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贵州能源局公开征求《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措施)意见建议。措施指出,加强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现有煤电项目,原则上新增新能源建设指标不占用公共调节能力。对未开展灵活性改造的,原则上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开展灵活性改造的,按灵活性改造新增调峰容量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拟退役煤电机组不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已参与多能互补的煤电项目不重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有富余调节容量的煤电项目,可按富余调节容量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
新建煤电项目。新增煤电机组应具备在35%-100%负荷区间线性调节和快速响应能力,在确保公共调节容量(50%)不被占用的前提下,新能源建设指标可按其设计调节容量减去公共调节容量后的2倍规模进行配置,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此外,规范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管理,优选项目业主。各市(州)、县(区)在新能源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资源配置、优选项目业主时,要优先选择现有煤电企业;在年度建设规模项目申报时,要优先上报多能互补项目,优先纳入年度建设规模。
政策原文如下:
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贵安新区能源主管部门,各电力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2〕39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要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煤电新能源(火风光)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加快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
(一)支持多能互补。对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托底保供煤电项目,原则上优先通过多能互补模式配置风光资源,在充分利用火电机组增量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建立火风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实现一体化发展。
(二)强化规划引领。有关发电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或拟获取资源配置情况编制多能互补项目实施方案,省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评估纳规工作。按年度、经评估具备条件的新增多能互补新能源规模统筹纳入全省电力规划和新能源发展规划,并按制定的年度建设计划实施。
(三)鼓励重组推动。煤电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可通过资产、资源等实施优化重组、资源整合或相互联营,形成多能互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优势,共同开发,互利共赢。
二、加强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现有煤电项目。原则上新增新能源建设指标不占用公共调节能力。对未开展灵活性改造的,原则上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开展灵活性改造的,按灵活性改造新增调峰容量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拟退役煤电机组不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已参与多能互补的煤电项目不重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有富余调节容量的煤电项目,可按富余调节容量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
(五)新建煤电项目。新增煤电机组应具备在35%-100%负荷区间线性调节和快速响应能力,在确保公共调节容量(50%)不被占用的前提下,新能源建设指标可按其设计调节容量减去公共调节容量后的2倍规模进行配置,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六)指标配置要求。原则上应就近、打捆配置,布局相对集中,优先考虑有送出能力和调峰资源的煤电项目。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送出,统一调度,提高送出通道利用率,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七)强化指标管控。省能源局将清理未按规定时限核准(备案)、开工建设且未申请延期的新能源项目,对清理出来的项目指标优先配置给符合条件的煤电企业。“十四五”期间,支持存量煤电企业按要求申报新能源项目年度建设规模,并执行《省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黔能源新〔2022〕44号)有关规定。
三、规范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管理
(八)优选项目业主。各市(州)、县(区)在新能源项目开展前期工作、资源配置、优选项目业主时,要优先选择现有煤电企业;在年度建设规模项目申报时,要优先上报多能互补项目,优先纳入年度建设规模。
(九)抓好项目储备。煤电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项目储备,做好项目规划,落实项目资源、用地、电力接入及消纳等建设条件,及时上报评估,合理安排建设规模和时序,提前取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
(十)支持项目核准(备案)。各市(州)、县(区)要积极支持煤电企业办理新能源项目核准(备案)所需事项。对不在同一区域(跨县区)的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可向省能源局申请项目整体报备。
(十一)严格建设管理。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内容进行项目建设。投资主体应按照国家关于新项目开工管理的要求,在落实项目开工建设条件后施工,确保项目建设运行环保、安全、质量、效益,并按国家相关规定通过验收。
四、支持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先并网
(十二)做好消纳保障。对已备案的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电网企业要提前规划布局一体化项目建设送出通道,保障一体化项目电网接入和消纳,在核定年度风电光伏发电消纳能力时,可对各县(市、区、特区)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消纳能力优先单独核定;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备案后,电网接入与电力送出通道资源优先给予支持与保障。
(十三)强化智慧调控。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业主应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购售电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确定需系统提供的电力支援和调峰容量、电能计量、电价及电费结算、调度管理方式等。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响应电力调度调节指令,积极推进一体化智慧联合集(调)控,系统集成管理。
五、加大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政策支持
(十四)积极协调推动。对评估可行的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可向省能源局申请纳入建设规模,省能源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优化办事流程,加快各项手续办理,尽早开工建设,积极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多能互补项目落地建成。
(十五)强化金融支持。对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多能互补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国家政策性金融(基金)支持项目申报;对新建煤电项目,积极推荐纳入贵州省新动能基金项目予以支持;对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企业,纳入省能源结构调整资金奖补范围。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措施执行期间,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交通运输部12月4日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发展目标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西
12月3日,记者走进吉木乃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该项目已全部完成各项调试、吊装等任务,已具备并网运行条件,项目总进展完成100%。“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消纳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必然选择。“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年耗
12月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加强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岸电服务水平和岸电使用监管能力。鼓励“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及设备迭代升级。推动码头运载设备电动化,提升新能源水平运载设备比例。推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模式示意图。周红青制作阅读提示新能源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能源建设如火如荼,应用场景的不断推陈出新让新能源技术迭代加速。站在新能源的新“风口”,唯有技术创新方能引领未来。近日,江苏油田组织行业内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推进港口岸电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岸电服务水平和岸电使用监管能力。鼓励“光伏+”储能、“风电+”储能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及设备迭代升级。推动码头运载设备电动化,提升新能源水平运载设备比例。交通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安徽省五河县1200兆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首批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成功并网。项目由安徽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安徽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规划建设2个风光汇流站和2个储能电站,风电500兆瓦、光伏700兆瓦,配套储能324兆瓦/648兆瓦时。
11月25日,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李健来到10千伏盛世开关站,检查该开关站运营情况,及时调整线路运行方式,满足电网转负荷需求。10千伏盛世开关站通过远程遥控“量子+无线”遥控技术,2秒钟即可完成原来需要2小时左右的切换工作,并具备故障区毫秒级快速切除、量子密钥不可破解等功能。近年来,杭
今天(24日),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成功在海南陵水下水安装,安装调试成功后,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将全面竣工。海底数据中心岸站提供保障海底数据中心并不是沉在水下的孤岛,一条光电复合电缆将海底数据中心跟岸上的一座白色小房子连接在一起,这个白色小房
11月13日,由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提出的首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分散式多能互补系统》在“分散式电力能源系统”分技术委员会2023年全体会议上得到与会专家认可,成功立项并新成立工作组。这是该公司首次牵头立项IEC标准。据介绍,IEC标准《分散式多能互补系统》编制由国网天津电力科技部、营销
近期,大唐集团与山东菏泽、海南东方、内蒙古、山西晋城、江西抚州等地区进行会谈,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大唐集团高度重视校企战略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近期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进行交流会谈,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方面推进合作。另外,大唐集团还与陕煤集团、中国石化、中国建筑、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电项目建设前线再传捷报,华电哈密一通道风光多能互补项目风电机组全部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调试阶段,项目安装过程以保证安全为第一准则,为三一重能“保交付保并网保发电”工作再加一“保”。华电哈密一通道风光多能互补项目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东南部风区山口光伏园区
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官网获悉,11月9日,黔西南一道长通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正式投产。据悉,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3.1亿元,是兴仁市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分两期建设,共计建设年产能规模为1.8GW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一期投资1.7亿元建设年产能规模为1GW生产线,占地为2.8万平;二期投资1.4亿元,建设年产能规
11月8日,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围绕建设重要产业备份基地,以贵阳贵安、遵义、安顺为核心,依托贵阳经开区、遵义经开区、安顺经开区等重点园区,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程及矿山机械、电力装备、智能及特色装备等产业,完善产业链
11月6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在贵州毕节与贵州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会谈,并共同出席毕节千万千瓦(千亿级)综合能源基地投资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树彪参加。吴胜华代表毕节市委、市政府对钱智民一行表示欢迎,对国家电投长期以来对毕节改革发展
11月6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提出,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运营机构等有关方面要求,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可转为独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涉及风光
10月27日,贵州黔南州2023年重大能源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福泉市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举行。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重大能源产业项目共33个,总投资201.67亿元。从县(市)项目看,福泉市4个,总投资75亿元;贵定县4个,总投资36亿元;罗甸、瓮安、平塘、长顺、三都、都匀6个县(市)开工项目都在2
贵州省能源局“六个推进”,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一是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持续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项目化、清单化实施“六个一批”,加快培育释放先进产能,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开采。二是扎实推进电煤长协机制。鼓励煤电双方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
10月20日上午,贵州能源集团(安顺)千万千瓦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项目规划审查会议在贵阳市贵州饭店举行,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贵州电网公司、安顺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各级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委派代表出席会议;贵州能源集团总经济师徐建国,盘江电投党委副书记
10月20日,贵州省工信厅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智能光伏创新突破,发展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生产,推动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
9月12日,贵州六盘水钟山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开工仪式在力威集团举行项目预计年底建成投运,预计年均生产约6000万度高质量清洁优质“绿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量4.5万吨。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能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9月6日,贵州省毕节市能源局印发《毕节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发展。在太阳能资源较好的威宁、赫章等县打造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引领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发展。统筹本地消纳和外送,推进多能互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9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册亨县八渡者弄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用地征收土地公告》,该项目征地范围在丫他镇板万村,征地面积集体农用地0.68公顷(林地0.68公顷)。详情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