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白银平川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和推广,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以县区为单位编制区域内平价风电项目、分布式风电发展规划。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推进光伏发电并网运行维护智能化、快捷化、便利化。
原文如下:
各县、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白银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已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白银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
为深入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在巩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聚焦全市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统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编制了《白银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十三五”生态环保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底线,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完成了《白银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省上下达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任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环境安全得到保障,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1.规划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
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超额完成。通过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任务。2020年与2015年相比,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7%(省上下达指标:6%;下同),重点工程减排2669.9吨;氨氮排放量下降13.2%(11%),重点工程减排687.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8%(4%),重点工程减排6622.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5%(6%),重点工程减排4850.2吨。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在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4天,优良天数比例94.0%,比2015年增加38天。市区国控点SO2、NO2、PM10、PM2.5、CO、O3等六项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与2015年相比,2020年SO2、PM10、PM2.5分别累计下降34.7%、22.0%、18.2%,年均下降8.9%、5.1%、4.1%;NO2、CO、O3分别累计升高4.2%、9.1%、59.2%,年均升高0.8%、1.7%、8.9%。
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黄河白银段青城桥、五佛寺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连续保持Ⅱ类标准,达标率100%。祖厉河各项水质监测指标的浓度值呈降低趋势,水质有所改善。地表水型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均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耕地土壤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全市所有监测点位中除聂家窑村、白茨滩村的污染等级为“尚清洁”外,其余各监测点污染等级均为“清洁”。
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及核与辐射安全事件。辐射环境质量良好,电离、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各类放射源、装置均处于严格监控之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集中处置率不断提高。
植绿护绿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底,全市林地面积1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1.39%,森林蓄积量76.09万m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77.63公顷、覆盖率25.67%;园林绿地面积972.6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31.3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3平方米。
2.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展良好
按照立行立改、边督边改要求,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驻厂督办、约谈督办、检查指导等综合措施,督促落实整改要求。
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中涉及的24项问题、督察交办的150件信访投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进行了复查复核和公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19项问题中的18项已完成整改,剩余的1项正在积极推进;督察交办的161件信访投诉问题中,142件已办结;甘肃省第二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三大类18个方面46个问题和督察交办的153件信访投诉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展“绿盾2016-2019”专项行动,督促完成自然保护区96个环境问题整改。
3.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任务全面完成
认真落实《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污染源普查的通知》要求,投入污染源普查经费420余万元,选聘普查指导员73名、普查员361名,完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总计2361个。
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受到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的通报表扬。
4.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要求,研究制定《白银市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1)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治理。在全省率先完成4家燃煤电厂8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组织开展有色金属、铁合金、砖瓦窑、粉磨站、砂石料等重点涉气行业达标排放整治,累计完成92家涉气企业达标治理,47家涉气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排查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行业企业,把13家企业纳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完成12家企业环境专项整治。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督促12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业炉窑、燃煤锅炉综合治理,完成176个工业炉窑、762台燃煤锅炉整治,县级及以上建成区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组织开展小火炉、土炕清洁化改造,累计完成88780个小火炉、土炕清洁化改造任务。采取适度发放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户粉碎还田、制作草帘,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最大限度利用秸秆资源。
推进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柴油货车、燃气车18443辆,建设1家机动车维修站、18家机动车排放检测站。完成136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登记,全市城区新增100辆纯电动公交车。
落实扬尘管控措施。加强对建筑工地和城区周边砂石料、砖瓦、商砼等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视频监控”措施,持续推进城乡结合部沙土路硬化、砂化。推广城区道路“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多功能抑尘”清扫模式,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持续保持在76%以上,其他区县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
加大煤质管控力度。开展煤炭经营市场和优质煤配送网络建设,严格落实煤炭产品抽查制度。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一级交易市场10个、二级交易市场39个、配送网点284个,基本实现全市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民用煤配送全覆盖。
加强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实施餐饮经营单位环保备案管理,强化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油烟净化治理,安装油烟净化设施3352家,全面取缔城市店外烧烤。
(2)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建立河长制组织体系。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建立了以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实现了所有河流、洪水沟道,以及常年水面面积在0.03km2以上且库容在10万m3以上平原注入式水库和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全覆盖。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完成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聚银公司PVC分厂离心母液深度处理、赛诺生物科技公司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等20个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建成投运白银热电中水深度处理、甘肃稀土公司酸性含油废水深度治理等20个项目,拆除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东大沟废水调节池。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县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完成34个县级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开展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估,完成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和40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饮用水源环境隐患排查。划定2个市级、4个县区级、29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立了界标、道路警示牌。
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5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年处理生活污水约1800万吨,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9.34万吨污泥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建成白银高新区、银西产业园、平川经济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等设施,并完成了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联网工作。正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1个重点建制镇全部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编制实施《祖厉河水体达标方案》,与定西市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签订《祖厉河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开展跨界联合执法。组织开展黄河干流各水功能区(河段)生态流量(水位)确定工作,对涉及的乌金峡水电站和大峡水电站生态流量完成实时在线监测。制定印发《白银市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完成黄河白银段及工业集聚区三级排查,排查出512个入河排污口。开展“四抓四促”环境专项整治,清理垃圾14.5万m3,疏浚河道132km。
(3)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严格控制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项目。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等量替换”或“减量置换”,严格执行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完成现有重点行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严厉整治非法从事含铅、含铜、含锌等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铅锌冶炼、铜冶炼企业。
开展冶炼环境整治。组织开展以低品位矿石或废渣为原料进行选冶等加工后废渣无序排放问题治理,督促有关企业落实申报登记、标识、管理计划、转移联单等管理制度和危险废物堆存场所“三防”措施,完成49家企业工业固体废物堆场(尾矿、煤矸石、废渣等)91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完成市县(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超过任务的37.2%,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严格管控面积超过任务的1.0%。
开展疑似污染地块排查。开展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为重点的疑似污染地块排查,确立疑似污染地块5块,处置历史遗留含铬污染土壤30.6万m3。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严把有色、焦化等污染项目选址、项目供地及重点污染企业土地利用监管。
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实施完成白银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等5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推进白银市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中试试验基地项目建设,完成总工程量的80%。
5.持续加强环境风险管控
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组织实施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废物堆存、尾矿库等环境风险较高的企业和黄河白银段、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全面排查,督促潜在风险隐患点全部按要求完成整改。开展园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督促完成全市6个工业园区、108家企业整改完成791个环保问题。组织开展工业固废专项整治,排查所有堆存场所“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设施建设及管理情况,督促存在问题和隐患的单位限期完成整改,同时进一步掌握了工业固废堆存数量、种类及其环境影响。
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对放射源的管控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防护评估等工作,严格管理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不断强化对移动放射源的跟踪监管,落实废旧放射源收贮和全过程监管。做好监督检查和项目审批工作,2019年组织对71家核技术应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审批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7个。2020年完成1批次放射源收贮备案手续,核发、变更和延续6家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
强化固体废物管理,以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园区化工行业为重点,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化工行业危险废物专项行动、“清废行动”等执法行动,打击了一批危险废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了危险废物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态势。严格落实台帐、申报、转移审批和联单制度,确保危险废物100%安全贮存和处置利用。推进医疗废物无缝化管理工作,拓展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实现了全市医疗废物全覆盖。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谋划实施了18个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白银市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项目、白银市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置”项目已建成投运。
启动重点区域流域环境应急体系建设。白银区东、西大沟和靖远县大沙河流域截流应急设施建设正在推进,以确保水污染事故发生后及时截流处置,杜绝事故废水排入黄河。中天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收集回用系统工程建成。强化环境应急物资库储备,按省生态环境厅清单中要求,储备了防护类、处置类和保障类的全部物资。
加快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做好新增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联网,重点企业和重点监管区域安装联网在线监测设备169套、环保用电智能监管系统27家、视频监控36台套。推进白银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建成大数据平台,并完成了平台的完善和升级工作。加快推进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了以环境风险监测为主、有毒有害气体溯源为辅的全功能预警监测网络。
6.农村农业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
开展农村污染防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22个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7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项目,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25家。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1.8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
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实施全市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体系、回收网络、监测网络、回收环节“以奖代补”、机械化回收等综合防控技术示范,2020年全市推广旱作农业技术196万亩,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
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全市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41%。
7.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重点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和沿黄绿色生态景观带、绿色通道建设,完成国土绿化17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62%。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27.1km2,治理率达到49.8%,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4.8万亩。
持续开展矿山环境整治。开展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对全市299个露天开采矿山企业开展督导检查,发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252条,并督促存在的问题的企业落实整改要求。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4家矿山企业先后成功入列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
积极配合省上开展了2015-2020年甘肃省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188个点位野外核查工作,编制完成了《白银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
8.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国家、省上环评审批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省市列及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等重大建设项目,紧盯环评审批关键节点,做好政策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紧抓“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落实《白银市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细化优化行政审批业务流程。强化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硬约束,完成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平川经开区总体规划环评审批,开展银西工业园、景泰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和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审批建设项目1159个,备案登记8593个,验收项目528个。核发排污许可证406家、完成排污许可登记1472家。
持续强化生态环保监管执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始终对环境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464人次,检查企业4460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424件。受理各类信访举报724件,办结率100%。组织开展了砖瓦陶瓷、涉重企业、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12项专项执法检查,及时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落实整改要求。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检察、市场监管部门“四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执法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活动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开展了黄河流域白银段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联合行动。
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全市建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9个,包括国家监测站点2个,省级监测站点6个,和1个省级区域站点;地表水监测断面10个,包括国考断面3个,省控及市控断面7个,以及8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声环境质量监测点151个,其中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44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100个,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7个。环境监测站实验室配套安装了标准化实验台、大型仪器设备通风设施等,仪器设备达到205台(套),资产总额约1055万元。建成市级机动车尾气监测平台,更新改造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和自动监测站仪器设备,完成五佛寺水质监测站危旧站房改建。完成土壤分析能力建设和大气、水自动监测设备更新,市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了标准化(二级)达标验收。完成了市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升级改造和县区监控平台建设工作,安装污染源终端在线监控设施49家155套,基本实现重点污染源全覆盖。
环境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编制完成《黄河白银段东大沟流域水环境应急防控设施建设方案》《白银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5个应急预案,督促234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217家企业完成环境风险评估。强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累计排查企业近千家次,完成300多个环境隐患问题整治。认真对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二)存在问题和新挑战。
“十三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制约了美丽白银、绿色白银的建设。
统筹发展与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白银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化工、火电、建材等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调结构、转方式任务十分艰巨,绿色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将长期处于高位。
环境污染防治面临多重挑战。扬尘、燃煤、社会面源及机动车污染问题尚未得到较好解决,污染减排潜力和空间逐渐收窄,PM2.5与O3协同控制及VOCs、二氧化碳减排提上日程,加之受区域传输和不利气象气候条件的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难度持续加大。黄河流域(白银段)河岸带破坏较为严重,缓冲带变窄或消失,滩涂湿地面积萎缩,部分优质生物栖息地丧失或质量下降;祖厉河自然基流小、自净能力弱、地质背景差,沿河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全河段尚未达到水域功能,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堪忧。土壤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大,涉重企业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任务重、难度大、成本高。磷石膏、冶炼渣、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存量增量大,资源化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艰巨。以火电、建材、有色、化工等高碳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主要碳排放源,而短期内高碳产业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不足,二氧化碳减排难度较大。此外,受植被覆盖度低等因素的限制,碳汇吸收能力有限,实现碳中和任务十分艰巨。
防范环境风险压力依然不减。全市涉重金属、涉危险废物、涉化工企业较多且分布集中,尾矿库、尾液库、冶炼渣堆场等环境安全不容乐观。涉重金属企业的设备、设施服役时间长,存在一定环境风险隐患,对黄河水质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危险废物以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为主,《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动态调整后新增部分危险废物种类(如有色金属电解废渣等、焚烧飞灰、油基钻屑、含汞危险废物),显著加大了危险废物处置压力。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完全等问题较为普遍,污水收集不均衡,直排及超标排放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多数污水处理厂尚未达到设计负荷。重点建制镇和沿黄乡镇及沙漠边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部分城镇未实施雨污分流。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建设资金短缺和后期运维成本高等困境。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有害垃圾处置能力不强。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以财政资金为主,投入渠道单一,数量不足。市、县(区)两级生态环保机构人员配备不足,生态环境监察、监测、预警和应急等监管能力薄弱,环境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不强等问题凸显。企业生态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体系不健全,个别企业生态环保意识不强,依然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的现象。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与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区分不清,多部门协同联动不力。“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长效机制不健全,以“大机制”推动“大保护”“大治理”“大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尚未形成。
(三)面临的新机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市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新任务,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为我市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战略指引。
甘肃省“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重大决策,为我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接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白银“区位交通、黄河水和大工大农”三大优势,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靓丽底色,着力建设美丽白银,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奋力打造“绿色白银”的新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中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对“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方向,擘画了美丽白银的壮美蓝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抓手,以“打基础、补短板、强监管、能兜底”为着力点,按照“织密一张网、建设一批站、管好一批库、守护一片绿、锤炼一支队伍”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努力实现重点因子、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任务等四个重点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打造兰白都市圈率先发展、全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西部创新发展“三个高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希望之城”“美丽白银”“绿色白银”奠定坚实生态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保持战略定力、稳中求进。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持守住生态环境底线不动摇,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强化绿色发展机制和环境政策引导,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领、优化和促进作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成果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坚持质量核心、协同管治。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以生态环境质量目标为导向,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统筹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强化预防与治理结合、减污与增容并重,推进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实现问题、时间、区位、对象和措施“五个精准”,切实提高环境治理措施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
坚持改革创新、社会共治。深入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及各项制度要求,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开拓生态环境社会共治新局面。
(三)目标与指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白银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重金属及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化解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到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美丽白银目标基本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环境风险可控,生态安全屏障稳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恢复,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2.具体指标
围绕“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任务和考核评价要求,遵循可监测、可统计、可考核原则,按照约束性和引导性相结合思路,确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修复等四大类21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0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开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共七章,对分布式光伏行业管理、备案管理、建设管理、电网接入、运行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指示,其中部分重点内容整理见下:【分布式光伏发电分类】分布式光伏发电分为自然人户用、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文件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国家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各地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情况、电力市场建设进展等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分布
10月9日,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电力服务有限公司五彩湾新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晶光伏组件采购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083281.28元,单价0.692元/W;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电气集团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101926.40元,单价0.695元/
10月8日,上海电投融和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嘉善兰钧、江苏常铝分布式光伏项目光伏组件采购招标中标结果公布,标段1中标人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278.2173万元,单价0.678元/W;标段2中标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价格714.674475万元,单价0.675元/W。招标公告显示,嘉善兰钧4.1035MW分布式
日前,有网友咨询,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申请发电企业注册并参与绿证交易,安徽省能源局做出回应。原文如下:来信: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申请发电企业注册并参与绿证交易来信时间:2024-10-0712:47安徽能源局:我公司在六安市有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完成并网发电、处于投运状态。为发挥光伏上
10月10日,中电兴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0月9日收到公司子公司安徽北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能源”)的告知函,告知函内容为:北辰能源近日签署了《安徽省合肥市铁塔基站50MWp分布式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13,000万元,折合每瓦单价为2.6元。公司本次公告为
湖南郴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汝城县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中标候选人》,评标委员会推荐了湖南全富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湖南乐力保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湖南涟水建设项目有限公司中标候选人。招标公告如下:汝城县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汝城县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日前,重庆涪陵区应急局公布《涪陵高新区分布式光伏项目“5·17”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2024年5月17日8时10分许,重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重庆****有限公司罩退车间屋面拆除彩钢瓦时,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5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
中电兴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0月9日收到公司子公司安徽北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能源”)的告知函,告知函内容为:北辰能源近日签署了《安徽省合肥市铁塔基站50MWp分布式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3亿元。工程内容及承包范围包含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安装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9日晚间,宁波能源发布公告,因市场变化等原因,业主方国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能源”)产能布局调整,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朗辰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辰新能源”)拟投资建设的定远县双创产业园25MW/100MWh储能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朗辰新能源拟对项目
日前,梁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及梁山县供电公司发布《关于梁山县2024年10月份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信息公开发布的公告》。原文如下: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新能源科学有序安全发展,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和电力平衡,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
日前,包头市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包头市积极争取、全力引进的先进光伏发电示范重点项目,对加快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该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项目是包头市积极争取、全力引进的一个先进光伏发电示范重点项目,是在石拐区建设完成的首个清洁能源项目,也
山东新泰采煤沦陷区国家先进光伏技术“领跑者”基地(以下简称新泰基地)是我国第二批光伏领跑基地之一,是全国首个以农光互补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为做好新泰基地项目运行监测工作,在新泰市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基于基地综合
山东新泰采煤沦陷区国家先进光伏技术“领跑者”基地(以下简称新泰基地)是我国第二批光伏领跑基地之一,是全国首个以农光互补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区建设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为做好新泰基地项目运行监测工作,在新泰市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基于基地综合
降本增效成为光伏领跑基地及光伏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光伏人共同的使命。11月1日上午,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隆重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博士后王烁就“光伏发电领跑基地推进行业发展”作精彩演讲。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
山西、陕西、河北、吉林、江苏、青海、内蒙古、江西省(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大同、寿阳、渭南、海兴、白城、泗洪、格尔木、达拉特、德令哈、宝应、上饶、长治、铜川市(县、旗)人民政府:为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做好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监测平台)
芮城县农光互补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于2015年5月开始申报,2016年6月3日获国家能源局批复,是全国光伏领跑技术8大基地项目中唯一获批县,是省、市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8亿元,总装机容量102万千瓦,涉及全县7个乡镇(阳城镇、大王镇、学张乡、古魏镇、南卫乡、西陌镇、陌南镇),建设期限为2016年
2017年是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推行光伏领跑者计划的第三年,其中光伏领跑者基地的申建有效推动了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光伏业快速升级。在技术进步、装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光伏发电由零部件领跑已经步入系统升级全面引跑,这种变化也使得领跑者计划此前只着眼于电池和组件效率提高发展为对其他零部件和系
4月11日,在芮城县阳城镇西尧村后的光伏建设工地,一台台推土机、压路机正在开挖碾压道路,施工人员在搭建围栏这意味着位于芮城县的投资88亿元的全国首家县级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于2016年6月获国家能源局批复,当年12月开工,是运城市三个一百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芮城县创建国家生
12月15日上午,济宁市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集中签约,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基地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总投资约100亿元,利用和治理采煤沉陷区4.5万亩,全部采用农光互补或渔光互补的形式建设,并兼顾旅游开发和周边生态修复。其中,2016年建设规模为50万千瓦,建设光伏电
9月25日,民乐县人民政府发布民乐县加力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全县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40万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100%,储能规模达到40万千瓦,综合能源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增长8%,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9月26日上午,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100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基地暨消纳产业项目在南华工业园区开工。据了解,高台县100万千瓦风光电一体化基地暨消纳产业项目,是2023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批复的国家第三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由甘肃建投绿色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
9月23日,甘肃嘉峪关人民政府发布《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M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预入选企业公示》,嘉峪关和利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山西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体)预入选。原文见下: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MW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预入选企业公示按照《甘肃省风电光伏发电
9月19日,定西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征求定西市电力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定西市总电源装机容量281.91万千瓦(不含九甸峡水电站),其中水电装机47.8万千瓦、风电装机172.4万千瓦、光伏装机(含分布式)57.61万千瓦、其他小机组(含垃圾发电、余热)4.1万千瓦。“
8月28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管理人员违规兼任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甘肃省共有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82家发电企业存在管理人员违规兼任问题,其中光伏企业44家。原文如下:关于甘肃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管理人员违规兼任情况的公告甘监能资质〔2024〕号根
8月30日,甘肃嘉峪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公告。公告显示,本次竞配项目为嘉峪关市“十四五”第三批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配置规模100MW。文件要求,项目应于2025年12月30日前全容量建成并网,上网电价参与甘肃省电力市场交易,储能规模不低于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省十四届二次会议第82号建议的答复。回应称,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推进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治理融合发展,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在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白银和庆阳7市的沙漠、戈壁中建立285个光伏项目,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
8月28日,嘉峪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对《全面推进美丽嘉峪关建设打造绿色发展的典范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充分发挥风光电新能源转换放大优势,推动大型光伏基地建设,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为抓手,合理布局光伏、光热产业,加快嘉酒局域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
为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鼓足工作干劲,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甘肃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2024年上半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动展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8月14日下午为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省能源局专场。酒泉市能源局局长马伟表示,近年来,酒泉市紧抓国家
请注意!甘肃省工商业等用户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调整
新能源总装机达5700万千瓦,占比62%、排全国第二;全国首条双端柔性直流特高压工程——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祁韶直流迎峰度夏日均外送电量超1.2亿千瓦时,甘肃绿电外送25个省份,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省属企业已形成32万吨塔筒、1.5万吨法兰、100套主轴、200套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