足项目全生命周期,聚焦碳生产力水平、对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影响、低碳技术降碳评价等内容,在项目可研阶段同步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引导金融机构探索碳排放评价结果应用场景,创新碳效挂钩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资金支持。

3.强化制度能力支撑。完善工业碳效平台“碳应用”“碳监测”等功能模块,着力打造工业领域“好用”“管用”治碳平台。优化全市公共建筑“碳效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大建筑电力、天然气等基础能耗数据归集。强化理论制度研究,推进碳效改革理论体系建设,推动湖州经验标准化并上升为可供全国借鉴的“湖州模式”。

(三)试点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机制

1.完善碳足迹基础服务体系。建立面向优势产业典型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环境下的碳足迹核算模型及方法,构建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建设碳标签信息管理、碳足迹核算等模块,有效归集企业碳排放、产品碳足迹信息,并逐步贯通“碳效码”、省碳达峰碳中和智治平台等应用。构建湖州市级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虚拟盘,统筹全市碳资产交易平台。

2.开展优势产业碳足迹认证试点示范。围绕湖州市产业质量提升、绿色发展、出口贸易等需求,以电池、电梯等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行业为切口,重点突破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加快探索构建具有湖州产业特色的碳足迹认证体系,积极推动与国际通行规则间互认,有序应对国际碳壁垒。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推动供应链整体绿色低碳转型。

3.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将产品碳足迹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推动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生产和流通中的薄弱环节,支持企业开展工艺流程改造、强化节能降碳管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探索将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

(四)持续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改革

1.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深化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六大领域实践拓展。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授信管理,建立与低碳转型目标挂钩的利率定价机制和产品创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减排、增绿、节能以及气候风险管理相挂钩的保险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募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支持设立低碳转型基金,为低碳转型活动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到2025年、2030年,绿色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分别达到25%、27%。

2.创新转型金融服务。聚焦印染、水泥、铸造、墙材等传统高碳行业企业转型需求,针对性制定行业转型指引路径,建立转型企业和转型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加大对传统高碳行业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依托“工业碳效码”“碳账户”综合支撑平台,依据企业碳强度水平和碳减排情况,创新“碳效贷”“转型贷”等金融产品服务,引导传统高碳行业小微企业低碳转型。

3.深化数智支撑平台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共建,依托“绿贷通”构建地方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多跨协同“碳效码”“双碳”云平台等,贯通省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碳账户金融应用、省减污降碳应用,打造一体化转型金融数字平台,前端提供碳账户、碳排放等数据共享,中端提供碳核算、碳效评价等算法支持,后端提供信贷、担保等金融服务。

(五)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机制

1.深化减污降碳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国家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科学评价区域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压实区县减污降碳协同主体责任。制定印发《湖州市碳市场数据管理指南》,强化碳市场数据精细化管理。

2.完善源头准入协同机制。加快“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试点建设,落实《湖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清单》要求,形成与减污降碳相适应的分区管控体系。研究制定分行业能耗、污染排放准入标准,探索减污降碳准入双控。

3.创新要素保障协同机制。建立环境资源要素“蓄水池”机制,打破要素流通壁垒,推动要素“统一收、统筹用、动态管”,全力保障减污降碳优质项目落地。搭建碳管家全流程数据管控平台,实现纳入碳交易企业多类型数据在线采集、实时分析、常态化监管。

(六)创新推进碳汇价值转化机制

1.完善碳汇市场化交易机制。加快竹林、湿地碳汇收储、核证、备案等开发管理工作,做大竹林、湿地碳汇交易项目储备,研究制定碳汇产品参与市场交易指引。优化农民组织方式、经营服务流程、收益分配机制,完善“资源收储-经营服务-效益增值-平台交易-收益分配”的高效服务体系,推动碳汇交易规范化发展。依托湖州绿色交易中心启动“碳惠湖州”平台建设,探索开展碳汇、绿色技术交易。

2.探索碳汇产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碳汇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明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研究出台基于林业碳汇价值的精准补偿政策,制定碳汇产品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标准。推广德清“湿地碳汇+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创新引入“碳汇”补偿方式进行生态修复,以认购“碳汇”补偿费的方式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

3.创新碳汇全链条金融支持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以增汇减排为目标,升级碳汇共富收储贷、共富贷、惠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参与购碳,实现生态资源有效转化。探索“碳汇+保险”服务新模式,升级“毛竹碳汇价值恢复补偿保险”“竹林碳汇富余价格指数保险”等产品,发挥风险保障和风险分担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聚焦结构优化,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1)进一步深挖光伏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推进全域多场景光伏建设,深挖分布式光伏潜力,实施“光伏+工业”“光伏+基础设施”“光伏+公共建筑”行动,充分利用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等建设分布式光伏。持续推进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支持居民利用屋顶发展户用光伏。到2030年,实现具备安装条件的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比例达到100%,满足条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光伏覆盖率达到100%,既有建筑宜建尽建,实现“零碳”公共机构光伏覆盖率达到60%。加快推进安吉天子湖镇115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建设。加强电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光伏全容量保障性并网。到2025年、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分别达到360万千瓦以上、500万千瓦以上。

(2)积极开展先进技术示范应用。鼓励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电网、先进储能和电力电子等技术,依托安吉国家级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等场景,积极开展光伏与微风风电、地热、农林生物质等其他能源相结合的项目、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等,降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增强与电网融合度,提高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光伏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发电量预报,及时发现隐患并排除故障,提升光伏发电效率和电能质量。

2.聚焦模式创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加快建设多元场景的绿色储能基地。积极推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新型储能发展。重点结合工业园区、重点用能企业、商业综合体、美丽乡村等场景,因地制宜布局一批“源网荷储”分布式零碳智慧电厂项目。加快推进菱湖50兆瓦/100兆瓦时省级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华能长兴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一期)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和平共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到2025年、2030年,力争全市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40万千瓦以上、500万千瓦以上。以长三角新型能源体系规划编制为契机,科学论证区域抽水蓄能装机需求,积极推动龙王山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

(2)打造坚强智能电网。以提升电网高承载力、高自愈力,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为目标,推进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高效协同,打造“源网荷储”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示范。加快建设坚强主干电网,优化网架结构,加快推进500千伏长兴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智能高效配电网建设,推动灵活资源库建设,提升配电网系统全域感知,提高电网弹性水平。积极打造安吉绿色低碳综合供能链一期建设项目典型示范场景。加快推进湖州安吉城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设,确保按时按期建成并网。

(3)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因地制宜推进“源网荷储”等各要素深度融合,有力支撑智能灵活调节、安全保障有力、供需实时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谋划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促进新能源发电并网消纳,提升输电通道利用率和新能源电量占比,最小化综合发电成本。加快推进长兴基于光储充一体化的新型乡村电力系统示范工程等省级重点示范项目实施。

3.推动先行先试,不断提升绿电和绿证交易规模

鼓励社会各用能单位主动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社会责任。推动用电企业科学参与绿电和绿证交易。积极引导市属售电公司、用电企业等市场主体与省外绿电和绿证资源方对接,持续提高我市绿电在中长期交易电量占比。推动本地可再生能源绿电和绿证就近消纳和交易。鼓励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强化水泥、化纤等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按要求提升绿电消费水平。探索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鼓励高耗能企业通过购买一定比例绿证保障新上项目用能需求。到2025年、2030年,全市绿电消费比例分别达到25%、40%左右。

(二)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1.聚焦清洁利用,提高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

(1)严格实施减煤降碳。严控全市煤炭消费增长,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禁新建项目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厂。进一步调整用煤结构,控制压减印染、化工等产业用煤。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到2025年,全市煤电装机占比降至23.2%,煤炭消费总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2)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天然气居民用户普及率,稳步推进川气东送二线管道工程湖州段、省天然气德清支线及德清站搬迁工程、杭湖线经济技术开发区段涉及天然气管道迁改项目建设。到2025年,城镇居民天然气覆盖率达到100%。推动各区县和城燃企业按照国家储气建设要求建设储气调峰设施,支持气电企业参与天然气上下游直接交易。到202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5%。

(3)构建清洁高效的集中供热系统。积极推进30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的关停整合。结合周边热负荷需求,继续推进大型火电机组热电联产改造,扩大临近区域集中供热规模。推进掺煤的生物质能发电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孝丰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高效、便民、安全的智慧热力管网,确保全市重点产业平台和热负荷100蒸吨/小时以上园区实现集中供热。

2.挖掘节能潜力,加强节能管理

(1)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完善项目准入机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完善用能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市、区县、重点用能单位三级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落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要求,实行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

(2)推动工业领域能效提升。严格落实新上项目能效控制要求,从源头控制高碳产业准入。开展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对标提标达标”引领行动,深挖存量项目节能潜力。推广应用节能低碳工艺技术,提高工业电气化水平。做好在地央企、“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探索推进湖州特色的“节能诊断+转型金融+合同能源管理+绿色技术交易+环境权益交易+双碳认证”节能降碳市场化协同机制。

(3)推动建筑、交通、新基建等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实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既有建筑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改造中鼓励采用2级及以上能效设备,持续提升新建建筑能效,到2025年、2030年,新建建筑节能率分别达到75%和78%。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全市新增或更新营运货车应达到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到2025年、2030年,营运货车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占比达到25%以上、28%以上。加强5G基站、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基地)等新基建节能管理,全面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3.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助力节能降碳

(1)加快推进“以竹代塑”。推进安吉县“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结合共富工坊布局建设100个竹材初级加工点,持续推进国家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鼓励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建立“以竹代塑”技术项目资源库。谋划建设安吉“以竹代塑”竹制品展销中心,大力推进竹制品应用。高质量举办国际(安吉)“以竹代塑”创新大会等国际性专题专项活动。力争到2025年,建成“以竹代塑”产业园1个、应用推广中心1个,竹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2)推进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推进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绿色回收利用技术产业化,构建“制造(研发)-销售-回收-再生-制造(研发)”的完整电池闭环体系,推进长兴县打造长三角地区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基地。完善铅蓄电池回收处置相关制度,推动废旧电池循环利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依托“铅蛋”平台,打通动力电池终端分销网络,形成废铅蓄电池“逆向回收”链条,实现分销回收渠道共享。全面贯通“浙江e行在线”和“浙里无废”两个省级重大应用,破除废铅蓄电池循环利用隐形壁垒,构建废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布局发展锂电池循环利用产业。

(3)实施园区循环化“一园一策”改造。结合园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状况,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切实提高资源产出率。推动园区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源头减量。

(三)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

1.聚焦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1)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承接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深化吴兴高端新材料、长兴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等7个省“415X”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力争省“415X”特色产业集群区县全覆盖。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光电、物流装备、生物医药、工程机械、合金特材、地理信息、数控机床产业链,加快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汽车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等未来前沿领域,加快构建低碳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9%,八大新兴产业链营收占规上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到2030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1%。

(2)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为方向,以“转理念、转产品、转生产、转市场、转管理”为路径,聚焦八个重点传统行业,制定落实“一业一策”方案,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针对扶优扶强的健康座椅、家装木业、时尚童装、纺织面料等4个行业,每年组织开展工业设计赛事3场以上,组织参与境外专场展览展会4场以上,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高于面上;针对提标提效的印染、水泥、铸造、墙材4个行业,系统打好“整合集聚一批、关停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组合拳,产业集聚度、行业质量效益、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3)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实施传统特色行业全链条数字化,以电梯、化纤、童装、椅业、生物医药五个细分行业为重点,编制发布问题清单、场景清单、数字化总承包商清单,根据细分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委托数字化总承包商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开发集成小而精、模块化、组合式、通用性的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建设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大脑,以线下企业端轻量化改造与线上云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

2.聚焦重点行业,推动高碳行业有序达峰

(1)推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碳达峰。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应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并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引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数字化控制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加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生活垃圾、污泥等城市固废力度,加快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推进2500吨/日及以下水泥熟料生产线减量置换,引导水泥粉磨企业优化集聚。到2025年,力争水泥熟料等重点领域装置(生产线)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达30%。

(2)推动纺织业碳达峰。从严控制印染行业新增产能,不再新建、扩建传统印染项目,推进高耗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实施用能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行业用能,推行集中供热、供气,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组织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加快绿色染整技术、装备、新材料研发,推广免水洗染料与低温冷漂助剂制备、数码印花等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到2025年,力争印染行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45%。

(3)推动化学纤维制造业碳达峰。从严控制化纤行业产能,推动普通化纤向差别化、功能化纤维转型,加快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探索推广化纤企业集中供压缩空气,持续推进电机、变压器、空压机等通用设备能效提升。严格限制行业煤炭消费,推动企业实施煤改电。

3.聚焦系统提升,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1)引导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在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提升。以日化产品、可降解塑料、动力电池、绿色建材等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应用绿色设计共性技术,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鼓励企业开展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双碳认证,到2025年,通过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双碳认证产品450个。

(2)推进绿色低碳工厂建设。深化绿色低碳工厂星级管理,结合行业特点,梯度培育绿色低碳工厂。鼓励企业选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行清污分流、废水循环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采用先进节能技术与装备,建设厂区光伏电站、智能微电网和能源管理中心,优化工厂用能结构。鼓励绿色低碳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引导工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标改造,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工厂。到2025年,市级绿色低碳工厂达到500家,力争省级绿色低碳工厂达到50家。

(3)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依托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大型成套装备、纺织等行业龙头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培育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低碳。到2025年,力争国家级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企业达到40家。

(4)建设绿色低碳园区。聚焦产业绿色化,加快低碳高效产业培育,推进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以碳效对标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分类推进园区高碳低效企业整治,加快构建区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园区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改造,提高园区能源资源效率。选择有条件的园区积极打造成为“零碳园区”。

(四)加快城乡建设低碳转型

1.优化城乡布局,构建绿色低碳城乡

(1)构建县城大美新格局。统筹布局生态廊道、景观廊道、通风廊道、滨水空间和城市绿道,优化顾渚山-太湖绿廊、龙王山-莫干山-弁山-太湖绿廊、织里东-南浔西田园绿廊。统筹推进老城片区城市更新,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转变,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加强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建设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和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将未来社区理念贯穿城乡建设全过程,落实落细“一统三化九场景”,到2025年,全市累计创建未来社区不少于135个,实现创建覆盖率50%以上。以吴兴区和德清县2个街道为试点,打造“街区式”全域未来社区样板。

(2)培育绿色低碳乡村。从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促进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措施,探索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乡村生态振兴的模式路径,培育一批具有湖州特色的绿色低碳乡村。

2.强化金融协同,打造绿色建筑发展标杆城市

(1)深化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引导绿色金融信贷资金向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项目倾斜,对达到星级要求的绿色建筑项目给予容积率叠加奖励和信贷支持,对发行绿色建筑相关债券和购买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拓宽绿色建筑项目融资渠道。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绿色建材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对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建材企业按规定给予财政奖励,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绿色建材产品按规定给予质量保险保费补助。

(2)加快绿色低碳建筑发展。严格落实《湖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将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健全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联动监管机制,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40%以上。加快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推动与未来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同步实施。打造南太湖新区未来城等引领性零碳建筑示范项目,加快打造一批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零碳建筑示范工程,加快建设长东片区绿色建筑示范区。

(3)推动绿色建造成为新风尚。深化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率先推动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绿色建材,到2025年,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推动绿色施工,建立健全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做强大东吴建筑科技、大东吴杭萧绿建、中建科技(湖州)和湖州勤业(南浔)等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提倡采用钢结构装配式等建造方式,鼓励高装配率项目落地,积极推动装配式装修试点。对达到装配率要求项目给予容积率奖励。到2025年、203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分别达到36%、41%。

3.提升运行效率,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低碳化

(1)推进垃圾处置设施低碳化。鼓励应用烟气余热利用、蒸汽再热、循环水热泵等余热深度利用技术,提升垃圾焚烧发电厂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垃圾焚烧项目与已布局的工业园区供热、市政供暖、农业用热等衔接联动,丰富余热利用途径,降低设施运营成本。健全以自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有序提升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重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10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0%。到203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95%。

(2)推动水务基础设施低碳化。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分批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创建一批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到2025年,湖州中心城市建成区海绵化建设改造比例不小于55%,县城不小于25%。鼓励污水处理厂采用高效水力输送、混合搅拌和鼓风曝气装置等高效低能耗设备。推广应用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热电联产、水源热泵等热能利用技术,提高污泥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广污水处理厂太阳能发电设施建设模式,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