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甘肃陇南:支持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023-08-11 09:04来源:陇南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分布式光伏风光水火一体化甘肃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表2陇南市产业发展布局

1.png

(3)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构建“5+5+N”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做大中药材、花椒、油橄榄、核桃、畜禽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以“红(黄)芪、纹党、当归、大黄、半夏、天麻”六大名药为主,构建中药材精深加工体系,支持宕昌县、武都区、文县、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等主产区做大中药材产业,推动武都区、宕昌县花椒产业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销售多元化,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支持武都区、文县持续做大油橄榄产业,积极申报创建武都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徽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国家油橄榄中心;推动核桃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建成以成县为中心,康县为副中心的核桃初加工基地。加快发展粮食主产区秸秆养畜基地、高寒阴湿区草原畜牧业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建成徽成两、西礼、文武宕三个大型畜禽加工基地。

做强五大区域特色产业。以“春提早、秋延后”蔬菜为重点,加快武都区、徽县、礼县集约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打造西北地区东春淡季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做好苹果优质苗木繁育、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育西和县、礼县跨县苹果产业链,建成省级以上苹果现代农业园区1个。以黑木耳、香菇、平菇、羊肚菌等为主,支持康县、两当县、武都区打造西北食用菌优势产业生产区,做大徽县、成县、两当县中蜂繁育基地,做亮武都崖蜜品牌,大力推进绿茶、红茶、白茶品牌建设,推进文县、康县、武都区等茶产区一二三融合发展,推进茶叶文旅产业链建设。做优放养鸡、天麻、冷水鱼、小杂粮、订单辣椒、万寿菊等门槛低、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增收产业,努力构建起“长短结合、大小互补、种养循环、三产融合”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矩阵。

(4)构筑生态文旅开发布局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特色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一核”(一个核心大景区)、两心(两大集散中心)、三轴(三条景观主轴线)、四区(四大区域布局)、十线(10条文化旅游特色线路)、百村(100个乡村振兴文旅康养示范村)的“大景区+全域游”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与两当兵变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两点、徽成两康绿色生态养生游与陇南南部山区茶旅融合休闲游的生态康养休闲两带、西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研学游与白龙江流域山水民俗体验游的历史民俗研学两域、内环以官鹅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外环以环九寨旅游经济圈为核心的内环外环融通两圈”的发展布局。

一核(一个核心大景区):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将宕昌县官鹅沟大景区打造成为集山水生态观光、红色文化体验、古国民俗风情体验、中医康养保健、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益的核心文化旅游区。

两心(两大集散中心):分别位于武都区和成县,依托行政、文化、经济、交通、商贸等便利条件,打造陇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集散服务中心和城市会客厅,促进文旅产业综合发展。

三轴(三条景观主轴线):西部集聚发展纵轴,较为成熟,发展较快,可进一步集聚联动发展;东部引流提升纵轴,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引入外来客流,形成新的旅游发展轴;中部串联延伸横轴,以武都和成县为集散中心,加强联系,共同发展。

四区(四大区域布局):按照陇南市空间布局,划分北部、中部、南部、东西等四大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区,即北部秦文化历史发展旅游区(西和县、礼县)、中部徽成盆地康养避暑度假区(徽县、成县)、南部亚热带民俗文化旅游区(武都区、康县、文县)、东西红色文化旅游区(宕昌县、两当县)。

十线(10条文化旅游特色线路):构建陇南十条文化旅游特色精品线路,包括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美丽乡村游、休闲养生游、亲子研学游、山地探险游、民俗风情游、特产美食游、茶乡酒乡游。

百村(提升改造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依托全市山水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旅游资源,对100个乡村振兴文旅康养示范村进行提升改造。

3.强化系统保护修复,夯实生态陇南生态根基

(1)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人工造林、林草生态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启动实施以“五山二梁”为骨架的退化修复工程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山水一体化、人居生态化”目标,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开展碳达峰碳中和“1+N”方案实施工作,九县区全域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启动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93.9%左右。

持续加强河湖湿地保护修复。有序开展白龙江、白水江及其支流保护与修复建设,有序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促进河湖湿地自然环境和生态功能提升。继续推进文县黄林沟、康县梅园沟、西和晚霞湖、文县天池、武都东江等湿地公园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等保护模式为补充,健全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层级合理的湿地保护地体系,稳步提高湿地保护率。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边界清晰、管理明确、事权清晰的国家重要湿地、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三级湿地管理体系。到2025年,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河湖岸线保护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0%。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嘉陵江、燕子河、两当河、漾水河、北峪河、洛塘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改造及坡水系工程资金,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源地预防保护,建设与保护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水电资源开发及经济开发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加强库区移民安置和城镇迁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持续推进各县区申报纳入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范围,积极组织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突出区域特色,打造高标准示范小流域。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批高标准水土保持示范样板。

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的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利用,完善市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管理体系。开展重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建立大中型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新建和生产矿山必须编制矿产资源开发与恢复治理方案,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恢复治理,推进尾矿库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构建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严格绿色矿山准入管理。到2025年,使全市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2)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落实就地保护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省上关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控政策,制定完善陇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优化调整陇南34个自然保护地,统筹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监管。加强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保障野生动物迁徙廊道安全。持续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加强城市绿地保护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持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监管水平,严防重大疫情疫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市级协调机制和防范体系,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加强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落实阻截防控措施。

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统筹推进封育造林和天然植被恢复、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推动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力度;继续推进退化草原治理,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和草原监测、监管力度,保持草畜平衡;加大河湖沼泽保护力度,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加强重要湿地、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湿地保护监管和生态修复。加快探索制定我市关于自然保护地、湿地、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生物遗传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或制度,统计完善陇南国家一、二级和“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构建完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开展珍稀和濒危物种摸排工作,建立、完善台账,并跟踪监测保护、落实责任。以文县铁楼乡大熊猫繁育中心、康县大鲵驯养繁殖中心为典型模式,适时开展濒危动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加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站)建设,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力度。开展迁地保护种群的档案建设与监测管理工作。到2025年,确保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保持在95%以上,外来物种入侵不明显,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不降低。

(四)激发绿色生态潜力,纵深推进绿色发展

1.把握减污降碳协同,探索低碳零碳发展路径

(1)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加快陇南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印发工作,统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生态环境、居民生活“五个维度”,探索推动重点行业及企业制定实施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合理确定主要领域、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实现路径。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做好纳入全国碳排放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分配与管理,并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交易品种和交易范围。发挥陇南水电、森林碳汇等碳减排资源优势,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开展碳汇交易,增加转化路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

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广绿色设计,探索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分销以及回收处置利用全产业链绿色化,积极推进绿色产品、工厂、园区、供应链、工业节水型企业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水泥、铁合金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有色、水泥等行业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家领先水平。推动冶炼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行业深度耦合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挥陇南经济开发区、康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工业集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以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开展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协同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示范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支持建设“光伏+农牧业”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持续开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尾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加快能源供给转型,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1)打造现代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

有序有效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强化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逐步构建以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为主,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为辅,协同风、光、水、质、氢、储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把陇南打造成陇东南地区乃至甘肃省现代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积极探索“风光水火一体化”实施路径,打造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在开发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新区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市,试点近零碳示范工程。积极培育武都区、宕昌县百万级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互促发展。

(2)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推进煤、油、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重点保障发电供热用煤需求,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有序推进“油改气”、“电代油”和“电代气”工作,加快徽县—两当县、武都区—宕昌县、武都区—文县等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积极实施武都区城乡天然气供气工程。加快推进陇南地区优势电力资源转换,稳步推进全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领域公交、出租、物流、环卫等领域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加快新能源私家车车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高效、低碳优质等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布局建设生物天然气项目,鼓励县城积极发展清洁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3)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行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有色冶金、建材等重点领域节能,强化节能监管。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生物质能,合理谋划武都区、成县、宕昌县、西和等县区热电联产项目。优化能源建设布局,促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合理调控化石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协同利用。推进高能耗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化解和违法违规产能清理,将水泥、冶炼、采矿等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作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通过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应用等途径,着力解除瓶颈制约,努力实现高耗能行业布局优化、质量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

3.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传统优势工业升级提质

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发展铅锌及黄金产业,加强资源勘探力度,扩大采选冶规模,大力延伸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设陇南有色金属产业供应链体系,推进有色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重点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铅锌、黄金、硅矿等产业技术改造,打造集资源勘探、采选、冶炼、研发下游产品为一体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有色冶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发展以铅锌和黄金为主的工业旅游产业,实现有色冶金产业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有色冶金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建筑建材产业。加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工作,加大加快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创新发展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发展水平,以水泥、石材、新型墙体材料等为发展重点,积极应对建筑材料市场需求变化,推动陇南建筑建材产业向发展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建筑环保材料迈进,重点推动大理石产业化基地和新型环保涂料生产线建设。发展水泥制品、石材、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推动传统建筑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推行绿色低碳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5年,全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市建筑建材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2)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医药产业。依托红芪、党参、当归、大黄、半夏、柴胡、天麻等优质大宗道地中药材资源,重点围绕建设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中药饮片、重要提取、中药保健品、中成药产品研发,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中心等,不断完善陇药体系。到2025年,把中医药制造产业打造成为结构合理、布局优化、技术装备先进、竞争力强的陇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装备制造产业。农机制造,重点发展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灵巧型农机和核桃剥壳机等粮油作业机械,推进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开发促进马铃薯、中药材和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产品作业的关键性生产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降险;食品包装制造,围绕食品饮料加工业的发展需求,鼓励企业重点向数控注塑机、数控压铸机、自动包装机械、无菌罐装设备、贴标机等设备方向发展,开展与产品相关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加强产品与用户的结合,依靠服务扩大增值空间。到2025年,引进和建设一批装备制造及机械制造项目。

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形成太阳能、生物质能竞相开发的格局,推动清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到2025年,建成一批太阳能、生物质能重点项目,新能源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新材料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扩大产品能力、提升产品品级、增加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合金硬质材料等有色新材料,提升碳酸钙产业规模和深加工能力,不断延伸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一批冶金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重点项目,新材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特色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做大中药材、花椒、油橄榄、核桃、畜禽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强蔬菜、苹果、食用菌、中蜂、茶叶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做优放养鸡、天麻、冷水鱼、小杂粮、订单辣椒、万寿菊等门槛低、周期短、见效快的富民增收产业,构建“5+5+N”特色山地农业现代产业体系,采取打造优势显明布局明晰的产业链集群、加快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强村强镇等措施促进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产品市场、完善仓储保鲜设施、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落实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加快农旅康养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发挥区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提升油橄榄、核桃、花椒、中药材、茶叶、银杏、苹果、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蜂蜜、玫瑰、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重点培育油橄榄、中药材产业集群。积极开发产业链下游产品,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支持白酒酿造企业实施白酒提等升级,打造陇南白酒全国性知名品牌,特色保健酒品牌。大力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品质,为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丰富的优质资源。到2025年,把陇南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西北酿酒基地,全市现代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实施科技双创培引行动。以改造提升现代农业生产设施、提高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水平来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4)推动服务业绿色提档

打造文旅康养新胜地。加快发展文旅康养富民产业,全市一盘棋,倾力打造全域发展的文旅康养新架构。建设以康县阳坝、武都裕河、文县碧口为核心的陇南南部山区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康养休闲产业带。建设以礼县、西和县西汉水上游为核心的秦文化产业带。建设礼县三国文化产业园。建设两当乡村振兴全域农旅融合康养示范县,文县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巩固提升两当县、康县、成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把伏家镇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特色小镇。统筹推进武都万象、文县天池等基础优、特色亮、发展快的景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康县青龙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阳坝文旅康养示范区,加快建设碧口、哈达铺等文旅康养小镇。积极融入环九寨、毗邻地区大旅游圈,支持武都区、文县与九寨沟协同开展大景区建设,联合打造精品线路。叫响“生态陇南·康养胜地”品牌,培育“文旅康养+”新业态,发展观养、食养、居养等十大康养业态,开发文旅康养创意产品。

打造交通物流要地。实施交通连接工程,基本实现国内主要城市群3小时到达,毗邻中心城市2小时通达,市域内2小时通勤。加快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优化交通重要节点设置和方便衔接换乘,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覆盖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到2025年,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50%。推进全市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全面提升冷链物流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谋划建设临空物流园、铁路物流园、公路物流园,推进冷链物流“骨干基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网点”四级功能布局,加快形成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冷链物流产业生态体系。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推广使用“瘦身胶带”、循环中转袋、环保快递箱(袋)等,加快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

打造数字信息新天地。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交通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文旅康养等领域的应用推广,推动传统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重点是数字信息技术提高服务业高效化、智能化程度。到2025年,建成一批信息技术产业带动的民生服务提升项目。

4.强化总量强度双控,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1)强化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加快高耗能行业能耗降幅(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合金生产、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矿采)加强高耗能行业管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监管,防止能耗过快增长和不均衡增长。优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对新建项目加强能耗“双控”目标影响评估和用能指标来源审查,对未落实用能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建立项目能评科学审批机制,严格控制水泥、冶炼和采矿等高耗能行业项目,提升绿色低碳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基建项目能效水平。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2)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

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强化生产用水管理。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工业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分区域规模化推进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业节水精细化管理,推广喷灌、微灌、管道灌溉、节雨补灌、水肥一体化、地膜覆盖保墒等技术。实施节水型灌区田间工程,推进农田数字化管理示范,创建节水农业示范市。在旱作农业区,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建设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示范片区,积极创建旱作农业示范。

(3)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建设用地多功能开发、地上地下立体综合开发,提升建设用地中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探索低效用地开发再利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城乡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利用,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将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产出效益低的低效用地和空闲土地转变为高效用地。通过城镇和农村内部、城乡之间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适度减少、城镇空间有序拓展。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稳定在4.5%以上。

(4)推行园区循环化和清洁生产

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定产业发展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对现有主导产业、现有一般产业和规划发展产业等,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和限制、禁止措施。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针对工业园区,突出培育园区主导产业,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园区发展功能定位,明确各行业禁止新建类、限制类、淘汰类及落后类生产产能、生产工艺、装备技术、生产产品等,规范入园企业形成产业化集聚发展。

全面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持续开展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申报,加快对现有园区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产工艺、管理机制等方面循环化改造升级,实现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度上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水泥、采矿、冶炼、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水泥行业强化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增强绿色开发和循环利用能力。采矿和冶炼行业持续提升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平。建材行业加强结构调整、工艺改造和原料替代等,重点发展绿色建材生产。从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实施绿色化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等。严格实施“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工艺和设备。到2025年,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稳定在100%。

(五)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美丽宜居样板

1.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

(1)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加大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持续提升污水管网覆盖率。对年老旧污水管网、排水口、检查井等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积极实施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重大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长期低于100 mg/L的,围绕服务片区管网规划与建设制定“一厂一策”系统化治理方案。循序推进城镇雨污管网分流改造,禁止雨污混排。到202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

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建设。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收集能力与服务片区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求相匹配。加快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和污水高标准处理工程建设,到2025年,武都区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7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在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生态措施,协同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污泥无害化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污泥集中焚烧处理,到2025年,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

(2)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处理能力

强化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调研评估,建立危险废物监管源清单,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加大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排查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隐患。新建涉危险废物建设项目应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等管理要求,明确管理对象和源头,预防二次污染,防控环境风险。

持续提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水平,做好源头分类,加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确保已建成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规范稳定运行,加快难以稳定运行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医疗废物监管水平,定期对医疗废弃物的收运和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实现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掌握危险废物产生、利用、转移、贮存、处置情况,以宝徽实业、成州锌业冶炼厂等为重点,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实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

(3)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持续提升集中式饮用水安全保障。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回头看”,推动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各级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到2025年底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依法持续推动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到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实现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图”。建立健全水源环境档案制度,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风险排查整治,推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垃圾堆放等环境风险源。依法清理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涉水工业企业。编制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巩固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保护区划定及标志设立工作。提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加强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监管,实施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控制,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

(4)统筹实施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

推动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实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整治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和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内的村庄。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和长效管理,统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水产养殖污染、种植业面源污染等治理和农村改厕等工作,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逐步消除农村地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就近向农村延伸。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监测监管,推动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理。

(5)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依托市域范围内已有的42座各式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加快推进武都区、西和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文县中寨镇垃圾处理工程、礼县白河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等在建大中小型垃圾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场项目建设进程,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布局,在现有垃圾收转运站的基础上,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积极探索就地减量处理。通过合理配备农户分类垃圾桶、设置垃圾集中收集投放地点、配置满足分类清运要求垃圾收运车辆,确保中端收集运输规范化。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选择符合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工艺,满足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需求。到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

2.加强城乡绿地系统建设

(1)优化城镇生态绿网

学习借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经验,积极打造绿带廊道、绿色园区、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启动实施市区南山公园、姚寨沟大景区、沿江湿地公园、北山公园以及山体伤疤修复工程等项目,充分利用城区闲置空地、河滩地以及主干路河沿线边角地开展国土绿化建设,加快推进西和县石峡至长道段“百里绿色长廊”、文县城区主干道绿化。大力推进以市树市花为主的城市绿化美化和特色小镇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小镇”。

(2)推动美丽乡村绿化行动

以创建国家森林乡村为抓手,持续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作,通过新植与补植相结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宜绿化空地得到绿化,实现乡村“应绿尽绿”。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清洁家园、美化庭院,引导农户持续做好庭院卫生整洁、绿化美观,按照居室美、院落美、厨房美、厕所美、绿化美、家风美标准,有效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全面带动庭院绿化,建设“清洁村庄”,争创“美丽庭院”。

3.推进生态低碳城市建设

(1)大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坚持生态陇南、绿色崛起,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加快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河道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打造特色片区,选取一定规模的城市公共建筑集中区、主要商贸区、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功能片区和地段,与城市“双修”、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高品质景观环境的城市特色片区,推动礼县和两当县开展绿色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山水一体化、人居生态化”,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把陇南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积极建设绿色社区

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低碳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力度,积极申请创建韧性城市、“无废城市”、零碳城市。完善公共管理和基本商业服务设施,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推进房地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社区“15分钟生活圈”。全面推进旧城区更新改造,城市街区建设中既要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延续,也要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空间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利用现有河流水系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景观体系,以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挖掘建筑特色和城市肌理,形成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3)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加快发展绿色建造,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根据《甘肃省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标准》《甘肃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全市范围内既有建筑存量及能耗调查,鼓励有条件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改造。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有序推动清洁取暖,大力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发展,有序推动整县区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加快工业余热在城镇供热中的规模化应用,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建设,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探索发展零碳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换热站、道路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陇南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4.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分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明确村庄布局分类,细化分类标准。持续升级“康县模式”,合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突出乡村特点、文化特色,力求做到“一村一特色、千村千面貌”,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乡愁”。建设集聚提升类村庄,鼓励有一定发展基础、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推动联动发展,促进村庄产业功能集聚与业态延伸。建设城郊融合类村庄,鼓励县城近郊区、重点乡镇周边所在地的村庄从生态约束、多元融合、产业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综合考虑村庄建设。建设特色保护类村庄,将市、县区在册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特色景观旅游村等具有特色资源禀赋的村庄按照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原则,加大对陇南民居等传统特色村落等乡村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文化遗产一集的保护力度。合理安排搬迁撤并村庄,将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一级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经科学选址,依托适合区域进行搬迁安置。

(2)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

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创建要求,落实“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任务,力争将康县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分级创建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到2025年,力争创建4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重点打造20个全国有影响的文旅康养品牌村,探索创建50个全省一流的乡村建设示范村,加快建设100个具有乡村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清洁村。

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按照全省“5155”乡村建设事发行动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共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力量创建一批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同步带动市、县区开展示范创建,支持康县创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县,建成10个乡村建设示范乡镇,每年创建100个左右乡村建设示范村。

(3)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围绕建设“三城五地”目标,以农村厕所、垃圾、风貌、污水、庭院五大革命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对165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50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16%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全市3158个行政村清洁村庄创建全覆盖,美丽村庄建设大道60%以上;按照居室美、厨厕美、院落美、身心美、和谐美的标准,有效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创建一批卫生整洁、绿化美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美丽庭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康县、两当县、成县、徽县力争率先进入全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行列。

5.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倡导绿色消费

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推动餐饮持续向绿色、健康、安全和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全面贯彻《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食品浪费情况的监督。推动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建立健全食堂用餐管理制度,制定实施防止食品浪费措施。加强接待、会议、培训等活动的用餐管理,杜绝用餐浪费,机关事业单位要带头落实。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厨余垃圾回收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绿色低碳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鼓励引导消费者更换或新购绿色节能家电、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大力推广智能家电,逐步实现商品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和循环化。

(2)发展低碳交通

落实《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采取财政补贴公交车票等方式,鼓励市民优先乘坐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加快公共交通电动化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等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配套建设完善、便捷、安全和换乘方便的自行车及人行道系统,在客流集中地区增设自行车停车场、公交枢纽、自行车租赁点,在重点商业街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交通示范街区,在景区设置自行车租赁等方式,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民生的综合能力。

(3)鼓励绿色出行

推进绿色出行,深入机关、社区、校园、企业和乡村等开展绿色出行宣传,营造绿色出行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认同绿色生活理念、践行绿色出行方式。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等活动,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积极倡导公务出行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制作发布绿色出行公益广告,弘扬传播绿色出行正能量,让低碳交通成为时尚,让绿色出行成为习惯。

(六)挖掘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

1.挖掘传承传统生态文化

(1)大力普及生态文化知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生态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家庭,深化公众对生态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价值观的理解。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广泛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倡导生态消费,培养正确的消费理念,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趋于生态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化的浓厚氛围。

(2)深入挖掘传统生态文化

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现代生态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挖掘陇南市先秦、三国等厚重的历史文化,西和县乞巧、文县白马人民俗、武都高山戏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两当兵变、哈达铺红军长征等振奋的红色文化,充分利用多元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思想以及绿色发展、和谐统一的优秀思想,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全面摸排历史名镇、建筑、文物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挖掘宣传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现代生态文化的图书、摄影、视频、美术等形式文艺创作。

(3)打造特色生态文化品牌

强化陇南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陇南市生态文化在一二三产业的产品设计、品牌打造、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内涵深化和价值提升作用。鼓励各县区利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资源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品牌。深度挖掘宕昌官鹅沟景区、山湾梦谷、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碧口古镇等生态旅游载体背后的故事,赋予旅游康养以生态文化内涵。以陇南乞巧女儿节、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节事活动为龙头,茶文化博览会旅游节等节庆为补充,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时空组合,进一步扩大陇南独特生态文化品牌形象。

2.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1)建设生态文明宣教基地

依托陇南市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旅游资源,配套专门的宣传教育设施,建设一批具有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宣教基地,促进生态文化传播。探索与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武都油橄榄基地、金徽矿业、康县花桥村、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等共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完善宣教基础设施,每年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开日,定期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文化活动。实施宕昌哈达铺镇红军居住古建筑修缮提升改造工程等一批红色文化保护传承项目。

(2)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和提升市、县两级公共文化实施标准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标准规范,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继续做好“三馆一站”的免费开放、送戏曲下乡、三区人才、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打造陇南市“书香伴我行共筑中国梦”全民阅读文化品牌。提升陇南艺术场馆建设水平,打造出简洁有力、典雅大气的外型风格,使其成为陇南艺术展示的阵地、交流的阵地、教育的阵地、收藏和研究的阵地及展示宣传陇南文化的窗口。

(3)提高生态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建立健全以陇南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灵感源泉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宣传推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生态文化产品生产创作。加强对文物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挖掘文化遗产的商品属性,增强文物的生命力,使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价值。高质量创作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文学艺术精品,加强文化文艺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活动,扶持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发展。

3.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加强生态文明传播能力

强化新闻媒体宣传。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由功能型向智慧型转型升级,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载体,开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活动专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报道和表彰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曝光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激发公众创建热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

加强网络和移动端宣传。健全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号、抖音号和快手号,利用社交平台对公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推广,介绍生活节能技巧,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咨询、投诉和反馈等交流互动,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做好环境日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等重要纪念日,在典型社区、小区、学校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节水降耗、植树造林等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普及活动。通过生态环境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摄影比赛、绘画比赛、书法展、文艺表演等寓教于乐形式,提升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提升生态文化教育水平

加强党政机关生态文化培育。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宣传好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等重要理念,引导党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树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理念,提高“关键少数”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开展党政干部生态文明专题培训、辅导报告、网络培训。定期对党政干部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确保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100%。

加强社区生态文化教育。以绿色社区创建为契机建设社区生态文化,邀请社区居民对绿色社区创建建言献策。采用发放生态环境保护手册、开辟报纸专栏、举办社区生态文化展览和主题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社区生态文化教育。以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向居民派发节水小用具、节能节水小窍门手册、生态环境保护手袋等,增强社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能力。

丰富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展生态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采用放映电影、发放传单等方式,对农村干部群众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在农资供应、农技服务等过程中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开展争创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鼓励农民转变生活方式。

开展企业生态文化教育。依托陇南经济开发区等成熟工业园区建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示范点,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定期组织企业领导和员工参加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等生态文明知识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产业生态化的经验和方法。开展多样化的生态文化意识的强化活动,建立健全的企业生态法律制度和企业生态文化制度。鼓励企业家协会和地方政府对具有较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家予以表彰。

推进校园生态文化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化教育与地方性课程、校(园)本课程相融合。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加与生态文化有关的纪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理念和行为习惯。

4.促进“生态陇南”共建共享

(1)深化陇南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以两当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样板,掀起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热潮,明确各县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时间表、路线图。鼓励条件成熟的地区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在两当县成功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基础上,康县、徽县、金徽矿业、宕昌官鹅沟大景区乘胜而上,力争2023年建设成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3—2024年,宕昌县、成县、西和县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4—2025年,文县、礼县、武都区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力争2025年全市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2)推动生态文明公益事业发展

积极引导环境保护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具备资格的环境保护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鼓励公益慈善基金会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发展。完善环境保护志愿者参与机制,鼓励支持环境保护志愿者因地制宜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增强体验式、参与式和启发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3)推动全民参与生态陇南建设

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推进信访投诉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环保监督渠道。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鼓励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或专栏,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和跟踪。到2025年,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满意度达到95%。

四、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一)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

规划期内,围绕在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6大领域,全市共计划实施47个重点项目(表3),预计项目总投资3998449.2万元,已完成投资453210万元,其中实施生态制度领域重点项目3个,预计项目投资900万元,已完成投资200万元;实施生态安全领域重点项目10个,预计项目投资764100万元,已完成投资92400万元;实施生态空间领域重点项目6个,预计项目投资582361.34万元,已完成投资58500万元;实施生态经济领域重点项目18个,预计项目投资1623887.86万元,已完成投资202100万元;实施生态生活领域重点项目8个,预计项目投资969200万元,已完成投资91660万元;实施生态文化领域重点项目2个,预计项目投资5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8350万元。

(二)效益分析

1.环境效益

规划围绕陇南市区域范围不同生态区域进行功能定位,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治理、重点河流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重点建设,进一步提升陇南市生态环境质量,在保住原有生态良好区域的前提下,增加新的生态良好区域,减少生态系统服务的阻力。通过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措施,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通过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巩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空气环境质量治理成效,有效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通过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实现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开展工业、燃煤、扬尘、机动车多污染物、多污染源协同治理,巩固改善大气环境。通过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和水生态环境治理等措施,提升水环境质量;通过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构建滨水景观等措施,改善河水环境,恢复水生态系统,提升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通过清理整治污染源、升级改造污水处理管网、布设动态监测系统等措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升级改造原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

通过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动陇南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功能显著加强,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土地等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分配利用,为发展生态旅游业、人文旅游业提供有力保障,对陇南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经济效益

规划的实施将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循环发展和资源节约与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活力等方面逐步体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生态产业的不断发展及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与实施,拉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利用和产业循环发展,形成高效低耗减污的资源利用方式,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活力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此外,基于陇南市定位和资源文化禀赋,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以“礼县苹果”“陇南油橄榄”“武都花椒”品牌为引领,打造绿色创新产业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立足“红军长征加油站”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以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一条街为核心,依托陇南“千年药乡”的美誉和宕昌氐羌风情人文景观、官鹅沟自然生态资源,推动科技、信息、文化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生态旅游产值,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3.社会效益

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实施积累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管理经验,生态制度日趋完善。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文明考评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绩考核制度等,强化自然资源管控力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格局。

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各项规划任务与措施的落实,城乡各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公共卫生及健康水平得到保证,人居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发展生态旅游中,促进村镇居民更好的依靠优美生态环境提高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随着生态经济发展、城乡统筹体系建设、人均收入提高,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合理,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理念改变,公众的生活方式逐步绿色化,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再凸显,关系逐渐趋于和谐,社会更加稳定。

规划实施过程中,重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大力创建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使人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断加强,这将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综合素质。通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推行绿色教育,有利于提升全市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受教育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公众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光伏查看更多>风光水火一体化查看更多>甘肃光伏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