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12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干线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规划》提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将生态保护、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等全过程、各环节,降低全寿命周期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具备条件的项目要力争做到填挖平衡,逐步推广使用环保型融雪剂,生态敏感区域设施采取物理防滑、物理清雪除冰措施。规划建设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统筹谋划公路服务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设施,鼓励在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
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走势,积极参与相关政策调整,全力将本规划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有关规划,尤其是交通行业五年发展规划,奠定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的基础和赢得发展的主动。省地共同努力,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发挥好国家投资补助资金、债券资金、资产资源的组合作用,鼓励统筹开展公路网沿线大数据、旅游、光伏、物流、砂石材料等关联产业规划,规范效益测算,研究出台路衍经济规划,以路衍经济收益弥补发展资金不足,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落实事权支出责任,坚持专款专用,保证各级交通发展资金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文如下: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吉林省干线公路网中长期规划
(2023-2035年)的通知
吉政办发〔2023〕37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
《吉林省干线公路网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2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吉林省干线公路网中长期规划
(2023-203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发〔2021〕5号)、《国家公路网规划》(发改基础〔2022〕1033号)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吉政发〔2021〕7号),优化完善全省干线公路网络,加快建设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发改基础〔2013〕980号)的基础上,2014年省政府批准《吉林省省级公路网规划(2014年-2030年)》(吉政函〔2014〕116号),明确全省干线公路网规划总里程为173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共25条,路线总里程约5602公里,包括国家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国高)14条4155公里、省级高速公路(以下简称省高)11条1447公里,总体布局为“五纵四射三横两环十联”;普通国省道共56条,路线总里程11728公里,包括普通国道17条7388公里、普通省道39条4340公里,总体布局为“一环三射二十纵十横二十二联”。2022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中,我省新增5条802公里国高路线、7条598公里普通国道路线,干线公路网行政等级结构发生变化。目前,全省共有国高19条4947公里、普通国道24条7904公里。
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委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截至2022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395公里、占规划的78.5%,普通国省公路建成二级及以上公路9312公里、占规划的79.4%。高速公路联通邻省(区)主要城市,以及我省所有市(州)和92%的县(市)、民航机场和重要铁路枢纽站;普通国省道上连高速公路、下接农村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所有县(市)、覆盖90%以上的乡镇,联通重点旅游景区、边境口岸和机场、铁路站(场)等节点。
全省干线公路网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国省重大战略实施,极大便利了人民群众出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但现有干线公路网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干线公路布局不完善。贯通邻省(区)县级以上节点、联通省内中东西“三大板块”、区域中心城市向外辐射、沿边抵边地区融入内地的干线不足,尤其是快速通道较少,网络化程度不高,路网韧性不够。二是路网仍存在不畅之处。圈河、长白等抵边重要节点还未通高速公路,省际、县际间还有待贯通路段,少数国省道还是砂石路面,有的城市过境段已经街道化。京哈高速吉辽省界段未来存在拥堵隐患,部分县(市)、主要景区到长春都市圈核心区和附近机场绕行较远,白山和部分城市(口岸)利用高速出行不太便利。三是发展的质量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要素成本逐年走高,设施安全、灾害隐患不容忽视。干线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一体衔接需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智慧发展任重道远。
(二)形势要求。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战略部署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特别是明确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新时代新征程,我省要在东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强省,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结构分布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都对公路交通发挥好先行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要求加快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支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二是建设“数字吉林”,实施“百千万”产业培育工程,特别是打造3个万亿级产业;强化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深度融入双循环。要求不断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提供更好运输服务。三是构建以“一圈三区四轴”为主体、以节点城市为支撑、以重点小城镇为补充、以便捷高效基础设施为纽带,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强化县域新型城镇化载体功能,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要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增强可达性、便捷性。四是落实“五大安全”要求,打造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络;要求强化区域通道网络韧性,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五是交通运输行业是资源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领域,必须严格落实生态强省建设要求,支撑美丽吉林建设。
干线公路网作为全省公路网的骨干和支撑、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满足新需求,有效对接国家公路网,加快补齐短板,优化提升供给,紧密区域空间联系,满足对外互联互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需要;更加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强化衔接转换功能,促进交通网整体效率提升;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赋能,坚持发挥实用科技作用,注重与新型基础设施和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适应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水平;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发展,注重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更加注重安全保障能力,增强路网安全水平和系统韧性,有力促进要素资源有序高效流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托国家公路网,优化完善省级公路网,打造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全省现代化高质量干线公路网,为建设高质量交通强省夯实基础,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服务大局,强化支撑。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省地共建,兼顾效率与公平、腹地与沿边,突出重点、补齐短板,适度超前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干线网,更好发挥交通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提升振兴发展支撑能力。
——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聚焦东北全面振兴、哈长城市群和“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加强与相关规划衔接,适应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强化对流通体系的支撑,系统完善干线公路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建设时序,科学确定建设标准,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衔接,融合互促。注重省际县际公路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与城市道路和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运输整体效率。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与沿线旅游、制造、邮政快递、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综合施策,为交通运输发展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持续推进融资模式变革,改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规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技术材料装备工艺研究推广应用,推进可持续发展;关注前沿科技进展,强化数字交通顶层设计,积极有序有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绿色低碳,安全可靠。落实建设生态强省要求,注重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充分挖掘存量资源潜力,聚焦短板弱项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促进公路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理念,提高路网系统韧性和功能可靠性,增强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满足人民安全出行需要。
(三)规划目标。到2035年,基本形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干线公路网,实现国际互联互通、东北区域高速成网、城市群城际便捷畅通、市市(州)高速畅达、县县(市)干线直连、沿边抵边内外联通。
1.覆盖广泛。高速公路连接所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和重要冰雪旅游景区、边境口岸,覆盖“一主六双”空间布局,长春至周边县(市)及周边县(市)间高速互联互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连接所有市(州)、县(市)和城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乡镇,覆盖全省95%的乡镇、全部边境口岸和交通枢纽、经济开发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3S以上滑雪场。
2.功能完备。东北区域、京哈和京延通道、省内中东西“三大板块”多条干线纵横连通,省际高速出口达到22个,长春都市圈到哈尔滨、沈阳都市圈主要城市2小时左右,哈长城市群城际干线公路全面畅通,全面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滨海2号”国际运输走廊,长春都市圈形成“两环十三射”高速格局、核心区形成1小时交通圈,口岸城市便捷快速融入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网能力更加充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有力支撑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4月17日,在陕西华银电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会议室内,一场聚焦传统能源绿色革新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圆满落幕。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与陕西华银电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在陕西省内打造首批民营综合能源加油站,实现清洁电力生产、建筑储能、充电换电的综合能源示范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场景创新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包括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方向,加快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氢能储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积极应用未来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强示范效应,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全程1150公里!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
春风擂响奋进战鼓,号角嘹亮决胜征程!2025年首季,中国华电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五个价值”,坚定不移保安全、抓发展、稳增长,能源保供彰显担当,绿色发展提档加速,提质增效不断深化,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实现“开局稳”“开门红”。
4月18日,在“枢纽金华·链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大会上,宁德时代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金华交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4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晶澳科技主办的沙戈荒专场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启幕。继漠河“极寒攻坚”后,本次活动直接跨越至中国排名第四的沙漠#x2014;#x2014;浩瀚壮丽的腾格里,开展“大漠平沙”。政企领导、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沙漠光
11月2日10时12分,河南交投源网荷储充总承包项目连霍高速三门峡段首个站点灵宝南收费站实现并网发电。灵宝南收费站光伏电站位于三门峡市辖区,安装规模为246.14千瓦,由车棚和地面两部分光伏区域组成。河南交投源网荷储充项目是河南工程公司与河南交投集团携手合作的首个源网荷储充项目,该项目充分利
3月2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会上,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许有志表示,近年来,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和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运输结构
从贵州交通官微获悉,3月14日,大唐贵州新能源分公司毕威高速路衍分布式光伏项目(一期)首批并网成功。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毕威高速赫章境内,项目总装机容量为6MWp,年平均发电量约583万kWh,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938h。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发电模式,通过充分开发利用高速公路匝道、高边
2月7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鼓励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土地资源,探索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促进优势资源互补,促进更绿色、更融合、更智能、更高端的综合交通可持续发展。原文如下: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5月4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要点(工作计划),文件指出,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重点推进“氢能高速”“氢能港口”建设,推广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应用,全面推进“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建设。原文如下: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
日前,湖北咸宁市交通运输局与广东城投国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咸宁首条光伏公路,建设咸宁北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双方将对咸宁首个光伏公路项目和咸宁北高铁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开展合作。其中,光伏公路项目依托107国道咸安绕城段改扩建项目同步设计应用公路边坡建造光伏发电系统;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2年12月30日,湖北省咸宁市交通运输局与广东城投国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对咸宁首个光伏公路项目和咸宁北高铁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开展合作。其中光伏公路项目依托107国道咸安绕城段改扩建项目同步设计应用公路边坡建造光伏发电系统;咸北高铁综合客运枢
12月12日上午,珠海交通集团与珠海港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将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物流供应链业务合作,服务珠海实体产业,携手开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合作,支持珠海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当前市属国资国企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实体产业的工作
7月14日,荷兰乌得勒支省马尔滕斯代克村新揭幕了一条太阳能自行车道,将太阳能面板和混凝土车道融为一体。荷兰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太阳能自行车道,马尔滕斯代克村的这条车道长330米,据说是全球最长的太阳能自行车道。
光伏发电由于其安全灵活、易于集成等优势,可充分利用现有公路、铁路交通系统中的大量自有空间资源,通过光伏公路、光伏铁路的集成应用,可在不增加额外土地资源使用的情况下为交通系统提供清洁电力,实现公路、铁路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因此,本文评估了我国公路、铁路交通中所蕴含的可开发光伏发电潜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4月的光伏市场,正被“抢装”的紧张氛围笼罩。随着“430”、“531”两个对应着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与市场化全面入市的关键时间节点的临近,分布式光伏进入了与时间赛跑的冲刺阶段。分布式抢装进入“倒计时”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4月30日成为众多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生死线”。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
4月3日,吉林省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转发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明确,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会同电网企业,加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与电力供需形势、系统消纳条件、配电网承载力、新能源利用率等要素的衔接研究,按照《管理办法》科学统筹开展项目开发管理,不得以特许经
2024年全年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同比提升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6成。随着各省现货市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推进,充分了解各省市场和政策,把握市场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降低风险扩大收益,下文对全国2024年全年部分热点省份电力市场交易及结算情况进行了
中发改9号文以来,电力行业改革一路高歌猛进,十年砥砺前行将迎来新的发展节点,同时值此十四五收官、十五五提前谋划制定的关键之年,2025年大概率会对新电改进行再审视,势必会添砖加瓦,加快推进。至发稿日,已有30余个省发布了2025年的电力交易方案,各省电力市场各具特色,大噶喜欢的解读,已准备
日前,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发布。文件明确,峰谷时段划分为:高峰时段:8:00-10:00、16:00-21:00(共7小时)。平时段:5:00-8:00、10:00-11:00、14:00-16:00、21:00-23:00(共8小时)。低谷时段:00:00-5:00、11:00-14:00、23:00-24:00(共9小时)。文件提出,通知自2025
1月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以改革赋能发展高质量构建吉林特色新型能源体系”有关情况。吉林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锋对吉林省正在推进“绿电+消纳”四种模式内容及后续完善措施进行了解答。“绿电+消纳”四种模式是将吉林省宝贵的新能源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11月19日,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发布关于征求《吉林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吉林省参与绿电交易的发电侧主体暂为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适时推动其他可再生能源参与绿电交易。绿电交易购电侧主体为具有绿色电力消费及认证需求、愿意承担绿色电力环境价
2024年,光伏行业已进入周期底部,如何穿越“至暗”周期成为企业的核心任务。在此复杂的内外部竞争环境下,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光伏“大佬”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业界的神经,而从企业的动态或可一窥行业发展方向。会谈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阳光电
8月2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平时段电价按市场交易购电价格或电网代理购电平均上网价格执行,高峰和低谷时段用电价格在平时段电价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55%;尖峰时段用电价格在高峰时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5%。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和系统运行费用不参与浮动。本通知自20
6月13日,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吉林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吉林省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指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军事设施、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其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合理确定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