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光伏光伏系统工程政策正文

浙江绍兴:“十四五”新增光伏100万千瓦左右 风电2万千瓦左右

2022-05-30 09:38来源:绍兴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光伏装机量光伏建筑一体化浙江光伏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7 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

能源领域: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围绕各类能源利用开展低(零)碳园区、城市试点,积极开展柯桥区全区能效提升试点和上虞区化工产业能效提升试点。

工业领域:推动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分类梳理“低碳高效”“高碳高效”“高碳低效”三类企业,形成支持一批、提升一批、倒逼一批的“三个一批”清单,实现“有保有压、分类管理”。积极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到2025年建成绿色低碳园区5个、绿色低碳工厂50个。

建筑领域:深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实施更高要求的建筑节能标准,全面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水平,到2025年,全市城镇地区新建民用建筑实现一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

交通领域:加快推进运输装备低碳升级,加大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完善低碳出行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成3个以上低碳公路服务区。

农业领域:统筹推动农业减排增汇,充分挖掘农业减排潜力,有效提升农业碳汇能力。

居民生活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绿币”、碳积分、碳能量等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低碳生活实践,到2025年,建成绿色家庭500户。

“县镇村”低(零)碳试点:鼓励各地积极主动开展多层级低(零)碳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差异化建设路径,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低(零)碳发展经验和模式。到2025年,建成1个低(零)碳试点县、10个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和100 个低(零)碳试点村(社区)。

2.加快能源供给转型,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1)创新打造全省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加快能源供给转型,初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创新打造全省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积极探索“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打造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在开发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新区和未来社区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试点近零碳示范工程。以滨海燃煤热电、大唐江滨天然气热电联产等为中心打造综合能源开发区(园区)服务试点。在镜湖新区、上虞高铁新城、嵊州高铁新城、诸暨城东新城等打造一批近零碳城市产城融合发展新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

(2)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深挖分布式光伏潜力,鼓励集中式复合光伏发展。开展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左右。利用曹娥江等沿江滩涂、滨海工业园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风电,在嵊州市储备一批陆上风电厂址资源。“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左右。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探索生物质燃煤耦合热电联产,有序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127.8万吨标准煤以上。

(3)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电网、气网、油网等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辐射长三角区域诸暨天然气分输中心,规划新建甬绍干线东段等一批与国家管网及周边省市互联互通的天然气分输管网,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长输管线长度约348公里。建成上虞油品分输中心、舟山—宁波—绍兴和绍兴—杭州—湖州成品油管道,同步推进配套场站和分输阀室建设,规划嵊州油品分输中心和绍兴—金华—丽水成品油管道,到2025年,全市成品油管道长度约340公里。推进新能源配套储能建设,创新探索氢能应用。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1)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全面推动数字产业化。深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精准实施集成电路制造跃升工程,构筑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推进智能传感器、核心元器件及材料、新型显示等特色优势产业数字赋能升级。积极培育物联网、区块链等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氢能源等产业,拓展物联、数联、智联等数字应用场景,推动网联汽车等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和产业融合,构筑未来经济竞争新优势。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动,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两化融合贯标和企业“上云用云”。

(2)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工业。迭代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纵深推进纺织、化工、金属加工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全面完成越城区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五大印染组团全面投产达效,圆锦新材料、杭州湾海洋新材料等重大化工集聚项目加快开工建设。深化推进轴承、袜业、电机、厨具等省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分行业试点,打造更具标识度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地。加快推动黄酒、珍珠等经典产业传承创新。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高效化,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广清洁绿色生产工艺,应用热能回收循环利用技术,探索将碳排放控制纳入清洁生产审核。

深入实施“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聚焦集成电路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以低碳发展为导向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培育发展国家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群”雄鹰企业群体、单项冠军群体。高标准打造滨海新区、镜湖新区等开发区、城市核心区平台建设,加强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创新制造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和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推动形成契合绍兴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环保产业体系。

专栏8 “双十双百”集群制造

十大产业集群:现代纺织产业集群、绿色化工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现代医药产业集群、金属加工产业集群、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珍珠产业集群、智能厨电产业集群、现代住建产业集群、黄酒产业集群。

十大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链、食品及添加剂产业链、时尚服饰产业链、数字5G产业链、绿色包装产业链、智能电机产业链、医疗器械产业链。

百家重点培育标杆企业:培育集聚100家以上引领型、示范性、标志性行业标杆企业,串点成链,以点带面,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持续提升。

百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实施100个以上引擎性、战略性、支撑性重大制造业项目,形成有效增量,支撑集群扩能。

(3)高水平提升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开展南美白对虾、龟鳖、青虾等优势渔业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做精生猪、绍鸭等传统养殖产业,加快发展奶牛、羊和优质家禽等养殖产业,做精瓜果、茶叶、香榧、珍珠等传统经典特色产业。大力推广水果无公害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发展有机水果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安全。推进农产品产、加、储、运、销全产业链绿色化标准化发展。培育壮大绿色农产品品牌,加强“会稽山珍”“鉴湖河鲜”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展无公害稻米认证、品牌注册和开发加工。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推广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生物质资源+农村沼气等模式,逐步减少农业对化石燃料需求。扎实推进“无废农业”建设,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巩固“一控两减四基本”成效,鼓励有机环保农药替代,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应用、绿肥轮作、水肥一体化技术等项目,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加快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以机械化粉碎还田和能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秸秆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等多途径利用。加快建设美丽牧场,坚持“六化”引领,推进生猪生产生态规模转型。

(4)提升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科技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金融服务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全市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全面提升冷链物流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冷链物流“骨干基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网点”四级功能布局,加快形成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冷链物流产业生态体系。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推广使用“瘦身胶带”、循环中转袋、环保快递箱(袋)等,加快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

坚持生态优先,做优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健康养老三大生活性服务业。推进绿色饭店建设,提供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服务,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推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建立绿色运营维护体系。

4.强化总量强度双控,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1)强化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深入实施能源“双控”。优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对新建项目加强能耗“双控”目标影响评估和用能指标来源审查,对未落实用能指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禁新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铸造等行业产能,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提高能效准入标准,将工业项目能效准入标准提升至0.52吨标准煤/万元。建立项目能评科学审批机制,严格控制石化、化纤、水泥、钢铁和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项目,提升绿色低碳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基建项目能效水平。

严控高碳能源消费。进一步优化燃煤热电布局,积极应对跨区域集聚提升等产业布局调整,压减非电领域煤炭消费量。高效发展清洁煤电,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实施低效企业整治出清和低效园区整合提升行动,完成“僵尸企业”出清及“低散乱”企业整治提升,打好“退散进园、退污进绿、退低进高、退劣进优”组合拳。进一步压减建材、化工等行业用煤,持续实施煤改气工程。推进居民生活、交通、工业等领域“电能替代”。到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26.9%左右,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5%。

(2)加强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总量强度“双控”,健全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开展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开展曹娥江流域水量分配和生态流量管控试点,推进跨行政区流域水量分配,推进柯桥区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绍兴市节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非常规水利用、节水标杆示范等工程,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到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5亿立方米以内。

(3)加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大力实施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全面推进开发区(园区)工业全域治理,到2023年,基本完成亩均低效企业改造提升,无证无照、无安全保障、无合法场所、无环保措施等“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动态出清,盘活土地空间5万亩左右,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30万元以上,亩均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以上。全市开发区(园区)工业全域治理成为全省工业全域治理示范市、开发区(园区)改革提升2.0版先行地。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3+X”模式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2.0版,建成一批要素全、质量高、成效好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重点推进柯桥区漓渚镇、上虞区上浦镇、嵊州市崇仁镇等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五)强化城乡统筹治理,打造美丽宜居样板

1.打造美丽宜居山水城市

(1)打造花园古城新名片。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景观大道、中央商务区、城市阳台、绿道游憩网、高品质步行街等现代城市功能要素配置。加快推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地增量提质。结合“六横、五纵、十湖”的主干水网体系,建设稽山鉴水生态格局中的滨水绿色休闲空间,推进建设“十园一江”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绿道,重点打造沿杭州湾、曹娥江、浙东古运河、浦阳江以及串联南部山区的特色绿道。力争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2公里。

加快未来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加快上虞鸿雁社区、越城薛渎社区、柯桥福全金三角社区、嵊州白莲堂社区和滨海新区沧海社区等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打造鉴湖未来城等新型城市功能单元。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等,加快推进老城区社区绿地提升改造,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到2025年实现5分钟生活圈配置400平方米绿色公共空间、15分钟生活圈配置2000平方米绿色公共空间。建成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

专栏9 “十园一江”项目

包含中央生态公园、绍兴市植物园、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袍江两湖公园、马宅湖公园、曹娥江江滨主题公园、新开河北侧活力休闲公园、诸暨高湖湿地公园、诸暨燕尾山公园、新昌潜溪江滨水公园以及曹娥江生态湿地沿线综合整治工程。

(2)推动绿色建筑高质发展。大力构建绿色低碳的建筑体系。发展绿色建筑,修编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立体绿化在未来社区率先应用。对新建建筑实施更高要求的节能强制性标准,研究在土地出让、容积率计算、商品房预售等方面政策倾斜,探索建立超低能耗技术标准体系。结合未来社区创建,开展绿色低碳生态城区、高星级绿色建筑、超低和(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创建,从新建建筑的源头控制能耗和碳排放量,到2025年新建民用建筑设计节能率提升至75%。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方式,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扩大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

(3)构建便捷绿色出行系统。加强轨道网、公交网、慢行交通网“三网融合”,稳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到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项目建成,轨道交通成为市民日常出行重要工具。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公交场站布局,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网线,推动城际公交、全域公交发展,推进城乡公交向较大自然村延伸,在2030年前实现60%以上的较大自然村(常驻人口200人以上)公交通达。持续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合理设置并优化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实现慢行交通出行与公交、地铁“零距离”接驳。

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优化城市路网配置,提高道路通达性。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加快充电桩、加气站等设施建设,有效削减道路交通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实施旅客联程联运,提高公交供给能力和运营速度,推广电子站牌、一卡通、移动支付等,改善公众出行体验。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优化交通信息引导,加强停车场管理,鼓励公众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规范交通新业态融合发展。到2025年,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4)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全域推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因地制宜建设符合绍兴水乡特色的“海绵城市”。新建区域推广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成区结合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进行海绵化改造,积极开展海绵型城区、海绵型社区、海绵型单位等创建。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优化绿地和水体布局,减少不透水地面面积,逐步恢复自然水文循环。控制地表径流污染,引导雨水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2.打造古越韵味未来乡村

(1)打造未来低碳场景。持续巩固提升以“一分两清三化”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深化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和厕所革命,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十四五”期间,新建及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642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5%。稳步推进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整治。实施庭院美化,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洁、齐、绿、美”要求,扮靓美丽庭院,打造一户一景,提升村庄内涵和韵味。

(2)推动“五星达标、3A争创”迭代升级。深化“千万工程”,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行动,推动“五星达标、3A争创”迭代升级,率先推进数字乡村、气质乡村、兴旺乡村、秀美乡村、活力乡村建设,到2025年,建成有绍兴辨识度、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乡村振兴先行村40个。落实《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条例》,优化村庄总体布局、场景设计,避免“千村一面”。实施村容村貌全域化提升,使村庄建筑风格、色彩、体量与自然协调,保留村庄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场景化打造村庄主要节点,实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建筑风貌、文化标识的系统集成。到2025年,建成A级景区村1000个、3A级景区村150个以上。

专栏10 “五星达标、3A争创”迭代升级

“五星达标村”巩固提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常态督查机制和动态摘牌机制,全市所有村基本实现“五星达标”,美丽乡村基础整体夯实。

“3A示范村”提质扩面。打开进退通道,完善动态评价机制,每年在“五星达标村”中创建20个左右“3A 示范村”,到2025年全市累计创成150个以上“3A 示范村”,有效带动美丽经济,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乡村振兴先行村”标杆引领。集成政策措施、项目资金、推进力量,每年重点培育10个左右“乡村振兴先行村”,5年建成40个左右有绍兴辨识度、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特色精品村,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展示之窗和实践范例。

“一村一幅画”全域大美格局基本成形。以全市“乡村振兴先行村”为重要节点,以浙东唐诗之路、浙东运河、古越文明“三大文化带”为轴,建设风味鉴水、雅味稽山、趣味农艺、原味景宿、果味娥江、越味茶乡等6条美丽乡村“花园式”风景线,推动“走进稽山鉴水,寻味六美乡村”成为绍兴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鲜明印记。

3.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

(1)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围绕“其他垃圾全焚烧、餐厨垃圾全覆盖、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加快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焚烧处理和易腐处理设施建设。针对已建处理设施质量和处理效能,积极开展改造升级和生态整治。重点实施柯桥区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工程、嵊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项目等工程。构建“分类处理、能力匹配、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施一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到2025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能力达到5900吨/日。

(2)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持续推进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深入开展建成区住宅区块雨污分流改造,达到“能分则分、难分必截”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推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完善城中村、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建制镇和搬迁安置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以低浓度进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重点,推进“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加大污水管网排查力度,推动老旧管网修复更新。

强化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快重点区域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重点实施绍兴市污水综合处理改扩建项目、牌头镇污水厂扩建项目、嵊新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项目等。积极探索再生水利用途径,加快实施绍兴污水处理厂、江滨污水处理厂、上虞污水处理厂等再生水利用工程,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构建“外水不混入、污水零直排、处理高效能、尾水再利用”的城镇污水处理新格局。从节能、降耗、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推进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保障供水安全。加快推进新昌县镜岭水库、嵊州市三溪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库建设工程,探索建立全市域水资源联网联调格局,建立市域自循环、浙东大循环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全市供配水系统,到2025年,初步建立城市“一源一备”供水体系及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的供水格局,新增供水量2500万立方米。推进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实施老旧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数字化管理水平。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至2025年,确保城市建成区周边有条件供水村庄全部纳入城市供水范围,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85.6%。深入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落实兴水惠民工程,提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频次和类别,不断深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整治。

4.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全面落实绿色采购政策,促进绿色产品采购向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完善绿色产品清单,扩大清单范围,健全标准体系,使绿色采购目标具体化、标准统一化、目录明确化。加强绿色采购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政府对节能环保产品的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制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提高政府绿色采购规模,在现有节能环保产品基础上增加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政府采购。鼓励国有企业、其他企业自主开展绿色采购。到2025年,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97%。

(2)推行绿色办公。推行绿色办公方式,合理使用空调等电器设备。开展办公耗材回收利用,推行无纸化办公、视频会议等电子政务,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办公场所全面禁烟。强化节能管理,持续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加大绿色低碳循环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示范力度,倡导节能管理专业化和社会化,引进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参与公共机构日常管理。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导向,抵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浪费资源能源等行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建立绿色消费激励和回馈机制,实施碳普惠制度。大力宣传节能及绿色消费理念,鼓励公众转变传统消费方式,尽量选择节能节水绿色环保商品。严格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倡导餐饮企业、学校、单位食堂等全面推行“光盘”行动,完善水电等资源的阶梯式收费,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居住,减少能源消耗,鼓励低碳出行,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循环利用。

(六)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先进生态文化

1.挖掘传承传统生态文化

(1)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与挖掘。深入推进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加强对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沿线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生产和生活遗迹、名人故居遗迹、水乡风貌、佛道文化遗迹等科学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加强对沿线古城古镇古村整体性保护利用。对全市非遗项目开展整体性保护,对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实施“八个一”保护措施,推进绍兴古城复兴计划,加快浙东运河博物馆、浙东唐诗之路博物馆和唐诗文化驿站建设,大力实施名人故居激活计划。创新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提高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水平。

(2)传承丰富生态文化价值。加快统筹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山水、农耕、茶酒、运河、古城等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响越文化、运河文化、书法文化、诗路文化、宋韵文化等品牌。深化绍兴文创大走廊、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一廊三带”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围绕生态、山水、诗画、名人等主题,精心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生态文化、历史内涵,培育提升一批诗路文化名山、诗路人文水脉、诗意森林古道和诗路名城古镇古村,依托山水风光与自然生态之美,打造诗路文化带。通过培育系统的生态文化,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2.培育生态文化新载体

(1)大力推动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坚持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原则,统筹整合山水和文化资源。依托生态底蕴,优化古运河文化、生态文化、水城风情等文化旅游度假区产业布局,形成文化性、生态性、主题性、景观性、康养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文化旅游度假区。以黄酒、抹茶、青瓷、珍珠、越剧等特色产业为发展重点,加快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础突出、文化业态鲜明、风景宜人、环境优化的具有创新优势和文化标识度的特色小镇。高标准打造“东亚文化之都”,推进与沪杭甬三大都市圈的生态文化交流。

(2)筑强文旅融合平台载体。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跨界融合和区域一体化建设,走特色发展、联动发展之路,依托特色生态、文化资源,重抓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通过兰亭森林野生动物园、中南兰亭旷谷文旅项目等改造建设,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鉴湖旅游度假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度假区,规划建设世界遗产古香榧群、天姥山·十里潜溪等文化旅游集聚区,积极培育黄酒小镇、同山烧小镇等文化旅游小镇,打造“诗情画意”诗路文化之旅、“梦幻水乡”水城风情之旅、“跟着课本游绍兴”主题研学之旅等精品旅游路线。

3.积极践行生态文化新理念

(1)加强生态文化创新研究。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加大研究平台建设。大力实施绍兴文化研究工程,整合越国文化、诗路文化、王阳明思想、绍兴历史名人等研究平台,统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力量,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出一系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相关研究成果。鼓励举办生态文明讲坛和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推动具有绍兴特色的生态文化理论创新。发挥文艺作品在生态文化中的传播作用,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鼓励文学、影视、戏剧、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等现代生态文化理念渗透到文艺作品中,推出一批能体现绍兴特色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优秀文艺作品。

(2)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全方位、多领域,系统化、常态化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推动生态文明培训制度化、常态化,把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加强企业生态文明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企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培训体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幼儿园课程体系,用好《人·自然·社会》等地方课程教材,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

(3)构建生态文化宣传格局。建设绍兴市生态文明“线上+线下”展示馆建设,健全多层级生态文化宣传引导机制。加强典型工作宣传,积极发掘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故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直播、“两微”端等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工作,发挥榜样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壮大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引导生态环保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保事业,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

(4)开展绿色细胞工程建设。深化多层级多领域绿色细胞示范建设,不断拓展“绿色细胞”创建形式和方式,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等绿色系列创建。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和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生态文明主题基层宣传宣讲载体,打造一批生态文化题材公益作品,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加快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全覆盖的基础上,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典型培育。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绍兴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抽调人员组建市创建办,具体负责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各区、县(市)及乡镇(街道)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各村(社区)实行基层生态环保网格化管理,迅速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创建工作机制。

(二)强化监督考核。加强考核力度,严格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与党政班子实绩考评等挂钩。健全完善领导带头督查、部门联合督查、代表委员视察监督、新闻媒体曝光监督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大监督格局。定期对相关责任单位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三)强化资金统筹。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申请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资金管理体制,建立资金监管制度,确保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探索经营性生态项目特许经营权制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推进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环保设施市场化运作。

(四)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优先支持生态环境数字监测预警、污水深度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建筑、零碳电力、零碳流程重塑等关键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积极引进契合绍兴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高端专家和智力项目,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进高新技术聚集区建设,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装机量查看更多>光伏建筑一体化查看更多>浙江光伏市场查看更多>