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市场正文

供应链重塑下光伏企业全球化策略研究

2024-05-08 09:22来源:新经济导刊作者:孙广彬、李征、赵子元、陈多威关键词:光伏产业链全球化供应链重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问题加剧,光伏行业作为绿色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加速,海外客户对光伏需求持续高涨,成为我国光伏企业“走出去”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扩大光伏产品贸易的发展引擎。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摆脱了早期设备、原料与市场“三头在外”的发展局面,光伏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也已从早先的内产外销的出口贸易模式(全球化 1.0阶段:本地化服务国际化),过渡到深耕东南亚供应链的产业模式(全球化 2.0阶段:国际化服务全球化),再逐步向构建全球区域产业链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全球化 3.0阶段: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转变。本文将介绍我国光伏企业全球化发展历程,厘清当下光伏企业践行全球化3.0战略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企业在全球化3.0阶段初期存在的问题,探讨全球化发展路径与策略,助力推动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我国1958年研制出首块硅单晶,到如今太阳能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我国光伏行业伴随太阳能技术迭代和产业生态演进,逐步走向成熟。我国光伏产业在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能源需求重点区域正加速推进光伏制造回流,“贸易壁垒”+“本地扶持”已成为部分国家或地区发展本地光伏产业、遏制中国产品的组合拳。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光伏企业在经历了早期的“本地化服务国际化”的全球化1.0阶段和“国际化服务全球化”的全球化2.0阶段,正在逐步迈向“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3.0新发展阶段,力争打造全球区域产业链一体化的生态价值链体系。这不仅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大动力。

一、我国光伏企业全球化发展历程(全球化1.0-2.0阶段)

自1998年“国内第一套3MW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以来,我国光伏产品以点带面,并凭借着成本优势,快速占领全球市场。尽管我国推出了“中国光明工程”等一系列政策,但在 2013年之前,全球70%以上的光伏市场仍然集中在欧美地区。2012-2013年欧美光伏“双反”调查的开启使得中国光伏企业加速推进东南亚产业布局。

(一)全球化1.0阶段(20世纪90年代——2013年):本地化服务国际化

自20世纪90年代起,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使得世界各国向新型清洁能源转型。欧美各国相继出台鼓励政策,光伏市场在欧美地区迎来爆发式增长,并激起中国企业的光伏“建设大潮”。相对廉价的制造成本使中国光伏企业外贸订单大增,中国成为全球光伏市场的“加工厂”,并形成了内产外销的出口贸易模式。但彼时的国内企业面临“三头在外”的局面,即光伏原料依赖进口、核心设备和终端市场需求均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

自2011年起,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国产业,先后发起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贸易,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额127.9亿美元,同比下降43.6%。在当时的环境下,地缘政治关系和全球经济变幻莫测,贸易摩擦事件频出,对我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单一出口模式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与挑战。

(二)全球化2.0阶段(2014-2022年):国际化服务全球化

随着海外贸易壁垒提高,出口不确定性增加,作为亚洲新兴发展体的东南亚地区,逐步成为了中国光伏制造商出口欧美地区的替代市场。自2014年起,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纷纷加快东南亚“出海”的步伐,隆基、晶澳、天合、晶科等光伏龙头企业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投资建厂。

东南亚作为中国“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双方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产业结构也存在天然的协同性和互补性;同时,东南亚国家具备低成本劳动力红利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与中国产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空间,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出海的桥头堡。

二、全球供应链重塑背景下我国光伏企业全球化3.0战略与发展情况

在东南亚地区产业布局,为中国光伏企业拓展欧美市场创造了空间和机遇,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贸易壁垒不断升级,中国光伏企业为有效提升全球市场份额,积极探索“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全球化3.0战略。

(一)全球化3.0战略(2023年至今):全球化服务全球化

当前,受全球经济格局重塑、大国博弈、经贸规则变化、科技进步和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地位面临挑战。在光伏制造领域,我国产能集中度很高。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我国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均超过80%。另外,叠加俄乌冲突对欧洲能源供应的影响,欧国家普遍认为,过于集中的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缺乏韧性、脆弱易中断,给全球能源转型构成潜在威胁。自2022年以来,欧美国家在光伏产业的“去中国化”政策趋势日益显著,各国试图通过引导产业回流,重构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龙头企业不断深化对全球化布局的思考,在不断完善中国、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积极探索美洲、欧洲等区域一体化局,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与竞争力。

(二)全球化3.0阶段初期我国光伏企业海外产业布局情况

自2023年以来,晶澳、隆基、晶科、TCL中环、阿特斯、天合等企业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建设,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各区域产业链体系,先后宣布在美国、欧洲、中东等地区投资建设光伏制造项目(如表1所示)。

表:我国代表性光伏企业在欧美地区项目布局计划(2023年)

1.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链查看更多>全球化查看更多>供应链重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