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本次发布会不仅是隆基绿能近年来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也是隆基绿能在行业内首开先河、举起协同创新大旗的舞台——隆基绿能创新生态协作平台正式面向全球发布。此举不仅将隆基绿能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科技创新带向新高度,同时也传递了隆基绿能作为全球龙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全面开放生态、团结一切可以创新的力量,以持续的创新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再下一城
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突破31.8%
太阳能电池效率被誉为光伏科技创新的灯塔。此次发布会上,隆基绿能又宣布了一项电池转换效率的创新成果。
近日,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权威认证报告,隆基绿能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1.8%的转换效率,这也是目前基于商业化CZ硅片上叠加钙钛矿所获得的最高国际认证转换效率。
据悉,隆基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叠层电池研究的团队之一。面向量产化开发,隆基团队先后突破了绒面硅衬底钙钛矿薄膜晶体生长、高效体相钝化和光学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硅基叠层电池效率的快速提升。此前,团队研发的叠层电池国际权威认证效率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25.7%和29.55%,入选当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表》,代表中国在该项电池技术领域的最高水平。特别是从去年12月31日认证29.55%到今年3月31日认证31.8%,在三个月内效率绝对值提升了2.25%。
李振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在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方面,自2021年4月至今,隆基绿能先后14次刷新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是目前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效率26.81%的缔造者。
更近一步
2681概念产品亮相
“不领先不扩产”,这是隆基基于稳健经营哲学而定下的铁律。言下之意就是,只有经过战略研判在2-3年内具备量产条件的技术路线,隆基才会大举布局。
作为此次创新发布的3大亮点之一,隆基于2022年11月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转换效率26.81%世界纪录概念产品2681,也在此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这款命名为2681的概念产品,重量为31.8kg,产品尺寸为2278mm ×1134mm,其超高效率正是基于去年实现的26.81%晶硅电池效率先进技术,其超高性能则来自于高电池开压与对称电池结构,发电功率超600W。
据悉,从实验室数据到概念产品,隆基团队仅用了短短半年时间。而概念产品的落地,也意味着该产品距离量产更近了一步。
隆基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不是基于实验室的数据进阶,而是以产业化为导向,将全球范围内的先进前沿技术快速导入量产,以此来推动全行业技术升级。
为此,隆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自2012年上市至今,隆基累计研发投入195亿元,累计获得各类专利2132项。
共创共赢
隆基STAR创新生态协作平台正式发布
作为此次发布的重要内容之一,隆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STAR创新生态协作平台。
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发布会上表示,隆基希望通过搭建这一平台,打造全球零碳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全球协同创新生态圈,持续推动全球光伏科技水平的提升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
基于此初衷,隆基创新生态协作平台应运而生。未来,该平台将以开放共享、创新共赢为宗旨,以传递创新动态、征集全球创意、整合解决方案、对接优质资源、推动全球光伏行业技术创新为使命,构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生态圈。
为助力平台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隆基初步搭建了“421”保障体系,即“四”套机制:创新规划体系、科技突破工程、仿真设计体系、创业孵化机制;“两”大协作平台: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与隆基学术圈;“一”套保障体系:创新基金、项目激励和专家体系等。
在学术圈构建方面,目前隆基已围绕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联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全球知名高校及外部研发团队,形成了稳固的内外部协同创新研发体系,逐步展开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发。
由隆基牵头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则由来已久。此前,隆基曾多次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通过协同创新,成功孵化出多个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其中包括与拉普拉斯在PERC电池技术量产以及下一代高效电池储备领域的突破、与帝尔激光携手将激光微刻蚀技术用于HPBC产业化、与深圳石金在石墨舟和热场保温产品方面的合作创新等,都为整个行业的降本增效乃至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作出了积极贡献。
预计未来隆基将发起全球技术挑战赛,旨在全球范围内发掘在前沿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优秀创新人才,并完成平台的数字化搭建,致力于服务全球范围内绿色能源创新的资源对接与交互,为合作伙伴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为新产业孵化和技术提升持续赋能。
隆基既是创新的受益者,也是创新的坚定支持者。始终专注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始终以先进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整个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是隆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过去,隆基将这两大铁律写进隆基创新基本法;今天,隆基通过开放生态再次引领,找到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全球光伏行业创新的杠杆与支点,并将之作为龙头的责任、担当与使命加诸自身,在“碳中和”征途中再掀巨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430”并网节点尘埃落定,不少抢在节点前完成并网的经销商、EPC承包商长舒一口气,但市场的紧张氛围并未消散——距离“531”政策节点不足一月,从资本方到行业龙头,再到中小平台商与经销商,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都笼罩在焦虑之中。变局之下,分布式光伏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层次变化?又该如何在
近日,隆基在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上正式发布高端户用品牌LONGiEcoLife系列组件产品。该系列产品基于高效异质结背接触电池技术(HBC)打造,这也是异质结背接触电池技术在商业化组件上的首次应用。全球领先:首款HBC商业化组件EcoLife系列采用了目前为止全球唯一量产的HJT+BC电池技
近日,来自比利时的世界知名太阳能赛车车队InnoptusSolarTeam(以下简称“Innoputs车队”)正式宣布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携手以突破性BC(背接触)电池技术和柔性光伏解决方案打造的新一代高性能太阳能赛车“InfiniteApollo”也随之正式亮相。该太阳能赛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2025年4月22日,青岛盛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虞立涛,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经营范围包含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工程管理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
当地时间5月6日,被誉为能源界“奥斯卡”的欧洲智慧能源展会大奖(ThesmarterEAWARD)在德国慕尼黑公布。隆基BC二代组件Hi-MOX10和隆基氢能3000Nm³/hALKG系列电解槽分别斩获“创新太阳能技术”和“全球杰出项目”大奖,成为唯一一家获得两个奖项的中国清洁能源企业,标志着隆基在“绿电”+“绿氢”领域
近日,隆基绿能携手全球知名能源集团ENGIE、全球领先的电力建设企业中国电建,在法国巴黎签订了一项重磅战略合作,隆基绿能将在本次合作中提供超1GW的高效升级版Hi-MO9组件。这一全球超大体量BC合作的签订,意味着高效BC技术已全面进入规模化应用与商业价值兑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全球光伏生态“跑步”
“光伏的建材就是让建筑既体现它的功能性、美观性,同时这个建筑能够发电。我相信零碳建筑未来会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潮流。”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参加央视财经频道“绿”动未来#x2014;#x2014;《对话》栏目录制时表示,全球深度脱碳的大背景下,零碳建筑将成为潮流并对全球深度脱碳意义重大。当天的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逐一揭开,光伏组件企业的出货量数据成为市场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在价与量的平衡之间,TOP20榜单再次更新。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位列TOP10的企业仍未变化,但排位微调。前四仍旧是晶科、隆基、晶澳、天合,一季度组件出货量达15GW+。实际上,这一格局自2018年后便稳定至今,虽排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4月16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消息一出,关于隆基“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体系再次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1年零5个月,提升0.95%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技
近日,经第三方机构权威认证,捷泰科技自主研发的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31.0%,再次彰显了公司在先进光伏电池技术领域的卓越研发实力,也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迈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潜心攻关,再创佳绩此次效率的飞跃,是捷泰科技继2024年6月SNEC展会上首次公布TO
近日,PV-Tech发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性评级,隆基以其全球领先的研发水平和生产制造能力,再一次蝉联AAA最高评级,这也是隆基连续第18次蝉联AAA最高评级。评级AAA意味着什么?PV-Tech可融资性评级是一项全面的评估体系,也是业内权威的分析工具,旨在评估光伏组件制造商的可靠性和融资
近日,在美国举办的第52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光伏专家大会上,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被授予WilliamR.Cherry奖,以表彰其在光伏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该奖项被誉为“光伏界的诺贝尔奖”,徐希翔博士也成为首位荣获这项殊荣的华人科学家。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
上周,积蓄两年之久的市场热情终于在如期而至的全球最大光伏展SNEC上集中爆发,展馆扩容、展商排队、酒店暴涨、观众爆棚、信号瘫痪……这无不诉说着当下光伏、储能赛道的爆火状态。而展会的绝对主角——近3000家参展商,拼设计、拼实力、拼创意,为全面展示企业状态、吸引观众停留可谓使劲浑身解数。其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召开,明阳光伏受邀参展,展会现场“青龙”“白虎”“玄武”三款新品首次亮相,以及荣获“TV北德产品认证”。明阳光伏贴合多元化光伏应用场景“青龙”“白虎”“玄武”三大新品应运而生。更广泛:分布式光伏“青龙”产品
上海,6月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的SNEC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2024)上,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压缩机技术领域(以下简称阿特拉斯·科普柯)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产品,再次成为展会的焦点。作为光伏与智慧能源领域的重要参展商,阿特拉斯·科普柯展示了
11月1日-3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展览会在沪隆重召开,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约7万平方米,专业观众达15万人次。大恒能源携全球首创SolarUnit一体化户用光储系统精彩亮相,持续的技术创新再次惊艳行业,吸引众多观众参观洽谈。全
2023年11月1日—3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上海)技术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储能技术公司齐聚展会,固德威凭借多款储能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引得众多参展者关注,展台人气持续火爆。“第八届国际储能两会”依旧围绕着“光+储”、“新能源电动车”等主题,在光伏企业、
今年以来,风光配储之外,工商业储能市场正形成第二成长曲线、首次迎来井喷。其实对监管部门来说,大批量储能产品上线的同时,管理难度也在升级。尤其对于投资运营商而言,储能产品的性能特质,将成为影响储能项目经济性和市场价值的分水岭。11月1日,储能盛会2023SNECES储能展在上海隆重开幕,科士达
作为光伏系统“三大件”之一,光伏支架不仅支撑和稳固着系统核心设备,且其性能也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及投资收益。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光伏支架类型不断革新。01AI赋能,跟踪必争众所周知,相较于传统支架,跟踪支架可以将电站发电量提升15%-25%。近年来,为应对产业链、土地价格上涨等因素
5月24-26日,全球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光伏盛会——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作为光伏电站和领先的新能源输配电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光伏安全领域专家、光储直流输配电领军品牌,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光伏支架作为支撑光伏组件的“骨骼”,在终端电站中始终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固定支架凭借稳定性强、价格低廉且易维护的特点在支架市场中长期扮演“主角”。然而,随着全面平价时代到来、优质土地资源严重匮乏,以及非技术成本日益增长,电站开发商开始迫切寻求更为合理的投资开发模式。在此背景下,跟
7月1日,金风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董事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布局秦皇岛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的议案》,同意公司与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签订《深远海海上风电产业投资协议》,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关于建设秦皇岛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的投资协议》。公告显示,金风科技将投资建设秦皇岛新能源
2007年成立、2011年进军光伏领域,十二年深耕,百佳年代一路挺进光伏胶膜头部阵营。资本市场同样上演传奇,2020年,百佳年代成功引进中石化、国电投、招商局资本等六家股东,融资近3亿元。2022年,百佳年代完成了4.4亿元融资,三峡资本领投,三峡能源、东方三峡基金、三峡绿色基金、五矿资本、长江资本
2021年7月,打响整县分布式光伏推进“第一枪”;2021年12月,携手华能集团广西分公司重砸14亿投建组件、逆变器、铝边框、支架等智能化生产线,打造百色新能源光伏发电装备智能科技产业园;2022年,落子安徽马鞍山,规划建设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一桩桩登上行业热搜榜的消息共同指向一家老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