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3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指出,在烟台、潍坊、滨州等市布局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智能电网、先进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制造,打造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智能光伏装备制造基地、“国和”先进三代核能基地。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海陆并进、集散并举,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基地化、大规模、高比例发展。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环渤海”和“沿黄海”海上光伏基地,在具备条件的海域开展漂浮式海上光伏示范,打造“风光同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强化规划布局,适度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构建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带。建设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统筹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与新能源开发。开展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和“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示范。积极推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
原文如下: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主要内容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2〕18号),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目标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示范先行重大使命,充分发挥山东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作用,牢牢把握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总要求;纵深推进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三个十大”行动;聚焦深化动能转换、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四个发展导向”;充分彰显“强、富、高、优、美”现代化强省建设“五个内涵特征”;努力实现打造全面创新先行区、协调发展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区“六个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更足,海洋经济全国领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成效显著,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全国区域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到2025年,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左右,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3.完善四级实验室体系。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业、绿色矿山等领域按程序稳步重组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力争2025年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30家。高标准建设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在新兴和交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力争2025年省重点实验室达到300家左右,全省一流自然学科全部建立省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国家生态环保重点实验室。
4.完善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壮大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在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虚拟现实、生态环保等领域培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好用好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到2025年,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50家左右,“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150家左右;新增2家左右国家生态环保工程技术中心。持续加大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争创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到2025年,力争在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领域新增3家以上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急诊医学、放射治疗等领域和方向建设3家左右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总量稳定在150家左右。
5.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计划。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群,高水平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探索“事业单位+公司制”、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多种新型运行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到2025年,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到1000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超过500家。
(二)加强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6.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构建山东特色基础研究体系。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引导科技领军企业、科研单位等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强化共性基础技术攻关。
7.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重大科研任务组织方式,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聚焦“十强产业”和重大战略需求,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力争取得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的重大成果。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8.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强化政策创新和要素集成,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定制化提供科技政策服务。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4.2万家,推动200家科技型企业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200家左右。
9.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和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鼓励骨干企业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中试环境与中小企业共享共用,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搭建科技型企业增信平台,探索“数据增信+产业信任”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撑。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10.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统一的科技大市场,构建覆盖全省、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实体化技术市场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等技术要素有效配置。加快打造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为技术要素市场化提供人才支撑。组建高校院所支撑、龙头企业牵头、市场主体密切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构建“头部企业+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产学研协同和成果转化模式。强化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大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积极引进知名创投机构和优质创新资源。到2025年,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区达到10个以上。
(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11.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高水平建设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打造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引领区、先进制造产才融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人才创新先行区。指导各设区的市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人才集聚节点,加快建设形成以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为引领、以若干人才集聚节点为支撑的“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
12.集聚战略人才力量。建立顶尖人才“直通车”机制。全面提升领军人才“筑峰计划”,到2025年,与山东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600名。深入实施泰山人才工程、齐鲁人才工程,建立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精准识别发现机制,集聚资源支持领军人才牵头攻关“卡脖子”技术。优化实施海外英才集聚计划,到2025年,新吸纳海外留学人才1万人以上。持续实施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十四五”期间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350万人以上。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师,扎实推动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加快培育适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到2025年,培养工程硕博士1000人以上。
13.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选择一批重点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省实验室等,开展人才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完善授权松绑和约束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探索建立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工作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加快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评价导向。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依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社会科技奖励品牌。
(五)创新高校人才培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14.持续实施“双高”建设计划。在省属本科高校重点建设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学、50个左右高水平学科,突出学科优势特色,加快向国家“双一流”迈进。实施新一轮部省共建驻鲁部属高校,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强化“双一流”建设,力争5—10年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培养理工农医类紧缺人才。加快建设康复大学,积极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15.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支持数学、海洋科学等8个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确定10个左右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确定10个左右潜力学科,打造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后备梯队。到2025年,全省学科国内竞争力明显增强,5个以上学科基本具备冲击第三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实力。
16.打造职教高地建设“升级版”。省部共建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改革新模式,编制职业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方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支持校企共建专业、二级学院和实训基地。推进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加快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到2025年,打造30所左右高水平的高职院校、100所左右高水平中职学校和450个高水平专业(群)。大力培养齐鲁大工匠、技术技能大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大军,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
三、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数字强省、海洋强省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左右。
(一)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17.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聚焦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六大优势产业,推动生产工艺革命、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六大优势产业产值突破10万亿,建成世界一流的基础产业战略基地。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滚动实施更高层次“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内涵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左右。
18.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实现“山东制造”与“好品山东”融合发展,提升山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支持创建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示范城市。深化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依托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争创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力争到2025年,国家制造业“质量标杆”达到60项,省制造业“质量标杆”达到400项。
19.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编制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加快突破工业母机、关键原材料、机器人、光电子、高端软件等核心领域,精准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五基”短板。完善政府首购首用、保险补偿等机制,促进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
20.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全面推广“链长制”,精准梳理产业链图谱,培育一批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大力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深入开展融链固链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到2025年,集中打造11条标志性产业链、200家以上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
21.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开展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系统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到2025年,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绿色园区20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500种以上。
(二)加快重化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22.打造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扎实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和万华化学乙烯、东明石化UPC项目实施,争取更多重大石化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布局。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稳妥推动后续地炼产能整合。优化提升枣庄、济宁、菏泽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培育做强潍坊、东营、滨州等高端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和集聚发展,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45%以上,化工园区(含纳入园区管理的化工重点监控点)产值占全行业80%左右。
23.推进钢焦铝产业布局优化。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基地,优化提升莱—泰内陆精品钢基地,推动内陆非规划基地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大幅提升。围绕钢焦联动、煤基化工一体化,加快现有焦化产能优化整合,焦钢比稳定在0.4左右。打造滨州、聊城、烟台世界高端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24.促进“两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坚持严控“两高”、优化其他,落实“四个区分”,持续优化“两高”管控政策。新上“两高”项目执行窗口指导、提级审批,落实“五个等量或减量替代”,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国家能耗限额先进标准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存量“两高”项目实施分类处置、改造提升,稳妥有序退出低效落后产能。搭建“两高”行业电子监管平台,推行清单化、动态化、精准化监管。聚焦重点耗能行业,强化环保、质量、技术、节能、安全标准引领。推进“两高”行业能效升级,2025年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0%。
(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5.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打造一批新的千亿级、万亿级增长引擎,培育壮大7个国家级、50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中布局济南、青岛新能源汽车两个基地,联动发展烟台、日照、淄博、德州、聊城五个集群,加快建设济南比亚迪、青岛奇瑞、烟台通用东岳等重大项目,打造枣庄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泰安泰山锂谷。
26.实施先进制造业突破工程。巩固扩大智能家电、轨道交通、动力装备等领先优势,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打造威海打印机基地、菏泽生物医药智能化柔性共享产业集群,支持济南、枣庄、潍坊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达到200个左右,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达到20个左右,省级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20个左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6日,在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太阳能处处长王昊轶分享了海上光伏发展趋势及基地开发情况。王昊轶表示,海上光伏基地开发迎来发展机遇,也将面对各种挑战。主要有以下三点:前期手续·海域使用许可:超700公顷需上报国家自然资源部审批,办
日前,西咸新区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秦创原总窗口“上原”项目(企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文件指出,以技术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一是传统制造业吸纳、融入先进制造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航天装备、航空装备等;二是新兴技术成果转化形成新的产业,包括光伏
12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意见提出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试点,大力推进工业厂
6月23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行动计划》。其中,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将电力供应作为能源保障网首要任务,统筹电力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链。第一,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4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最新印发的《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在会上表示,为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落地见效,全省能源结构将实现进一步优化。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实现翻一番;可再生能源电
4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其中《“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基础设施“七网”2022年行动计划》的“能源保障网”方面提出工作目标:到2022年年底,电力总装机达到1.8亿千瓦左右,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7000万千瓦以上。
2022年,全省能源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聚焦“六个一”发展思路,“
“十四五”以来,湖南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装机规模及占比不断提高,湖南电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能源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湖南电网电源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达7124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443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2.21%,较2020年底增加1577万千瓦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能源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源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能源企业只有充分、深刻地认识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找准定位、认清方向,真正落实好现阶段“碳达峰”总体发展目标。新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30年风电、光伏12亿千瓦装机
据安徽省能源局消息,5月份,全省能源供需形势平稳有序,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速强劲。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2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1—5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13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截至5月底,全社会累计发电装机1.14亿千瓦,当月新增发电装机154万千瓦。电煤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能源行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双碳”战略目标,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牵引,聚焦新能源倍增、煤电转型、绿电入鲁等重点任务,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印发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成功争取能源绿
5月29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动装备再制造和资源再利用。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石油装备、风电、光伏等领域开展装备再制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
5月22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进风电和集中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开展“光伏+”公共建筑屋顶提速行动,建设一批规模化开发项目;打造高质量风电基地,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以上,电能占终端
5月27日,安徽六安市发改委印发《六安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规范有序、统筹开发风、光、水、生物质等新能源项目,根据省能源局统一部署,实施园区适宜建筑屋顶光伏全覆盖行动和风电乡村振兴工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500万千瓦。原文如下:关于印发《六安市发改
5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建设光伏、风电基地,推进垃圾发电、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发展,支持新能源发电和新材料、数据中心等载能产业比邻发展,促进绿色能源就近消纳,争取增加天然气
5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建设光伏、风电基地,推进垃圾发电、生物燃料等生物质能发展,支持新能源发电和新材料、数据中心等载能产业比邻发展,促进绿色能源就近消纳,争取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
2023年,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WoodMackeznie分析显示,2023年通过政府招标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7GW。WoodMackenzie表示,尽管2023年出现了行业成本逆势上涨、物流紧张和能源危机,但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仍同比增长了10%。2023年在政府招标中,光伏是获批最多的可再生能源。亚太地区获得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政府合同,约为90GW
近年来,山东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截至2024年7月,省内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9012.3万千瓦,占全省并网发电总装机的46.7%。持续扩大的装机规模,加大了电网调峰压力。今年以来,山东能源监管办结合监管职能,加强与省能源主管部门及电力调度、交易机构沟通对接,协同配合开展省内新能源富余电力参与省
5月28日,山东省济宁兖州区发改局公示8月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公开发布的公告。根据公示,山东省济宁兖州区8月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150.461MW。原文如下:关于兖州区2024年8月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公开发布的公告为推动新能源科学有序安全发展,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和电力平衡,确保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扩展绿证核发范围,促进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近日,山东能源监管办开展了对新能源相关单位和企业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及绿证核发工作的专题调研。此次现场调研
8月23日,山东元隆世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国晟异质结10GW双碳产业园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项目总投资158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45313.38万元,设备购置费57274.83万元,安装工程费11528.8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862.46万元,预备费6946.56万元,建设期利息4158万元,铺底流动
近日,山东首个整区县分布式光伏汇聚云主站在山东淄博博山区投运。该平台由白杨河电厂和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共同建设,采用VPN无线专用通道技术和“点对点”的数据采集和传送模式,具备集中调控、设备监管、指标检测等功能,实现了专业力量、设备管理、控制场景等要素的集约化管理,具备良好的适应电
8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免去管言明职务的通知。根据通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免去:管言明的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8月19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8月微山县配电线路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表。信息表显示,8月份微山县108处10千伏配电线路已无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10处配电线路可接入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合计约40.14千伏安。信息表详情如下:
8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充分利用海阳、莱州等区市盐碱滩涂地、坑塘水面等资源,布局渔光、盐光、农光等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积极推动福山、海阳、莱州等区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小镇和光
8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充分利用海阳、莱州等区市盐碱滩涂地、坑塘水面等资源,布局渔光、盐光、农光等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积极推动福山、海阳、莱州等区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光伏小镇和光伏新村。
8月12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聚焦智慧巡检、智能计量、远程运维、能源管理、智能调度、碳足迹追踪等场景,征集有利于电力、石油化工、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数智化转型以及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建设的应用案例。原文
近日,为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强化查办案件警示震慑作用,枣庄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集中整治以来查处的4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典型案例。其中,包括1起挪用光伏扶贫土地租金等问题的案例。通报显示,峄城区峨山镇石拉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峰违规挪用光伏扶贫项目土地租金等问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